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读懂“端到端”智能驾驶

      马斯克发布“v12 is reserved for when FSD is end-to-end AI, from images in to steering, brakes & acceleration out.”。

       即FSD Beta v12将采用“端到端”的架构,根据输入视觉等传感器信号,直接输出获得转向、刹车、加速度等车辆控制信号。这跟现有架构具有很大的不同,那么该方案目前是否真的可行?

        那么“端到端”到底是什么?“端到端”是深度学习中的一个概念,英文为“End-to-End (E2E)”,指的是一个AI模型,只要输入一个原始数据就可以输出最终的结果,比如ChatGPT就是一个“端到端”的AI模型,只要输入文字语句,就可以直接得到最终的回答。

        对于智能驾驶中的“最终结果”,用第一性原理分析,智能驾驶其实就是自动控制车辆从A点到达B点,同时使车辆启停、运行过程中能够平顺丝滑,而且能够避开道路上的一切威胁,也不能够对道路上其他参与者造成威胁。达到这种要求,需要车辆能够踩油门、刹车、转动方向盘等操作,但是什么时间踩油门?什么时间踩刹车?以及向左转动方向盘?还是向右转动方向盘?转动方向盘的转角是多少?这些内容就是智能驾驶AI模型应该输出的“最终结果”。

        马斯克所说的FSD Beta v12将采用的方案是可以归为“端到端”的。但是,目前各家对于“端到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因此在不同语境下的“端到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对于FSD Beta v12这种“端到端”的另外一种叫法是:“感知决策一体化”,也就是将“感知”和“决策”融合到一个模型中,这种描述其实相对更加准确一些。

那么,“端到端”很牛吗?对于目前量产的智能驾驶,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模块化架构”。所谓的“模块化架构”就是将智能驾驶拆


分成一个个典型的任务,然后将这些小任务分别交给专门的AI模型或模块来完成处理,比如说:感知、预测、规划等,实际感知模型的任务就是输入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信息,综合梳理这些信息,并在这些信息中找到车辆周围的障碍物、车辆、车道线、红绿灯等一切与驾驶相关的元素信息,然后把感知信息汇总后发给规划模块;规划模型根据得到的信息规划出车辆的最佳行驶路线,再把这个路线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一般不属于AI模型),实现车辆的最终的控制。在这种架构中,每个大的模块下,又可能是以多种模型组合而成的,


例如:感知,其中包含了分类、追踪、定位等AI模型,各司其职。即一个智能驾驶模型中,可能会包含许多模型,每个模型都要专门进行训练、优化、迭代,随着模型的不断进化,参数量也会不断的增加,导致所需的研发人员也会激增,研发投入将会更高。而“端到端”架构则是通过一个模型实现以上多种模型的功能,研发人员只需要针对这一个模型进行整体的训练、调整、优化,就能实现性能上的提升,更好的集中资源,实现功能聚焦;另一方面,传统的模块化架构可以看作是一种流水线,许多模型的输入参数,其实是前一级模型的输出结果,如果前一级模型的输出结果有误差,就会影响下一级模型的输出,最终影响整套系统的性能。在这种架构下,不同模块之间的传输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而“端到端”架构,输入传感器信号后,可以直接输出车辆所需要的控制信号,大大降低了级联误差的概率,因此也大大的提升了系统性能的上限,整体的潜力非常大

在智能驾驶领域,“端到端”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早在1988年面世的自动驾驶试验车就是基于“端到端”架构,在大学校园中实现最高70kph的自主行驶,目前仍有许多厂商在进行“端到端”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如特斯拉、英伟达、Comma.AI等。从量产车上来看,模块化架构依然是目前智能驾驶的绝对主流,这说明“端到端”架构依然存在着一些关键性问题未能解决,“可解释性”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

在AI业内有一词特别火—“涌现”,意思是当模型突破某个规模时,性能突然显著提升,表现出了让人惊艳甚至是意外的能力。而之所以称之为“涌现”,是因为这种情况是不可控的,也不能预知,即便是一个模型发生了“涌现”,人们也不知道其内部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其能力的巨大变化?这就是深度学习中模型的重要评估指标“可解释性”的具体表现。一个模型如果“可解释性”好,说明人们对这个模型的运作逻辑是能理解的,也就能更细致,且有目的的来对模型进行调整,但如果一个模型的“可解释性”很差,那说明人们对这个模型内部知之甚少,甚至都不能理解这个模型为什么能跑起来,是一个“黑盒”,虽然它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方法是什么?理由是什么?这些都是未知的,这将是很可怕的事情。 “端到端”智能驾驶就是一种“可解释性”很差的模型,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性。如ChatGPT,作为“端到端”的大模型,它的能力很强,但是“胡说八道”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对于这种语言模型错了没多大影响。但是对于智能驾驶来说,如果决策规划出现问题,将会导致严重的事故,甚至危及生命。但是“端到端”智能驾驶是个“黑盒子”,即便出了差错,研究人员也无法回溯了解它为什么会出差错,更无法知道是哪一部分出了问题,又该如何去避免,只能通过不断的训练、调参、增加参数量来尽可能地提高模型的准确率,但是能否达到100%的安全,这还是要打一个问号。另一方面,智能驾驶它的训练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感知模型训练时需要的是经过标注的图片,这相对比较容易,而“端到端”智能驾驶它需要的是驾驶行为,因此需要大量标注有驾驶行为的视频才能进行训练,而且采集和标注都很困难,因此,“端到端”智能驾驶它的闭环验证比较困难,缺少足够的真实数据。目前主要还是在仿真模型环境中进行训练和验证,这也直接影响了它的量产和落地。

不过,“端到端”智能驾驶困难重重,但是“端到端”对智能驾驶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因此厂商们也在不断的推进“端到端”的落地,也带来了不同的解题思路。例如;混合专家系统(Mixture of Experts MoE),这是一种集成学习技术,在一个大模型中,有很多个“专家网络”,这些“专家网络”之间是具备共享结构的,在训练的时候,网络之间可以分享一些共性的学习结果,保证整体学习的一致性,但同时这些“专家网络”又是针对不同任务而构建的,可以针对不同的任务进行预测,例如:识别、分类、预测、定位等,与模块化架构类似,在这种结构下,人们既可以针对某些专家网络进行训练,又可以针对整个模型进行训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端到端”模型的“可解释性”,还方面对模型内的网络进行单独替换,此外,针对“端到端”的安全问题,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补足,例如:加入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提供更多的传感器特征,提高参数量,或者在最后的控制上加入一些“if-then”条件进行约束,再或者对模型进行强化学习等。而在训练和验证方面,可以看到“端到端’与量产车的部署数量有很大关系,例如特斯拉之所以能够在“端到端”的落地上走在行业前列,应该是因为其量产车所具备的“影子模式”有很大关系,每一辆搭载FSD的特斯拉都在为FSD“端到端”的训练做出贡献。不难看出,“端到端”智能驾驶一旦成功落地,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端到端”具有优势也有挑战,而且挑战依然是极大的。

  • 12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