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
就是振动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振动的传播是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用波速V表征。横波和纵波是波的两种类型,波的波长: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超声波:
是一种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20Hz~20KHz)的声波,超声波是一种波,因此它在传输过程中服从波的传输规律。例如:超声波在材料中保持直线行进;在两种不同材料的界面处发生反射;传播速度服从波的传输定理:ν=λf(ν为波速,λ为波长,f为波的频率)。
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横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也称”剪切波“、“S波”、“凹凸波”)
纵波 | 横波 | |
又名 | L波 | ”剪切波“、“S波”、“凹凸波” |
传播方向 | 介质震动方向平行于波传播方向 | 介质震动方向垂直于波传播方向 |
波长(λ) | 在纵波中波长是指相邻两个密部或两个疏部之间的距离。 | 相邻的两个波峰或相邻的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
现实举例 | (超)声波、地震引起的P波、敲锣,弹簧 | 甩绳、波浪 |
计算 | V=λ*f ;f=1/T |
纵波传播的浅显解释:
我们如果对分子运动论很熟悉,就会知道,既然我们研究的介质分子是静止的、均匀分布的,那么,对于纵波来说,当振子向前运动时,它将占据前方原来均匀分布介质分子的空间,把原来的介质分子压缩在一个小空间中,形成一个密部。密部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呈现的分子力是斥力。斥力使分子向周围作离心运动。离心运动的结果,使原来是密部的小空间变成疏部,而周围的空间变成新的密部。那么,宏观地看,相当于原来密部变成疏部,而且密部传播出去。那么,新的疏部也传播出去。于是,宏观地看,振子(波源)不断向外传播出密疏相间的振动,这就是纵波。
横波传播的浅显解释:
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凡是波传到的地方,每个质点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由于波以有限的速度向前传播,所以后开始振动的质点比先开始振动的质点在步调上要落后一段时间,即存在一个位相差。横波的传播,在外表上形成一种“波浪起伏”,即形成波峰和波谷,传播的只是振动状态,媒质的质点并不随波前进。实质上,横波的传播是由于媒质内部发生剪切变形(即是媒质各层之间发生平行于这些层的相对移动)并产生使体元恢复原状的剪切弹性力而实现的。否则一个体元的振动,不会牵动附近体元也动起来,离开平衡位置的体元,也不会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回到平衡位置。固体有切变弹性,所以在固体中能传播横波,液体和气体没有切变弹性,因此只能传播纵波,而不能传播横波。液体表面形成的水波是由于重力和表面张力作用而形成的,表面每个质点振动的方向又不和波的传播方向保持垂直,严格说,在水表面的水波并不属于横波的范畴,因为水波与地震波都是既有横波又有纵波的复杂类型的机械波。
参考资料
一:[超声波检测之横波和纵波的区别图解:纵波小角度探伤]
二:纵波 - 快懂百科 (baike.com) 三:横波 - 快懂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