psm倾向得分匹配法举例_倾向得分匹配法的详细解读

你是否经常使用观测数据或非实验数据?你是否在面对数据带来的自选择偏误时束手无策?今天,商小研就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可以用来缓解自选择偏误的计量方法——倾向得分匹配法!

01 倾向得分匹配法是什么

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一般简称为“PSM”,是当前经济学界用来处理自选择偏误的一大热门利器,它经常和之前我们介绍过的双重差分法(DID)进行组合使用(PSM-DID),这种方法最早由Paul Rosenbaum和Donald Rubin在1983年提出。

02 倾向得分匹配法的逻辑和原理

我们举个简单常用的例子来说明PSM的原理。我们现在想要研究“接受某种职业技能培训会对个人收入有怎么样的影响”这一课题,我们收集到的是观测数据,将其简单分为处理组(接受培训)和控制组(未接受培训)。如果由此直接计算接受培训带来的处理效应(treatment effect),那显然得到的结果是不可信的。

d6ae19960ad740e07a37bc0da6d9add2.png

显然,存在着这样一个协变量集Xi,Xi中的变量均会对Y和X1产生影响。比如个人的能力,个人能力强的人可能就不会选择接受技能培训,但是能力强的人又能取得比较高的收入,这可能会对处理效应产生一个偏导性的影响。除了个人能力

  • 17
    点赞
  • 10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PSM(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倾向得分匹配是一种常用的因果推断方。它主要用于处理观测数据中的选择偏倚,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来估计因果效应。 在倾向得分匹配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预测模型,即倾向得分模型。该模型基于一系列的协变量(观测数据的特征),来预测个体的倾向得分,即个体被暴露于某一处理的概率。常用的建模方包括逻辑回归、梯度提升树等。倾向得分模型的建立旨在消除协变量在处理选择上的影响。 接下来,根据个体的倾向得分进行匹配匹配原则是寻找在处理选择上相似的个体,即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之间具有相近倾向得分的个体。匹配过程可以使用一对一匹配、多对一匹配或者一对多匹配等方进行。 最后,通过匹配后的样本,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效应差异,从而估计因果效应。常用的比较方包括t检验、McNemar检验、回归分析等。 PSM倾向得分匹配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匹配的方式减轻选择偏倚的影响,从而得到更接近真实因果效应的估计。该方在医学、经济、教育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PSM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匹配精度的依赖性、缺乏可验证性等。 总的来说,PSM倾向得分匹配通过预测个体的倾向得分以及匹配相似个体的方式,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评估处理的因果效应,从而提供可靠的研究结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