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数学建模A题——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

题目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问题三略

问题分析

问题一

在满足该设计规范的条件下,计算线光源长度,使线光源的功率最小。其中设计规范为:
要求C 点的光强度不小于某一额定值(可取为1 个单位),B点的光强度不小于该额定值的两倍(只须考虑一次反射)。

显然,这是一个优化问题

  • 决策变量为线光源的长度 l l l
  • 目标函数为线光源的功率 W → m i n W \rightarrow min Wmin
  • 约束条件为:
    • C 点的光强度 ≥ \geq 1(或K)
    • B 点的光强度 ≥ \geq 2(或2K)

若用 W ( l ) W(l) W(l)表示线光源的功率, E B ( l ) E_B(l) EB(l) E C ( l ) E_C(l) EC(l)分别表示 B B B C C C点的光强度,则数学模型为:

    m i n   W ( l ) min~ W(l) min W(l)
s . t .     s.t.~~~ s.t.    E B ( l ) ≥ 2 K E_B(l)\geq 2K EB(l)2K
         ~~~~~~~~          E C ( l ) ≥ K E_C(l)\geq K EC(l)K

进而,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如下:

  1. 如何表达目标函数 W ( l ) W(l) W(l)
  2. 如何表达约束条件,即如何表达测试屏上 B B B C C C点的光强度
  3. 如何求解优化模型

问题二

当问题一求解出时,问题二可在问题一的基础上的更一般的问题。

建立模型

问题一

1. 目标函数 W ( l ) W(l) W(l)

由于线光源的功率与长度正相关,因此当线光源长度最小时,功率便达到了最小。

2. 约束条件

通过文献可知,测试屏上某点的光强度应为光照度
点光源在测试屏上某点的光照度为
E = I c o s θ R 2 E=\frac{I cos\theta}{R^2} E=R2Icosθ
其中 I I I 为点光源的发光强度, θ \theta θ 为光源发出的光束其轴线与受照点处法线 n n n 所成的角度, R R R 为点光源到受照点
的距离。

根据题意,建立如下坐标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统一单位,我们把所有单位化为 m m mm mm

1) 表示各点坐标

抛物面方程 x 2 + y 2 = 2 p z x^2+y^2=2pz x2+y2=2pz ,将点 G ( 36 , 0 , 21.6 ) G(36,0,21.6) G(36,0,21.6) 代入求得 p p p

我们记线光源上的点为 P ( 0 , w , p / 2 ) P(0,w,p/2) P(0,w,p/2) ,抛物面上反射点为 Q ( x , y , z ) Q(x,y,z) Q(x,y,z) ,测试屏上点为 T ( x 0 , y 0 , 25000 + p / 2 ) T(x_0,y_0,25000+p/2) T(x0,y0,25000+p/2)
(设 x 2 + y 2 = r 2 x^2+y^2=r^2 x2+y2=r2,则 z = r 2 / ( 2 p ) z=r^2/(2p) z=r2/(2p)), MATLAB表示如下:

x=36; y=0; z=21.6;  p = (x^2+y^2)/2/z;
syms w x y r x0 y0 real,  z = r^2/(2*p);
P = [0, w, p/2];  Q = [x, y, z];  T = [x0, y0, 25000+p/2];
2) 表示各个向量
  1. 求Q点处的法向量 n
    将抛物面记为 F ( x , y , z ) = x 2 + y 2 − 2 p z = 0 F(x,y,z)=x^2+y^2-2pz=0 F(x,y,z)=x2+y22pz=0,则 n = [ F x , F y , F z ] n=[F_x,F_y,F_z] n=[Fx,Fy,Fz]
  2. 还有向量PQ,向量QT。

这三个方向向量构成菱形及其对角线,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a为PQ,b为n,c为QT

syms z1,  F = x^2+y^2-2*p*z1;
F_x = diff(F,x);  F_y = diff(F,y);  F_z = diff(F,z1);  
n = [F_x, F_y, F_z];
PQ = Q-P;  QT = T-Q;
3) 寻找P、Q、T的关系

b = 2 a ⋅ n ∣ n ∣ n ∣ n ∣ , c = a − b b=2 \frac{a · n}{|n|} \frac{n}{|n|}, c=a-b b=2nannn,c=ab

n = 2*dot(PQ,n)/dot(n,n)*n;    %//n = 2*dot(PQ,n)/sqrt(dot(n,n))*(n/sqrt(dot(n,n)))
QT1 = PQ-n;
syms k, clear F
F = QT1 - k*QT;      %//由于两向量平行,因此F=0
F = subs(F, x0, 0);  %//由于B点和C点x均为零,故令x0=0

经计算, F x , F y , F z F_x,F_y,F_z Fx,Fy,Fz 分别为:
F_x
F_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工化简得(注意 x 2 + y 2 = r 2 x^2+y^2=r^2 x2+y2=r2):

F x = x ( k + 2 w y r 2 + 90 ) = 0 F_x = x \left(k+\frac{2wy}{r^2+90} \right) =0 Fx=x(k+r2+902wy)=0

F y = k y + 2 w y 2 r 2 + 900 − w − k y 0 = 0 F_y = ky+\frac{2wy^2}{r^2+900}-w-ky_0=0 Fy=ky+r2+9002wy2wky0=0

F z = r 2 60 ( k + 1 ) − 60 w y r 2 + 900 − 25015 k + 15 = 0 F_z = \frac{r^2}{60} (k+1) -\frac{60wy}{r^2+900}-25015k+15=0 Fz=60r2(k+1)r2+90060wy25015k+15=0

  • x = 0 x=0 x=0时, r 2 = y 2 r^2 = y^2 r2=y2 F y , F z F_y,F_z Fy,Fz可进一步化简为:

    F y = k ( y − y 0 ) + 2 w y 2 y 2 + 900 − w = 0 F_y = k(y-y_0)+\frac{2wy^2}{y^2+900}-w=0 Fy=k(yy0)+y2+9002wy2w=0

    F z = y 2 60 ( k + 1 ) − 60 w y y 2 + 900 − 25015 k + 15 = 0 F_z = \frac{y^2}{60} (k+1) -\frac{60wy}{y^2+900}-25015k+15=0 Fz=60y2(k+1)y2+90060wy25015k+15=0

    联立以上两式,消去 k k k,化简,合并同类项:

    F(1) = 0;
    F(2) = k*(y-y0) + 2*w*y^2/(y^2+900) - w;
    F(3) = y^2/60*(k+1) - 60*w*y/(y^2+900) -25015*k + 15;
    k0 = solve(F(2),k);   %// k0=(w - (2*w*y^2)/(y^2 + 900))/(y - y0)
    F(3) = subs( F(3), k, (w - (2*w*y^2)/(y^2 + 900))/(y - y0) );
    [f1, ans] = numden(F(3));
    f1 = collect(f1, y);
    

    得到 f 1 = f_1= f1=

    f1


未完待续

  • 1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车灯Simulink建模是指利用Simulink这一工具,对车辆的车灯系统进行建模仿真。车灯系统是车辆的重要部件,用于提供照明和信号指示功能,包括前照灯、后尾灯、刹车灯、转向灯等。 建模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创建模型:在Simulink中创建一个新的模型,并将车灯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导入。 2. 定义输入:确定模型的输入信号,例如车辆刹车踏板、转向灯开关等。这些信号会触发车灯系统的功能。 3. 设计逻辑:根据车辆灯光系统的逻辑功能,使用逻辑运算、条件判断等Simulink提供的功能模块来设计车灯的控制逻辑。例如,刹车踏板踩下时会触发刹车灯的亮起,转向灯开启时会触发相应方向的转向灯灯光操作。 4. 配置参数:对车灯模块进行参数配置,例如灯泡的功率、亮度等参数。 5. 仿真和调试:使用Simulink的仿真功能,进行对车灯系统的功能进行验证和调试。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观察模型对应输出灯光的变化情况。 6. 优化和改进:根据仿真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车灯系统的控制逻辑,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Simulink建模,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车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过程。同时,Simulink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库和仿真环境,便于车灯系统的建模、仿真和调试工作,提高了开发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这有助于设计师在开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分析和改进车辆灯光系统的运行情况,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 回答2: 车灯Simulink建模是使用工程软件Simulink来对车辆照明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的过程。Simulink是一种基于图形化编程的软件,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构建复杂的系统模型,并进行验证和优化车灯Simulink建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车辆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且可以用于系统设计、性能分析以及故障诊断。 在车灯Simulink建模中,首先我们需要对车辆照明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建模。例如,前灯、尾灯、转向灯等组成了整个车辆照明系统,我们可以使用Simulink中的各种模块来表示这些部件。然后,我们需要将这些部件按照实际的电气连接方式进行连线,以模拟真实的电路连接。 接下来,在Simulink中设置各个车灯部件的参数和控制逻辑。例如,我们可以设置前灯的亮度、尾灯的亮度、转向灯的闪烁频率等等。另外,还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来控制车灯的开启和关闭,例如行车、刹车、转弯等情况。 完成设置后,我们可以进行仿真和测试。通过在Simulink中模拟车辆的各种工况和电气参数变化,我们可以观察车灯的表现和响应,以评估照明系统的性能。同时,我们还可以测试不同的控制逻辑和参数设置,以优化车灯的工作效果。 总之,车灯Simulink建模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车辆照明系统。通过使用Simulink,我们可以模拟车灯的工作原理,优化控制逻辑,提高照明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 回答3: 车灯模型的建模可以通过Simulink实现。车灯模型通常包括信号发生器、开关、车灯控制器和车灯组成。 首先需要使用信号发生器来模拟车辆的电压信号,可以选择正弦波、方波或脉冲等信号波形。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开关,开关模拟了车辆的灯光控制开关。开关的状态可以设置为打开或关闭。开关的输出连接到车灯控制器。 车灯控制器是一个控制系统模型,根据开关状态控制车灯的开关。当开关为打开状态时,车灯控制器会将车灯开关打开,使车灯亮起。当开关为关闭状态时,车灯控制器会将车灯开关关闭,使车灯熄灭。车灯控制器的输出连接到车灯车灯模型可以通过Simulink的模型编辑器进行建模。首先从Simulink库中选择信号发生器、开关、车灯控制器和车灯组件。然后将它们按照逻辑顺序连接起来。可以使用信号线将输出和输入端口连接起来,表示信号流动的路径。 在连接完所有组件后,还可以自定义组件的参数和输入信号波形。可以选择合适的车灯控制逻辑,例如使用开关状态来控制车灯的开关。可以设置车灯的亮度和闪烁频率等参数。 最后,在模拟前需要设置仿真时间和采样时间等参数。然后点击Simulink模型编辑器上的开始仿真按钮,即可开始仿真车灯模型。可以通过观察仿真结果,检查车灯的开关行为和亮度变化是否符合预期。 总之,使用Simulink建模可以方便地模拟车灯的开关行为和亮度变化。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组件和参数,以及连接它们来实现车灯模型的建模。通过仿真可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weixin_43964993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