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直流电源的组成
直流电源是能量转换电路,将220V(或380V)50Hz的交流点转换为直流电。
- (1)负载变化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 (2)电网电压变化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在分析电源电路时要特别考虑的两个问题:允许电网电压波动 ± 10 % \pm10\% ±10%,且负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B 整流电路
1 对整流电路要研究的问题
(1)电路的工作原理:即二极管工作状态、电路波形的分析。
(2)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平均值:即输出脉动直流电压和电流平均值的求解方法。
(3)整流二极管的选择:即二极管承受的最大整流平均电流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的分析。
为了分析问题简单起见,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变压器内阻为0.
整流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为0,即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2 单向半波整流电路
(1)工作原理
u
2
u_2
u2的正半周,
D
D
D导通,
A
→
D
→
R
L
→
B
A\rightarrow D\rightarrow R_L \rightarrow B
A→D→RL→B,
u
0
=
u
2
u_0=u_2
u0=u2。
u
2
u_2
u2的负半周,
D
D
D截止,承受反向电压为
u
2
u_2
u2,
u
0
=
0
u_0=0
u0=0
波形:
(2)
U
o
(
A
V
)
U_{o(AV)}
Uo(AV)和
I
L
(
A
V
)
I_{L(AV)}
IL(AV)的估算
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
U
2
U_2
U2。
(3)二极管的选择
考虑到电网电压波动范围为
±
10
%
\pm10\%
±10%,二极管的极限参数应满足:
3 单向桥式整流电路
(1)工作原理
u
2
u_2
u2正半周(
D
1
,
D
3
D_1,D_3
D1,D3导通,
D
2
,
D
4
处
于
截
止
D_2,D_4处于截止
D2,D4处于截止):
A
→
D
1
→
R
L
→
D
3
→
B
,
u
o
=
u
2
A\rightarrow D_1 \rightarrow R_L \rightarrow D_3 \rightarrow B, u_o=u_2
A→D1→RL→D3→B,uo=u2。
u
2
u_2
u2负半周(
D
1
、
D
3
D_1、D_3
D1、D3截止,
D
2
,
D
4
D_2,D_4
D2,D4导通):
B
→
D
2
→
R
L
→
D
4
→
A
,
u
o
=
−
u
2
B\rightarrow D_2\rightarrow R_L\rightarrow D_4\rightarrow A,u_o=-u_2
B→D2→RL→D4→A,uo=−u2
集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称为整流堆。
(2)输出电压和电流平均值的估算
(3)二极管的选择
考虑到电网电压波动范围为
±
10
%
\pm 10\%
±10%,二极管的极限参数应满足:
C 滤波电路
C.a 电容滤波电路
1工作原理
∣
u
2
∣
>
u
c
|u_2|>u_c
∣u2∣>uc,
D
1
,
D
2
D_1,D_2
D1,D2导通,
C
C
C充电,
τ
充
电
\tau_{充电}
τ充电非常小,
U
o
=
U
2
U_o=U_2
Uo=U2
∣
u
2
∣
<
∣
u
c
∣
|u_2|<|u_c|
∣u2∣<∣uc∣,
D
1
−
D
4
D_1-D_4
D1−D4都截止,C放电,
τ
放
电
=
R
L
C
\tau_{放电}=R_LC
τ放电=RLC。
滤波后,输出电压平均值增大,脉动变小。
考虑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的内阻:
C
C
C越大,
R
L
R_L
RL越大,
τ
放
电
\tau_{放电}
τ放电将越大,曲线越平滑,脉动越小。
2 二极管的到导通角
无滤波电容时
θ
=
π
\theta=\pi
θ=π
有滤波电容时
θ
<
π
\theta<\pi
θ<π,且二极管平均电流增大,故其峰值很大。
滤波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电容的放电时间:
3 U o ( A V ) U_{o(AV)} Uo(AV)的估算及电容的选择
当
R
L
R_L
RL开路时,电容只充电不放电
4 特点
简单易行,
U
0
(
A
V
)
U_{0(AV)}
U0(AV)高,
C
C
C足够大时交流分量较小;适用于负载电流较小且变化较小的场合。
C.b 电感滤波电路
当回路电流减小时,感生电动势的方向阻止电流的减小,从而增大二极管的导通角。
电感对直流分量的电抗为线圈电
阻,对交流分量的感抗
为
w
L
wL
wL
直流分量:
交流分量:
C.c 倍压整流电路
分析时的两个要点:设负载开路;电路进入稳态
u
2
u_2
u2正半周
C
1
C_1
C1充电:
A
→
D
1
→
C
1
→
B
A\rightarrow D_1\rightarrow C_1 \rightarrow B
A→D1→C1→B,最终:
u
2
u_2
u2负半周,
u
2
u_2
u2加
C
1
C_1
C1上电压对
C
2
C_2
C2充电:
P
→
D
2
→
C
2
→
A
P\rightarrow D_2\rightarrow C_2 \rightarrow A
P→D2→C2→A,最终:
D 稳压管稳压电路
1 稳压电路的性能指标
(1)输出电压
(2)输出电流
(3)稳压系数:表明电网电压波动
时电压的稳压性能,在负载电流不变时,输出电压相对变化量与输入电压变化量之比。
(4)输出电阻:表明负载电流变化时电路的稳压性能
。
在电网电压不变时,负载变化引起的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与输出电流的变化量之比。
(5)纹波电压:测试出输出电压的交流分量。
2 稳压管稳压电路
(1)稳压管的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稳定电压
U
Z
U_Z
UZ:稳压管的击穿电压
稳定电流
I
Z
I_Z
IZ:使稳压管工作在稳压状态的最小电流
最大耗散功率
P
Z
M
P_{ZM}
PZM:允许的最大功率,
P
Z
M
=
I
Z
M
U
Z
P_{ZM}=I_{ZM}U_Z
PZM=IZMUZ
动态电阻
r
Z
r_Z
rZ:工作在稳压状态时,
r
Z
=
Δ
U
/
Δ
I
r_Z=\Delta U/\Delta I
rZ=ΔU/ΔI
2 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若
Δ
U
I
≈
Δ
U
R
\Delta U_I\approx \Delta U_R
ΔUI≈ΔUR,则
U
o
U_o
Uo基本不变。利用
R
R
R上的电压变化补偿
U
I
U_I
UI的波动波动。
若 Δ I D Z ≈ . − Δ I o \Delta I_{D_Z}\approx. -\Delta I_o ΔIDZ≈.−ΔIo,则 U R U_R UR基本不变, U o U_o Uo也就基本不变。利用 I D Z I_{D_Z} IDZ的变化来补偿 I L I_L IL的变化。
限流电阻R:
- 与稳压管配合 D Z D_Z DZ调整使 U o U_o Uo基本不变。
- 保证 D Z D_Z DZ安全工作。
(3) 稳压管稳压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R
R
R增大
U
I
U_I
UI也增大,两者取值矛盾。
(4)特点
简单易行,稳压性好。适用于输出电压固定、暑促电流变化范围较小的场合。
(5)稳压管稳压电路的设计
*
如果求得
R
∈
[
200
,
300
]
R\in [200,300]
R∈[200,300],则应该取接近300欧的,使得
S
r
S_r
Sr小。
E 串联型稳压电路
1 基本调整管稳压电路
为了使稳压管稳压电路输出大电流,需要加晶体管放大电流
。
稳压原理: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
2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等同于:
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构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1 稳压原理:若由于某种原因使 U o U_o Uo增大,则:
2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3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调整管:是电路的核心,
U
C
E
U_{CE}
UCE随着
U
I
U_I
UI和负载产生变化以稳定
U
o
U_o
Uo。
基准电压:是
U
o
U_o
Uo的参考电压。
取样电路:对
U
o
U_o
Uo的取样,与基准电压共同决定
U
o
U_o
Uo。
比较放大:将
U
o
U_o
Uo的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后放大,决定电路的稳压性能。
(4)串联型稳压电源中调整管的选择
根据极限参数
I
C
M
、
U
(
B
R
C
E
O
)
、
P
C
M
I_{CM}、U_{(BRCEO)、P_{CM}}
ICM、U(BRCEO)、PCM选择调整管应考虑电网电压的波动和负载电流的变化。
4 集成稳压器(三端稳压器)
(1)W7800系列
- 简介
输出电压:(W7805
)5
V、(W7806)6V、(W7809)9V、(W7812)12V、(W7815)15V、(W7818)18V、(W7824)24V七个档次。
输出电流:1.5A(W7800)、0.5A(W78M00)、0.1A(W78L00) - 基本应用
将输入端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将输出端接负载电阻,构成串类型稳压电路。
- 输出电流扩展电路
为使负载电流大于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流,可采用射极输出器进行电流放大。
二极管作用:消除 U B E U_{BE} UBE对 U o U_o Uo的影响。
- 输出电压扩展电路
(2)基准电压源三端稳压器W117
输出电压
U
R
E
F
=
1.25
V
U_{REF}=1.25V
UREF=1.25V,调整端电流只有几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