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1、概述
BMS 总电流的采集监测的方式目前有常见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方法,还有基于分流电阻的采集方式,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电流的测量会应用在软硬件过流保护中,硬件过流保护是通过电流分流监视器(也称为电流检测放大器),可以测量在分流器上的共模电压,监视器测量电流后根据增益输出一个偏置电压,通过硬件电路判断输出的电压是否超过阈值范围来判断是否过流。软件过流保护则是通过 AFE 测量总线电流,与阈值比较来后判断是否关断 MOS 来避免过流。
所以为了保证 BMS 的安全,总电流的电流大小参数必须实时且准确。
2、分流器总电流测量方法
相较于霍尔传感器受电流量程范围的制约,分流器的电流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其本质是一个电阻很小的电阻 R,当电流经过时会产生一个低电压 U,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流 I。
公式:
$$R = U/I$$
二、二线法测电阻
1、测量方法
二线法测电阻是最基本的测量方法,通过两根导线连接到待测电阻的两端,二线法简单易行。
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电流和电压测量共用同一对导线,导线的电阻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导致测量精度下降。
实际测量的电阻值为 $$R总 = Rwire + Rwire + Rshunt$$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结果为 R=U/I,其中 I 为电流源提供的电流,U 为电压表测量的电压,但由于测试线电阻的存在,U 实际上包含了被测电阻 Rshunt 上的电压降和测试线电阻 Rwire 上的电压降之和。
在测量低阻值电阻时,导线的电阻影响更为显著,使得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2、二线法测量的应用场景和限制
二线法测电阻由于其简单性和低成本,常用于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例如,在电路的开路和短路测试中,二线法可以快速判断电路是否通畅,尽管其精度较低,但足以满足这类测试的需求。然而,对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应用,如精密电子设备制造和科研实验,二线法就不再适用,这时需要采用更精确的测量方法。
三、四线法测电阻
1、测量方法
四线法测电阻又称为开尔文四线测量法,其原理也是基于欧姆定律,但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电路连接方式,它使用两对电极,一对用来施加电压(或称为电流源电极),另一对用来测量电压(或称为电压测量电极)。
在四线法中,I 为电流源提供的电流,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理论上为无穷大),因此电流 I 几乎不会流过电压表测试线电阻,这意味着电压表测试线电阻的电压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值即为被测电阻 Rshunt 上的电压降,即 U = Rshunt×I,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准确计算出被测电阻 Rshunt 的阻值,因此四线测量法理论上可以消除测试线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AFE 测电流
AFE 测量总线电流采集的原理,根据欧姆定律实现,当电流经过分流电阻 R 时会产生一个低电压 U,再通过推算得出电流 I。
SHUNT 两端的连接端子存在比较大的阻值,就相当于电压表上存在的线阻,测量总电流时需要过大电流,两端的线阻就会有较大的电压降,会影响灵敏的电流测量,几 μV 的电压会导致几十 mA 的电流漂移。
1、AFE 上四线测量法
使用 ISENSE+- 不连接 SHUNT 两端连接端子,直接来测量 SHUNT 上的电压降,来实现四线法测量 SHUNT 上压降,消除两端连接端子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如果 PCB 布局和电阻焊盘允许,下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可提供最佳的四线检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