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透镜相位分布简析

本来是想要探究透镜相位的由来,搜索了一些文章之后发现了超透镜的内容,于是做了下面的整理,简单分析和求解超透镜的相位分布。

背景部分

我们知道透镜是一种用来汇聚和发散光束的光学元件,本质上是通过光在折射率高的材料中的路程累积来弯折光线,所以体积会较大一些。书本上往往会直接告知我们透镜的相位分布如何如何,但是既然是由几何光学的原理分析而来,为什么我们不能简单推导一下呢?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超透镜这种东西,这是超材料领域中一个比较贴近实用的一部分,其功能设想与透镜相似,旨在用更小的尺寸、更薄的厚度实现对光线的弯折,以便未来实现进一步的集成。
超透镜实际上也是累积光程产生相位差,从而带来光线上的偏折,但不同的是超构单元的厚度都很薄并且是一致的,这是因为超单元结构通过其他方式改变了等效折射率,从而保证了面上的平整。这种等效折射率可能是通过超构单元的尺寸大小、方位角或者相对位置带来的,比传统材料的真实折射率可能还要大不少,所以厚度可以达到nm量级。

原理部分

至于透镜的原理,那就是“透镜不带来额外的光程差”,也就是说从任何位置折射来的光线的光程是相等的,焦面是个等相位面。(这句话是上课的时候从老师那里听来的,我一直默认是对的)这里用焦点在光轴线上的简单情况进行讨论,根据不产生额外相位差这一原则,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一个等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光轴处穿过的光线没有折光,不产生相位累积,所以该项为0。那么简单化简一下便能得到常见的超透镜相位表达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再将这个式子化简一下,便可表达成下面这种形式,分母中的这项根式,由于在实际的设计中,透镜的半径r要远远小于焦距f,所以这项忽略不计。

图1 焦点在光轴上的情况

拓展部分

透镜相位的推导就如上所示了,日常和科研中使用的透镜基本都是焦点在光轴线上的,而如果是自行设计超透镜便可以将焦点位置放在三维空间空间的任意位置,这里的推导过程也类似,表达式可以写成下面这种形式

简单移项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图2 焦点在三维空间中任意点的情况

总结

本文根据透镜“不产生额外的相位差”的原则简单分析了常规透镜和超透镜的相位分布,然后拓展到了三维空间的情形。
然后,额…没了,就是说如果能够从光线追迹的角度分析出光线的走向并确定好输入输出的映射状态,那么理论上是可以从数学角度求解元件的相位分布的,这应该算是一个超构设计的思想叭。

摸鱼结束,该干正事了。小文一篇纯属自娱自乐,如果有误,请帮忙指出,在下一定改正~

  • 3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 回答1: 下面是一段简单的 MATLAB 代码,模拟了几何相位透镜相位分布: ``` clear; clc; lambda = 532e-9; % 波长(单位:米) f = 50e-3; % 焦距(单位:米) d = 5e-6; % 光栅周期(单位:米) z = 1e-3; % 光栅到透镜的距离(单位:米) [X, Y] = meshgrid(-2e-3:5e-6:2e-3, -2e-3:5e-6:2e-3); % 创建网格 k = 2 * pi / lambda; % 波数 phase = k * d * (sin(pi * X / d) .^ 2 + sin(pi * Y / d) .^ 2) / 2; % 相位分布 U = exp(1j * phase); % 相干场分布 figure; imagesc(X(1,:), Y(:,1), angle(U)); % 显示相位分布 colormap gray; axis square; xlabel('x (m)'); ylabel('y (m)'); title('Geometric Phase Lens Phase Distribution'); ``` 这段代码使用了网格(`meshgrid` 函数)和矩阵运算(例如,求 sin 的平方)来生成几何相位透镜相位分布,最后使用 `imagesc` 函数和灰度图(`colormap gray`)将相位分布显示出来。 请注意,上面的代码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修改。 ### 回答2: 一段求解几何相位透镜的MATLAB代码如下: ```MATLAB % 定义透镜的参数 f = 5; % 透镜焦距 N = 512; % 图像的大小 lambda = 0.5; % 光波长 % 生成坐标系 x = linspace(-N/2, N/2-1, N); y = linspace(-N/2, N/2-1, N); [X,Y] = meshgrid(x,y); % 计算相位分布 phase = -2*pi*f./sqrt(lambda^2 - X.^2 - Y.^2); % 绘制相位分布 figure; imagesc(phase); colormap gray; colorbar; title('几何相位透镜相位分布'); % 使用相位分布进行波前调制 wavefront = exp(1i*phase); % 可以在此处添加进一步的处理步骤,如傅里叶变换,传递函数等 % 绘制调制后的波前 figure; imagesc(angle(wavefront)); colormap hsv; colorbar; title('调制后的波前相位'); % 进行光场反向传播 backpropagation = ifft2(fftshift(wavefront)); % 绘制反向传播后的光场 figure; imagesc(abs(backpropagation).^2); colormap gray; colorbar; title('反向传播后的光场强度'); ```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透镜的焦距、图像的大小、光波长等参数。然后生成了一个二维坐标系,并计算了几何相位分布。接着使用`imagesc`函数绘制了相位分布的图像。之后,通过将相位分布应用于波前,实现了波前的调制,并绘制了调制后的波前相位。最后,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计算了光场的反向传播,绘制了反向传播后的光场强度的图像。 ### 回答3: 以下是使用MATLAB编写的一个简单的几何相位透镜相位分布的代码: ```matlab % 定义透镜参数 focal_length = 10; % 透镜焦距 diameter = 5; % 透镜直径 % 定义图像尺寸和分辨率 image_size = 200; % 图像尺寸 resolution = 0.1; % 分辨率 % 创建图像坐标 x = linspace(-image_size/2, image_size/2, image_size); y = linspace(-image_size/2, image_size/2, image_size); [X, Y] = meshgrid(x, y); % 计算透镜相位 phase = atan2(Y, sqrt(focal_length^2 - X.^2 - Y.^2)); % 使用atan2函数计算相位 % 创建图像窗口 figure('Name', '几何相位透镜相位分布'); imagesc(x, y, phase); axis image; colorbar; colormap jet; % 添加轴标签和标题 xlabel('X轴'); ylabel('Y轴'); title('几何相位透镜相位分布'); ```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透镜的参数,包括焦距和直径。然后定义了图像的尺寸和分辨率。接下来,通过创建坐标网格来生成图像的坐标。在计算相位时,使用了MATLAB的atan2函数,该函数能够根据坐标值直接计算相位。最后,使用imagesc函数将相位分布可视化,并添加了轴标签和标题。 在运行该代码后,会弹出一个图像窗口,显示了几何相位透镜相位分布。颜色条帮助我们了解相位分布情况。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