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15)——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相控电路的驱动控制

目录

2.8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

引言

2.8.1 工作于整流状态时(电动状态)

1)电流连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电流断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电流断续时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特点

2.8.2 工作于有源逆变状态时(回馈制动)

1)电流连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逆变电流断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整流时十分相似

2.8.3 直流可逆电力拖动系统

两套变流装置反并联连接的可逆电路的相关概念和结论

控制方式1

控制方式2

2.9 相控电路的驱动控制

引言

相控电路

相控电路的驱动控制

2.9.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相控电路对晶闸管触发角的控制要求

1)脉冲形成环节

2)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

3)同步环节

4)双窄脉冲形成环节

2.9.2 集成触发器

KJ004

完整的三相全控桥触发电路

模拟与数字触发电路

2.9.3 触发电路的定相

措施

分析三相全控桥

变压器接法


2.8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

引言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系统——晶闸管可控整流装置带直流电动机负载组成的系统。

  • 是电力拖动系统中主要的一种。
  • 是可控整流装置的主要用途之一。

对该系统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

  • 其一是在带电动机负载时整流电路的工作情况。
  • 其二是由整流电路供电时电动机的工作情况。本节主要从第二个方面进行分析。

2.8.1 工作于整流状态时(电动状态)

整流电路接反电动势负载时,负载电流断续,对整流电路和电动机的工作都很不利。

因此,通常在电枢回路串联一平波电抗器,保证整流电流在较大范围内连续,如图所示。

此时,整流电路直流电压的平衡方程为:\large U_d=E_M+R_{\sum }I_d+\Delta U

式中,\large R_{\sum }=R_B+R_M+\frac{3X_B}{2\pi }

\large E_M为电动机的反电动势

\large R_{\sum }I_d为负载平均电流\large I_d所引起的各种电压降,包括:

  • 变压器的电阻压降\large I_dR_B
  • 电枢电阻压降\large I_dR_M
  • 由重叠角引起的电压降\large 3X_BI_d/(2\pi )

\large \Delta U为晶闸管本身的管压降,它基本上是一恒值。

系统的两种工作状态:

  • 电流连续工作状态
  • 电流断续工作状态

1)电流连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在电机学中,已知直流电动机的反电动势为:\large E_M=C_en

可根据整流电路电压平衡方程式,得:\large E_M=1.17U_2\cos \alpha -R_{\sum }I_d-\Delta U

转速与电流的机械特性关系式为:\large n=\frac{1.17U_2\cos \alpha }{C_e}-\frac{R_{\sum }I_d+\Delta U}{C_e}

  • 其机械特性是一组平行的直线,其斜率由于内阻不一定相同而稍有差异。
  • 调节\large \alpha角,即可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2)电流断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负载减小时,平波电抗器中的电感储能减小,致使电流不再连续,此时其机械特性也就呈现出非线性

  • \large I_d减小至某一定值\large I_{d\; min}以后,电流变为断续,这个\large {E_0}'是不存在的,真正的理想空载点远大于此值。
  • \large \alpha \leq 60^{\circ}电动机的实际空载反电动势都是\large \sqrt{2}U_2
  • \large \alpha > 60^{\circ}时为:\large \sqrt{2}U_2\cos (\alpha -\pi /3)
  • 主电路电感足够大,可以只考虑电流连续段,完全按线性处理。
  • 当低速轻载时,可改用另一段较陡的特性来近似处理,等效电阻要大一个数量级。

电流断续时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特点

  • 电流断续时理想空载转速抬高
  • 机械特性变软,即负载电流变化很小也可引起很大的转速变化。
  • 随着\large \alpha的增加,进入断续区的电流值加大。

2.8.2 工作于有源逆变状态时(回馈制动)

1)电流连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电流连续时的机械特性由\large U_d-E_M=I_dR_{\sum }决定的。

逆变时由于\large U_d=-U_{d0}\cos \beta\large E_M反接,得:\large E_M=-(U_{d0}\cos \beta +I_dR_{\sum })

因为\large E_M=C_en,可求得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方程式:\large n=-\frac{1}{C_e}(U_{d0}\cos \beta +I_dR_{\sum })

2)逆变电流断续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整流时十分相似

  • 理想空载转速上翘很多,机械特性变软,且呈现非线性
  • 逆变状态的机械特性是整流状态的延续
  • 纵观控制角\large \alpha变化时,机械特性相应变化。

第1、4象限中和第3、2象限中的特性是分别属于两组变流器的,它们输出整流电压的极性彼此相反,故分别标以正组反组变流器。

2.8.3 直流可逆电力拖动系统

a)三相半波有环流接线;b)三相全控桥无环流接线

c)对应电动机四象限运行时两组变流器工作情况

两套变流装置反并联连接的可逆电路的相关概念和结论

  • 环流是指只在两组变流器之间流动而不经过负载的电流。
  • 正向运行时由正组变流器供电;反向运行时,则由反组变流器供电。
  • 根据对环流的处理方法,反并联可逆电路又可分为不同的控制方案,如配合控制有环流(\large \alpha =\beta)、可控环流、逻辑控制无环流和错位控制无环流等。
  • 该电路连接下,电动机都可四象限运行
  • 可根据电动机所需运转状态来决定哪一组变流器工作及其工作状态:整流或逆变。

直流可逆拖动系统,除能方便地实现正反转外,还能实现电动机的回馈制动。适合于频繁启动、制动,对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控制方式1

\large \alpha =\beta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系统

  • 对正、反两组变流器同时输入触发脉冲,并严格保证\large \alpha =\beta的配合控制关系。
  • 假设正组为整流,反组为逆变,即有\large \alpha _P=\beta _N\large U_{d\alpha P}=U_{d\beta N},且极性相抵,两组变流器之间没有直流环流
  • 但两组变流器的输出电压瞬时值不等,会产生脉动环流
  • 串入环流电抗器\large L_C限制环流。

控制方式2

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

  • 工程上使用较广泛,不需设置环流电抗器。
  • 只有一组桥投入工作(另一组关断),两组桥之间不存在环流。

两组桥之间的切换过程:

  • 首先应使已导通桥的晶闸管断流,要妥当处理使主回路电流变为零,使原导通晶闸管恢复阻断能力。
  • 随后再开通原封锁着的晶闸管,使其触发导通。
  • 这种无环流可逆系统中,变流器之间的切换过程由逻辑单元控制,称为逻辑控制无环流系统

2.9 相控电路的驱动控制

引言

相控电路

  • 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通过控制触发角\large \alpha的大小即控制触发脉冲起始相位来控制输出电压大小。
  • 采用晶闸管相控方式时的交流电力变换电路和交交变频电路。

相控电路的驱动控制

  • 为保证相控电路正常工作,很重要的是应保证按触发角\large \alpha的大小在正确的时刻向电路中的晶闸管施加有效的触发脉冲。
  • 晶闸管相控电路,习惯称为触发电路

大、小功率的变流器广泛应用的是晶体管触发电路,其中以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应用最多。

2.9.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该小节内容(建议)可参照链接:电力电子技术笔记(6)——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

相控电路对晶闸管触发角的控制要求

  • 同步:触发信号和电源电压在频率和相位上的配合关系。(定位)
  • 移相控制,极限保护。
  • 触发脉冲的宽度(双窄脉冲)
  • 与主电路的隔离

输出可为双窄脉冲(适用于有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的电路),也可为单窄脉冲。

下图右上角中,红色水平线表示\large u_k,锯齿波表示\large U_{T1},当改变\large u_k的大小,即调整红色水平线上下移动,输出脉冲的相位随之移动。

三个基本环节:脉冲的形成与放大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同步环节。此外,还有强触发和双 窄脉冲形成环节。

1)脉冲形成环节

  • \large V_4\large V_5——脉冲形成
  • \large V_7\large V_8——脉冲放大
  • 控制电压\large U_{co}加在\large V_4基极上

脉冲前沿由\large V_4导通时刻确定,脉冲宽度与反向充电回路时间常数\large R_{11}C_3有关。

电路的触发脉冲由脉冲变压器TP二次侧输出,其一次绕组接在\large V_8集电极电路中。

2)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

锯齿波电压形成的方案较多,如采用自举式电路恒流源电路等;本电路采用恒流源电路。由\large V_1\large V_2\large V_3\large C_2等元件组成,\large V_1\large VS\large RP_2\large R_3为一恒流源电路。

3)同步环节

同步——要求触发脉冲的频率与主电路电源的频率相同且相位关系确定

锯齿波是由开关\large V_2管来控制的。

  • \large V_2开关的频率就是锯齿波的频率——由同步变压器所接的交流电压决定。
  • \large V_2由导通变截止期间产生锯齿波——锯齿波起点基本就是同步电压由正变负的过零点。
  • \large V_2截止状态持续的时间就是锯齿波的宽度——取决于充电时间常数\large R_1C_1

4)双窄脉冲形成环节

如上图所示, 当触发器2导通时,由于其X端与触发器1的Y端连接使得触发器1电路中的\large V_6截止,因此触发器1有脉冲输出,触发器2和触发器1同时导通。

内双脉冲电路。

\large V_5\large V_6构成“或”门:

  • \large V_5\large V_6都导通时,\large V_7\large V_8都截止,没有脉冲输出。
  • 只要\large V_5\large V_6有一个截止,都会使\large V_7\large V_8导通,有脉冲输出。
  • 第一个脉冲由本相触发单元的\large u_{co}对应的控制角\large \alpha产生。
  • 隔60°的第二个脉冲是由滞后60°相位的后一相触发单元产生(通过\large V_6)。

2.9.2 集成触发器

可靠性高,技术性能好,体积小,功耗低,调试方便。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集成化已逐渐普及,已逐步取代分立式电路。

KJ004

与分立元件的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相似,分为同步、锯齿波形成、移相、脉冲形成、脉冲分选及脉冲放大几个环节。

完整的三相全控桥触发电路

3个KJ004集成块和1个KJ041集成块,可形成六路双脉冲,再由六个晶体管进行脉冲放大即可。

KJ041内部是由12个二极管构成的6个或门。目的是产生双窄触发脉冲。

模拟与数字触发电路

  • 以上触发电路为模拟的,优点:结构简单、可靠;缺点:易受电网电压影响,触发脉冲不对称度较高,可达3°~4°,精度低。
  • 数字触发电路:脉冲对称度很好,如基于8位单片机的数字触发器精度可达0.7°~1.5°。

2.9.3 触发电路的定相

触发电路的定相——触发电路应保证每个晶闸管触发脉冲与施加于晶闸管的交流电压保持固定、正确的相位关系

措施

  • 同步变压器原边接入为主电路供电的电网,保证频率一致
  • 触发电路定相的关键是确定同步信号与晶闸管阳极电压(\large u_a\large u_b\large u_c)的关系。

分析三相全控桥

如下图所示,锯齿波上升起点与同步信号\large u_{ST}正到负零点对应。

一般的,锯齿波240°,舍去前后30°,留下中间180°。

控制角\large \alpha =90^{\circ}处为中点,满足前后移相各90°(整流逆变)。

锯齿波中点对应了\large VT_1\large \alpha =90^{\circ}\large VT_1\large +u_a

\large VT_1的同步电压\large u__{ST}应滞后于\large u_a180°(反相)。其它5个晶闸管也是如此。

变压器接法

主电路整流变压器为D,y-11联结,同步变压器为D,y-11,5联结。

三相全控桥各晶闸管的同步电压(采用上图变压器接法时)

晶闸管\large VT_1\large VT_2\large VT_3\large VT_4\large VT_5\large VT_6

主电路电压

\large +u_a\large -u_c\large +u_b\large -u_a\large +u_c\large -u_b
同步电压\large -u_{sa}\large +u_{sc}\large -u_{sb}\large +u_{sa}\large -u_{sc}\large +u_{sb}

为防止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对触发电路产生干扰,可对同步电压进行R-C滤波,当R-C滤波器滞后角为60°时,同步电压只需滞后120°,同步电压选取结果如表所示。

 

三相桥各晶闸管的同步电压(有R-C滤波滞后60°)

晶闸管\large VT_1\large VT_2\large VT_3\large VT_4\large VT_5\large VT_6
主电路电压\large +u_a\large -u_c\large +u_b\large -u_a\large +u_c\large -u_b
同步电压\large +u_{sb}\large -u_{sa}\large +u_{sc}\large -u_{sb}\large +u_{sa}\large -u_{sc}

不同的定相方案,变压器的接法不同。

  • 3
    点赞
  • 3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 回答1: 《陈坚.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是一本重要的电力电子学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变换和控制基础知识,包括直流电力电子、交流电力电子和中频电力电子等方面的内容。该教材的作者陈坚是电力电子领域的知名专家,教学经验丰富,写作风格简洁明了。本书内容包括电力电子原理基础、硅控整流电路、换流器、逆变器、开关电源、软开关技术、磁性元件与磁性元器件、PWM技术及其控制基础、电力质量与EMI、现代电力电子应用等。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掌握电力电子基础知识,还能了解到电力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设备应用领域。如果你是学习电力电子的专业人士或者对该领域感兴趣的读者,这本教材将会是您必备的学习资料。 ### 回答2: 陈坚 电力电子学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 pdf 是一本关于电力电子领域的重要著作,对电力电子行业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该书主要涉及电力电子的基本理论、变换器、控制技术、拓扑结构、电力电子器件、PWM技术、电力质量、隔离技术、高电压直流输电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内容丰富、系统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既有理论剖析,也有具体算例,很好地满足了不同读者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 陈坚 电力电子学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 pdf 在实践意义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该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书覆盖了电力电子的许多方面,给予了读者很好的学习和应用指导。对电力电子相关行业研究人员、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陈坚 电力电子学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 pdf 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电力电子领域的佳作,对于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回答3: 陈坚的《电力电子学》是一本涵盖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的经典教材。本书主要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在变换、控制和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原理,适合作为本科及研究生电力电子课程的教材。 该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和类型、电力电子元件和电路直流电压变换器、交流电压变换器、谐振变换器、多电平变换器、交直交变换器、开关控制技术、模块化电力电子变换器等内容。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讨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设计、仿真和实验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介绍了电力电子在能源转换、汽车电子、再生能源和电网连接方面的应用。 该书的优点在于思路清晰,结构严谨,适合初学者学习电力电子知识,同时也能对电力电子专业人士进行深入了解。该书涵盖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发展,是电力电子领域值得学习的入门教材之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欲读万卷书,不入愚昧途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