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
比例尺是地图上的长度与实际地面长度之间的比例表示。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
大比例尺 | 通常包括 1:500、1:1000、1:2000、1:5000 等。 |
---|---|
中比例尺 | 通常包括 1:1万、1:2.5万、1:5万 等。 |
小比例尺 | 通常包括 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等。 |
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
投影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投影过程:
常见地理坐标系 | 参考椭球 | 原点 |
---|---|---|
Beijing 1954 | 克拉索夫斯基 (Krasovsky) 椭球体 | 原苏联普尔科沃 |
Xian 1980 | Xian 1980 椭球体 | 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
CGCS 2000 | CGCS 2000 椭球体 | 地球质心 |
WGS 1984 | WGS 1984 椭球体 | 地球质心 |
常用投影 | 投影方法 | 别名 |
---|---|---|
高斯-克吕格投影 (Gauss-Kruger) | 等角横轴切圆柱投影 | 横轴墨卡托投影 (Transverse Mercator) |
兰伯特投影 (Lambert Conformal Conic) | 等角正轴割圆锥投影 | |
墨卡托投影 (Mercator) | 等角正轴圆柱投影 | |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 (UTM) | 等角横轴割圆柱投影 |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中,除 1:100 万外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100万采用兰勃特投影,海上小于50万的地形图采用墨卡托投影。大部份省区图以及大多数这一比例尺的地图也多采用兰伯特投影和属于同一投影系统的阿尔伯斯Albers投影(正轴等积割圆锥投影)。
3度带、6度带
① 高斯-克吕格投影
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
6°带:从0°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隔经差6°为一投影带。
3°带:从东经1.5°的经线开始,每隔3°为一投影带。
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 73.62°东至134.77°,按照高斯投影的分带方法可分成:
11个6°度带(13号带—23号带)【我国 1:2.5 万、1:5 万 的地形图采用6°分带投影】;
21个3°带(25号带—45号带) 【我国 1:1 万 的地形图采用3°分带投影】。
注: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
高斯-克吕格3度带与6度带投影图
② UTM投影
UTM投影通常自西经180°起按经差6度自西向东将地球划分为60个投影带,第1带的中央经度为-177°。
中国国境所跨UTM带号为43-53。
地理(坐标)转换
地理坐标系转换:属于空间解析几何里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移动、转换问题(仿射变换)。欲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仿射到另一个坐标系的转换,需要进行平移、旋转、缩放三步,可以无序进行。两个不同的地理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就是平移、旋转和比例尺度的变化。
三参数转换:平移原点,只需要给出三个方向的平移量dx、dy、dz;
七参数转换:再加上4个量:三个方向的旋转角度α、β、γ+统一的缩放比例k。具体方法有:位置矢量、坐标框架法等。
SRID (Spatial Reference System Identifier)
空间参考标识符,坐标参考系统的唯一标识。目前有多种公认的标准 SRID,例如欧洲石油调查组EPSG (European Petroleum Survey Group) 定义的 SRID。
WKT (Well Known Text)
坐标系统的描述性文字,与SRID一一对应,常用于支持空间数据的数据库中描述空间参考信息。由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GC)制定。它的二进制表示方式:WKB (well-known binary)。
WKID (Well-known ID)
表示不同空间参考所对应的ID,常用于ArcGIS二次开发中。
EPSG(European Petroleum SurveyGroup)——即欧洲石油调查组织,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坐标数据分享与交换的需要,通过维护一个全球统一的空间参考系统数据库,使得有名有姓的坐标系、坐标转换参数都能在这里领到身份证。这个数据库包括了各种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开放与共享提供了基础。
常用EPSG码:
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EPSG代码 | 地理坐标系 |
---|---|
4326 | World_Geodetic_System_1984 |
4490 | China_Geodetic_Coordinate_System_2000 |
4610 | Xian_1980 |
4214 | Beijing_1954 |
投影坐标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
EPSG代码 | 投影坐标系 | 最小经度 | 最大经度 | 中央经度 |
---|---|---|---|---|
3857 | WGS 1984 Web Mercator (auxiliary sphere) | -180 | 180 | 0 |
4528 | CGCS2000 3 Degree GK Zone 40 | 118.5 | 121.5 | 120 |
4549 | CGCS2000 3 Degree GK CM 120E | 118.5 | 121.5 | 120 |
2416 | 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Zone 40 | 118.5 | 121.5 | 120 |
2437 | 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CM 120E | 118.5 | 124.5 | 120 |
2364 | Xian 1980 3 Degree GK Zone 40 | 118.5 | 121.5 | 120 |
2385 | Xian 1980 3 Degree GK CM 120E | 118.5 | 121.5 | 120 |
32650 | WGS 1984 UTM Zone 50N | 114 | 120 | 117 |
参考链接:http://epsg.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