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边缘计算新晋“网红”——5G MEC深度解读第一弹

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使用

边缘计算的概念出现较早,随着5G的发展,其服务的目标扩展到生产性领域,为适应垂直行业网络个性化和计算本地化的特点,5G与MEC的结合带来想象空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算力提供的方式演进,5G MEC的驱动因素,以及5G MEC的系统实现和标准进展,提出如下基本观点:

1、算力提供从中心到边缘、从集中到分布、从分散到协同是伴随信息革命第二阶段智能化而发生的,其最高目标是实现随时、随地、按需地获得算力。

2、5G连接类型从人-人类型到物-物和物-人的变化推动数据处理更多在边缘,业务类型向高带宽低时延发展,业务领域从消费性领域扩展到生产性领域,是驱动5G MEC的主要业务因素。

3、5G低时延要求在技术上要求业务处理本地化,网络软件化和虚拟化则是驱动5G MEC的主要技术因素。

4、算力从云端迁移到边缘,给具备强大网络、通信机房基础设施、本地维护队伍等独特竞争优势的运营商带来新的机会,这也是驱动5G MEC受到通信运营商普遍重视的商业因素。

5、相对于4G,5G定义了更清晰的MEC系统架构和功能,标准探讨的范围也更广泛,有助于凝聚业界力量构建标准化的边缘计算服务,但如何融入行业中,发展出蓬勃的应用,仍然需要业界的思考和共同努力。

全文6300字,预计阅读15分钟

文 | 无界

01、边缘计算定义和基本概念

如果说工业时代是机器延伸了人类的肢体,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那么信息时代则是由信息处理技术发展推动的,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各种计算设备使得人类的大脑得到延伸,再一次使得社会生产力阶跃式提升。我们都知道,工业时代经过了几次革命,以电力为能源的机器催生了工业文明的巅峰发展。同样,信息革命也正在经历第二阶段智能化的变革,那么作为信息存储和处理的基本能力--算力,就将成为类似于电力的基础设施。

人类寻求计算工具的努力由来以久,从远古即开始采用的结绳记事、算盘算筹、计算尺,到机械计算机,直到1946年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台机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8英尺,重达28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跟随电子技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晶体管、集成电路,直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大幅提高了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集成度,从此才逐渐走向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算力的提供在云计算技术发展起来之前,基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需要高性能计算的场合,如天气、军事、科技领域,发展出了超级计算机,超算能力一度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实力的指标之一。另外一种则通过采购通用和专用服务器构建成企业数据中心,满足企业数字化、信息化的需求。随着计算机可以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阔,对算力的要求也更灵活。在此背景下发展出了云计算技术,通过将存储、计算、通信等基础能力虚拟化的方式,为需求方提供弹性的计算能力,这实际上就将算力像电力一样的提供了,大量的计算机构成云数据中心,用户通过通信网络可以便捷的使用算力,并可以根据需求灵活的变更所需算力的数量,基本就是像将用电设备接上电一样。

计算降低了企业使用算力的门槛,可以不用庞大的投资去建设数据中心,以及准备专门的维护团队,使得大量的初创企业能够更快的将产品进行部署,将采购设备改为采购计算服务。好处还不止如此,基于服务的模式,这种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的服务被称为IaaS(基础设施及服务),还发展出了PaaS(平台及服务)、SaaS(软件及服务),将平台能力、软件能力都像服务一样的方式提供,这极大的降低了创新的门槛,只要专注于某一领域的需求,将能更便捷和低成本的构建应用并完成在线发布,所有用户即可以使用个人电脑和智能终端使用这些应用,显然,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推进了云计算的发展,本身也从云计算受益良多。

云计算最早是集中的方式提供,但是用户可能分布在全球的各个角落,而且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国家也都对数据的保存制定了法律法规,因此必须给用户提供可选的服务区域,以尽量靠近用户并满足不同国家法律的要求。云服务商的解决方案是设置区域和可用区,以全球领先的亚马逊云服务AWS为例,全球提供了22个区域(另外还发布了5个区域),以及69个可用区。

然而这仅是从满足法规规定的角度来设置的,对提供公众用户的服务而言可能是足够的,但要扩展到更深度的产业领域则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实际上,即使是在公众服务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随着视频内容消费的发展,高带宽的视频中心式的部署,当大量用户从不同区域接入时,给通信网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从而也影响了用户的体验。解决方案是存储下沉,这也就是CDN(内容分布式网络),将热门的内容下沉缓存到更靠近用户的地方,提升业务体验。

除了CDN提供的存储下沉,计算下沉对于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更加重要,也正是因此,产业领域提出了雾计算、边缘计算的概念,又针对使用场景的不同提出了移动云计算、移动边缘计算,尽管其定义并不完全一样,但其本质都是将计算能力下沉。5G和边缘计算结合紧密,因此我们重点探讨边缘计算。

实际上,ETSI和5G主要的标准组织3GPP都进行了边缘计算的规范化,并进一步扩展了原本移动边缘计算MEC的概念为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多接入边缘计算),并不局限于移动场景。ETSI对MEC的定义为:指在包含一种或者多种接入技术的接入网络中,靠近用户的网络边缘,提供IT业务环境和云计算能力的系统。

由此定义可以看出,MEC具备两大特点:一是支持多种连接方式,强调MEC的连接性,二是靠近用户,强调MEC的实时性。边缘计算联盟ECC(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和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Alliance of Industrial Internet)在发布的边缘计算参考架构白皮书中归纳了MEC的CROSS功能,即:连接的海量与异构(Connection)、业务的实时性(Real-time)、数据的优化(Optimization)、应用的智能性(Smart)和安全与隐私保护(Security)[1]。

02、5G边缘计算的驱动因素

边缘计算的概念出现较早,并在传媒领域开创了CDN的成功应用,但真正得到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还是在物联网、智能化兴起之后,而以实现万物智能互联的5G更是将MEC作为其基本能力,和网络切片一起被认为是5G两大关键能力,这是几方面因素驱动的。

 业务因素 

首先,5G时代面向的主要连接类型发生变化,使得数据的处理更多的在边缘。5G以前的移动通信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普遍连接,据GSMA在《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中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数量达到52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7%),而这一趋势正在放缓,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58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7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物联网连接数,GSMA预计,2019-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量将翻一番以上,达到近250亿个,全球物联网收入将增加两倍以上,达到1.1万亿美元[2]。而物联网连接由于其处理数据处理的本地特性,即边缘数据的半衰期可能非常低(例如,在事件发生的几毫秒内最有价值),或者可能价值很低(例如,静态场景的视频监控),需要边缘计算来对大量的本地数据进行处理,只转发有意义的数据或元数据到数据中心。此外,物联网连接应用主要面对企业,目前大部分企业数据是在企业数据中心或云上进行集中处理,边缘计算能够有效降低这种远离应用设备带来的延迟(网络处理和传输速度),满足应用的需求。

其次,5G时代的主要业务类型也在发生变化,4G时代主要以低速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为主,而5G提供了最高100倍于4G通信带宽,使得在公众业务上,以4K、8K的高清视频直播、AR/VR、云游戏等媒体娱乐类应用成为最吸引用户的业务,这在先行发展5G的国家,如韩国的运营数据中得到验证。垂直行业业务上,以高清视频监控、机器视觉、远程AR辅助、远程医疗等高带宽、低时延业务成为最具想象力的发展方向。随着网络带宽的需求提升,以及灵活的分流和计算需求(如云游戏渲染、高清视频的本地预处理),传统CDN技术也在向边缘计算方向发展。

最后,连接范围扩展,连接和业务类型从个人消费走向生产领域,对隐私/安全的要求变得更高。这个因素对某些行业来说可能是直观重要的,比如一些传统高安全的行业,如电网&

  • 1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