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证经济大局观(三):储值增值与流通的矛盾命题

昨天我们说了,区块链的通证映射的权益,其实就是货币、股权、债券等各种各样的所有权以及所衍生出来的使用权、分红权、投票权等收益权。

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经济里,不同的权益有不同的凭证,现在一个区块链项目一般只有一个token,用这么一个token来匹配这所有的权益,玩得转吗?打个比方,某个人持有苹果公司的股票,某一天他来到苹果的体验店,对店员说:“来个果X,股票支付!”这不很别扭吗?当然,这个别扭还只是表面的。传统经济里直接用股票买消费品,实现复杂也没必要。而在区块链生态里,如有这个需求,倒是很容易实现的。

用一个token匹配众多权益,真正的矛盾在于这些所有权里蕴含的交易功能和储值增值功能之间的矛盾。

单说货币,本身就有储值和交易的矛盾,所以在历史上,往往都有两种或以上的货币来分担这两种功能,比如中国古代,金银往往用来储值,而铜用来交易。到了现在,我们也仍然把金银当做一种储值手段,然后用法币来交易。如果把区块链世界看做一个整体,那么比特币已俨然成为这个大生态的数字黄金,成为储值的最佳手段,所以熊市最抗跌。

这就说明,即使一个token只映射货币权,就遇到不小的矛盾。何况还要映射股权、债权。
当然,货币权和股权、债权的矛盾也是储值、增值和交易的矛盾。

股权,更重要的还不是储值功能,而是增值功能。我们想想,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承受巨大的波动,可不只是为了简单的储值,而是想着要通过股票来分享公司的成长红利,实现增值功能的。而债权,往往追求的是一笔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其储值增值功能和交易功能介于货币和股权之间。

回到区块链项目本身,团队发行了这个token,一方面,因为这个token映射了这个项目的“股权”,所以他们希望用户长期买入、持有,做合格的“股东”,这样,团队自己手中的token才能增值;另一方面,因为这个token映射了货币属性,所以团队希望用户更多地使用这个token,让token在生态内流转起来,这样,整个生态才会活跃,才会繁荣,才会壮大。如果这个token还映射债权等其他所有权,那团队就更蒙圈了,到底是鼓励持有,还是鼓励流通呢?

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呢?当然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一个项目里,发行多个通证,不同的通证映射不同的权益,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区块链内容平台的鼻祖,BM的Stemmit里就有三种通证:Steem、Steem Power(SP)和Steem Doller(SD)。整个机制很复杂,Steem是最原始的token,SP是通过把Steem抵押给系统获得的,Steem每年增发一倍,增发的大部分(90%)都给持有SP的人。SD是一种和美元锚定的token。简单来理解的话,SD映射流通属性,SP映射股权或债权属性,而Steem是做为股权的分红或债权的利息而存在。

其实,有必要这么复杂吗?可能是BM大神太超前了吧,咱肉体凡胎暂时还理解不了。

不过类似的,不死团队曾酝酿过一个项目(不过中道崩殂了),在里面,我们也设计了一种双token机制,其中的token1就是普通的token,映射股权,另一种token2跟以太币做锚定,映射交易属性。另外,持有token1可固定获得token2,持有时间越长,获得越多,就像持有股票获得分红一样,这倒不稀奇。更重要的是,我们甚至还打算这么做:交易token2达到一定量级,就可获得一定的token1!以此来鼓励用户花费token2,活跃生态。也就是说,我们用两种token互为激励,来分别达到鼓励持有和鼓励流通的目的。

以目前的区块链发展情况来看,双token或多token的案例并不多,而且也没有比单token展现出更多的优势。主要原因是现在的通证生态都极为简单,交易和流通的场景并不多,所以,能用一个token把股权属性做好,其实就很成功了。如果强求多token,不光带来设计上的挑战,也许还是画蛇添足。从这一点上来看,币乎的一个token,应该比Stemmit的多token,更符合现实需求。

不过,未来随着区块链的生态不断壮大,不断复杂,多token形式应该会成为主流。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