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作为一名项目管理者和内容创作者,我曾以为“工具即效率”——直到用本地部署的 DeepSeek 和 Anything LLM 搭建个人知识库时,才意识到:效率提升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思维的挑战。从华为备忘录迁移失败到模型微调翻车,这段经历让我重新审视工具与人的关系:AI只是工具,用好它关键在人。
一、为什么需要个人知识库?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的痛点清晰可见:
信息碎片化:项目文档散落于印象笔记、手机备忘录、微信收藏、本地文件夹、自己电脑、办公电脑,想找一份三年前的工作心得,得翻遍十几个平台。
检索低效:关键数据找不到,曾因错过客户邮件中的需求变更,导致项目返工一周。
风格统一难:公众号、CSDN需适配不同调性,人工调整耗时耗力。
于是,在身边技术大牛的同事影响下,我决定自己也来用 DeepSeek(本地部署)+ Anything LLM 搭建一个隐私安全、风格可控、自动化管理的个人知识库系统。
二、实践路径:从技术小白到“踩坑达人”
1. 本地部署:DeepSeek和Anything LLM的迷宫出口
痛点:通过同事分享的知乎链接私有化部署完DeepSeek(本地部署)+ Anything LLM后不知道怎么使用Anything LLM
解决方案:Deepseek给出傻瓜式操作指导
关键经验:Deepseek的回答步骤有些是行不通的,还得看它回答引用的网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