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系列课程来自B站,仅作为学习记录,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立马删除(视频讲者为刘鹏老师)
合约广告的发展史(上图灰色链条):
合约广告是从线下广告直接演化而来的。
线下广告我们以杂志举例,杂志每一期给广告主开一个位置,然后广告主把广告填上去,双方签一个合同,完事。
线上最早的也是这种方式,最早做这种CPT广告的就是雅虎,当时雅虎把网站上的一个Banner按天或者按小时卖给广告主,这就是互联网早期的按时间售卖的CPT(cost per time)广告。这种售卖方式一定不是一个高效的售卖方式,因为广告是放在banner里边了,有没有人看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这就使得展示量合约横空出世,它是计算广告一个里程碑式得发展,因为它糅合了受众定向技术,从原来的售卖“广告位”变成售卖“广告位+人群”
竞价的产生:
像关键词的售卖(搜索引擎,搜索广告),关键词本身所对应的流量很少,有很多有商业价值的关键词可能每个月只有几次访问量,所以这些精细的行为数据如何使用起来呢?这就产生了广告产品里最重要的变革——竞价广告。竞价的模式使得我们可以把精细化数据利用起来!
1. 广告位合约(CPT售卖方式)
它不是利用数据的一个方式,那么CPT可不可以定向呢?也是可以的:时间段,地域,轮播
2. 展示量合约与担保式投送
展示量合约 = CPM广告 = 担保式投送
展示量合约指的是约定某种受众条件下的展示量,并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单位展示价格来结算
3. 广告位合约与展示量合约
4. 如何高效的混合静态广告与动态广告
5. 展示量合约流量分配模型
下图中:上面的每一个小矩形块称之为一个广告合同,也可以称之为一个约束,下面的称之为媒体把自己拥有的流量的一个划分。
在线分配的问题就是:怎么去分配流量让其满足约束 ,注意各个流量快之间的流量是相互独立的。
6. 受众定向
advertising(a) user(u) context(c)
右边这个图:一次impression是由一个(a,u,c)这样一个三元组来表示的,这些东西打细了以后,才有特征,才方便后面的数学建模。
标签有两个用处:
① 拿出来直接卖,比如说人分男女
② 为后续算法模块(CTR预测)作准备
产品经理一定要搞清楚打标签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还有像标签体系的设计、受众定向的方式这些知识作为了解即可,这主要是产品经理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