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走线长度的一些思考

随着高速信号频率的提升,布局设计面临更多挑战,尤其是信号长度限制。长走线可能导致码间干扰(ISI)、信号失真,影响USB、MIPI等高速总线的传输效果。硬件工程师通过眼图分析信道失真,理解信号带宽与上升沿的关系,以及信道对高频分量的限制。过长的线缆会加重码间干扰,可能导致连接问题。MIPI等总线有线长限制,以确保在高频率下保持信号质量。尽管有校验和重传机制,仍建议遵循标准走线以避免潜在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更多的硬件和嵌入式开发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技术专家,每日更新最专业的开发知识,或者添加微信号:Shadan1232222 进技术交流群与资深工程师一起学习进步!

随着高速信号的频率越来越高,对layout设计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其中的挑战之一就是高速信号的长度限制,无论是串行还是并行总线,对线长的要求总的来说都是越来越严格,各总线对信号的长度都做了限制,那么走线长度过长究竟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硬件工程师都接触过眼图的概念,对工程师来说,USB也好,MIPI也好,PCIE也罢,各类高速总线测试眼图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定性的去分析信道失真导致的ISI,即所谓的码间干扰。

 

我们先简单的理解一下信号与系统中的知识,对高速信号而言,决定其带宽的主要因素是其上升沿tr,tr越小,带宽越大,越广,对目前的高速信号而言,信号带宽已然非常大,而对传输高速信号的信道而言,对高速信号传输的频带是受到限制的,必然会有一部分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被衰减,在时域上该高频分量也就必然会产生失真,使得信号的上升沿tp和tf增加,产生了所谓的时域延展。

 

由于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被衰减,其后果是接收端的波形变得平滑,信号的脉冲被拉伸,前后的脉冲产生相互的重叠,接收端在判断信号的逻辑的时候,就会产生误判。上述产生的干扰我们就称之为码间干扰ISI,传输线越长,产生的码间干扰也就越严重(其实换一个角度考虑,在信道中,不同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