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咏_DV_NT96663(六层PCB)
- 作品简介:运动DV是一种体积小巧、可拍摄视频以及照片、并且具备一定的防水、防摔、防尘的影像记录设备。
- 设计重点:USB、DDR3、WiFi模块
1、USB2.0:阻抗为90Ω,差分线宽线距为5/5mil,包地处理。
2、USB3.0:阻抗为100Ω,差分线宽线距为4/4mil,包地处理。
3、一片DDR3:
(1)数据线:同组同层;(DQ0-DQ7 )+低位DQM信号+1对DQS差分信号=1组低8位数据线;(DQ8-DQ15)+高位DQM信号+1对DQS差分信号=1组高8位数据线;
(2)地址线:不要求同组同层。
(3)等长:数据线等长误差为25mil,地址线等长误差为50mil,差分线组内误差为5mil。导线与导线之间需要做到3W间距,两组数据线一起做等长,数据线的时钟差分和地址线的时钟差分线误差控制在200mil以内;数据线整组按照数据线的时钟差分控制误差,组内误差在25mil以内。
4、WiFi模块:(需要特别关注,做好抗干扰措施)
(1)天线一般采用“1”字布局(也可采用“L”型布局,但拐角处需拉一个圆弧);
(2)走线和焊盘一样粗,若阻抗不符合要求,可用渐变线的方式来处理;
(3)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画禁止区域,设置不覆铜;
(4)在第三层,天线走线的下方画一个地平面作为参考平面。
注意三点:
(1)走线宽度和电容或电阻焊盘一样宽(或很接近);
(2)1、2层画禁止区域,禁止区域边沿距离中间走线15~20mil,可以画到焊盘边沿,如下图电容的GND焊盘;
(3)在第三层可以画一块实体铜(即铜箔,也可以画覆铜平面,即使第三层是完整的地平面,为了保险起见,也可以画一块地网络的铜箔);
(4)可以在WiFi座子周围多打一些地过孔。
- 检查要点:
- 检查板子连通性、安全间距;
- 模块布局布线是否正确;
- 差分线、晶振是否包地;
- 底部不能走线或不能摆放器件的器件底部是否有导线(如晶振);
- 散热焊盘是否已打散热孔;
- 平面是否跨分割;
- 电源平面是否被太多过孔分隔出现瓶颈,导致通道过小;
- 电源平面是否做内缩;
- 是否已打缝边地过孔。
- 电视机盒子—全志_H3_TVBOX(四层PCB)
- 设计重点:WiFi、HDMI、以太网、USB2.0、音频、EMMC、FLASH、2片DDR3
1、WiFi:IC焊盘太小时,两种解决方法:
(1)线宽和IC焊盘一样宽;
(2)使用渐变线。
由于天线衰减比较快,所以优先使用渐变线(可用铜箔或导线画,任意角度)。(座子可多打一些孔,IC距离座子不要太远)
2、HDMI:
(1)4对差分,包地,空间不够时,每对差分线线距15mil以上;
(2)连线要线经过ESD器件再连接到其它器件;
(3)HDMI下要做静电防护,不放器件,不画平面:
3、以太网:2对差差分,以太网的差分线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点,要优先走顶层。
(1)一般情况下,以太网采用“1” 字布局:
(2)RJ45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缩短,外壳地与DGND之间的桥接电容要靠近外壳地管脚放置,TX+、TX-和RX+、RX-走差分线,两组差分对之间的间距要>=4W,变压器下面所有层挖空;
(3)变压器其他信号线的线宽要>=20mil,变压器的外壳地和DGND的隔离距离最小为2mm。
(4)以太网挖空,所有导线都要加粗:
4、音频:“1”字布局或“L”型布局(线要加粗,10mil,左右声道用地线隔开)
5、两片DDR3:
(1)地址线互连用T点方式,从T点到CPU做等长,等长参考差分时钟线,线距3W以上,误差200mil;数据线参考DQS做等长,其中DQS参考差分时钟做等长,同组数据同层走线,组内线距3W,组间间距4W以上,误差25mil。
(2)等长只计算CPU 到DDR的导线长度,两个DDR互联的线的长度和地址线的长度不计入等长。
(3)做等长需要用到虚拟过孔。
- 工控板AM335X_MB(八层PCB)
设计重点:PMU电源、HDMI、以太网、USB、RS422、CAN/RS485、SD卡、LCD、一片DDR3。
- PMU电源:注意分清电源输出引脚和检测引脚。
- RS422、CAN/RS485:均有两对差分线,注意控制阻抗。
- SD卡:电阻电容器件和SD卡放在同一层,需要做等长线,误差10mil。
- LCD:需做等长,误差300mil。
- 完成布局后,需要对电源平面和走线进行大致的规划,尽量减少导线跨分割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