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实验要求
- 掌握电路原理图绘制。安装Altium Designer 18,学习使用Altium Designer绘制一个stm32最小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并在此基础上完成STM32+SD卡的系统原理图设计。(该系统的PCB图的绘制不做要求)
- 掌握SD卡协议原理,用STM32F103完成对SD卡的数据读取(fat文件模式)。
二、实验过程及结果
(一)电路原理图绘制
1. 安装Altium Designer 18
1)软件下载
百度网盘:ADB安装文件.zip
提取码:luha
2)软件安装
打开AltiumDesigner18Setup.exe
文件,开始安装
打开Crack
文件夹,复制shfolder.dll
文件到Altium Designer
的安装目录下
打开Altium Designer
软件,选择license
,选择文件并打开
点击设置
,勾选Use localized resources
,点击OK
,重启Altium Designer
,汉化成功
2. 绘制stm32最小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1)新建工程
点击File
->New
->Project
->PCD Project
,新建工程
右击PCD_Project1.PrjPCB
,选择Add New to Project
->Schematic
,新建原理图
2)添加元件库
百度网盘:元件库.zip
提取码:luha
按步骤添加元件库文件:
3)绘制原理图
① 绘制步骤
在元件库中找到stm32f103c8t6
芯片,双击打开,将元件放在中间
点击放置线
延长管脚,左键在起始和终点各点击一下连接,右键释放掉
(可使用 ctrl + c 复制,ctrl + v 粘贴,按空格可每90°旋转器件)
点击Net Label
放置网络编号,按tab
键进入设置窗口,编辑编号名称,回车退出编辑框,再左键放下
选择Text String
备注文字,按tab
键编辑属性,按回车键确定
② 绘制结果
- STM32C8T6 芯片
R:在Miscellaneous Devices LC.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0805 10K
- 电源指示灯及单片机应用灯
R:在Miscellaneous Devices LC.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0805 1K
D:在Miscellaneous Devices LC.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0603
- STM32 去耦电路
C:在Miscellaneous Devices LC.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0805 100nF
- 晶振电路
Y:在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XTAL
C:在Miscellaneous Devices LC.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0805 22pF
晶振电路为主控芯片提供系统时钟,所有的外设工作和CPU 工作都要基于该时钟,类似于整个系统的“心跳节拍”。 - 复位电路
S:在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SW-PB
C:在Miscellaneous Devices LC.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0805 1uF
低电平复位(引脚 NRST),硬件按键复位属于系统复位之一。其中,电容 C5 的目的是按键消抖,防止在按键刚刚接触/松开时的电平抖动引发误动作(按键闭合/松开的接触过程大约有 10ms 的抖动,对于主控芯片 I/O 控制而言是很长的时间,足以执行多次复位动作。由于电容电压不会突变,所以采用电容滤波,防止抖动复位误动作)。 - 降压电路
AMS1117:在stm32f103c8t6 最小系统.SchLib
元件库中
由 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将 5V 转换为 3.3V,为主控芯片供电。 - 下载方式选择及程序烧录接口
P:在Miscellaneous Connectors.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MHDR
程序开发的过程需下载 bin/hex 文件和在线仿真调试,可采用 SWD/JTAG 方式。SWD 比 JTAG 在高速模式下更可靠,且只需 4 引脚,因此实际开发一般采用 SWD 方式。其中,时钟线 CLK 用于 JLink 和芯片的时钟同步,一般频率设置为 4MHz,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频率。 - 电源输入及输出
J:在base.SchLib
元件库中搜索USB micro
- 外接IO
P:在Miscellaneous Connectors.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MHDR1X16
3. STM32+SD卡的系统原理图设计
1)绘制步骤
点击右上角的Libraries
,选择下载的元件库并寻找器件
AMS1117:在stm32f103c8t6 最小系统.SchLib
元件库中
P:在Miscellaneous Connectors.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MHDR
C:在Miscellaneous Devices LC.IntLib
元件库中搜索0805 100uF
2)绘制结果
STM32+SD卡原理图
(二)SD卡数据读取
1. SD卡介绍
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是一种为满足安全性、容量、性能和使用环境等各方面的需求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存储器件,SD卡允许在两种模式下工作,即SD模式和SPI模式。其中,SD模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SPI模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进行数据通信。SD模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比SPI模式时快,采用单片机对SD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采用SPI模式。采用不同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SD卡工作于SD或SPI模式。
1)SD卡物理结构
一张SD卡包括有存储单元、存储单元接口、电源检测、卡及接口控制器和接口驱动器5 个部分。存储单元是存储数据部件,存储单元通过存储单元接口与卡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传输;电源检测单元保证SD卡工作在合适的电压下,如出现掉电或上状态时,它会使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接口复位;卡及接口控制单元控制SD卡的运行状态,它包括8 个寄存器;接口驱动器控制 SD 卡引脚的输入输出。
SD 卡总共有 8 个寄存器,用于设定或表示 SD 卡信息,其只能通过对应的命令访问。SDIO 定义了 64 个命令,每个命令都有特殊意义,可实现某一特定功能。SD 卡接收到命令后,根据命令要求对 SD 卡内部寄存器进行修改,程序控制中只需发送组合命令就可实现 SD 卡的控制以及读写操作。
2)SD卡引脚
S:电源供给 I:输入 O: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出 PP: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入输出
3)SDIO 总线
① 总线拓扑
SD 卡一般支持 SDIO 和 SPI 两种接口,STM32F42x系列控制器的SDIO是不支持 SPI 通信模式的,如需 SPI 通信只能使用 SPI 外设。
SD 卡使用 9-pin 接口通信,其中 3 根电源线、1 根时钟线、1 根命令线和 4 根数据线。
CLK:时钟线,由 SDIO 主机产生,即由 STM32 控制器输出
CMD:命令控制线,SDIO主机通过该线发送命令控制SD卡,若命令要求SD卡提供应答(响应),SD卡也通过该线传输应答信息
D0-3:数据线,传输读写数据,SD卡可将 D0 拉低表示忙状态
VDD、VSS1、VSS2:电源和地信号
无论SDIO是从主机控制器向 SD 卡传输,还是从 SD 卡向主机控制器传输,都只以 CLK 时钟线的上升沿为有效。SD 卡操作过程使用两种不同频率的时钟同步数据:识别卡阶段时钟频率 FOD(最高为 400kHz)和数据传输模式下时钟频率 FPP(默认最高为 25MHz,若通过相关寄存器配置使 SDIO 工作在高速模式,此时最高频率为 50MHz)。
② 总线协议
SD 总线通信是基于命令和数据传输的。通讯由一个起始位(“0”),由一个停止位(“1”)终止。SD 通信一般是主机发送一个命令(Command),从设备在接收到命令后作出响应(Response),如需会有数据(Data)传输参与。
SD 总线的基本交互是命令与响应交互。
主机向 SD 卡写入数据块操作:
SD 数据是以块(Black)形式传输的,SDHC 卡数据块长度一般为 512 字节,数据可从主机到卡,也可从卡到主机。数据块需要 CRC 位来保证数据传输成功,CRC 位由 SD卡系统硬件生成。STM32 控制器可以控制使用单线或 4 线传输。
③ 命令
SD 命令由主机发出,以广播命令和寻址命令为例,广播命令是针对与 SD 主机总线连接的所有从设备发送的,寻址命令是指定某个地址设备进行命令传输。
SD 命令格式固定为 48bit,都是通过 CMD 线连续传输的(数据线不参与)。
④ 响应
响应由 SD 卡向主机发出,部分命令要求 SD 卡作出响应,其多用于反馈 SD 卡的状态。SDIO 总共有 7 个响应类型(R1~R7),其中 SD 卡没有 R4、R5 类型响应。特定的命令对应有特定的响应类型,比如当主机发送 CMD3 命令时,可得到响应 R6。SD 卡的响应通过 CMD 线连续传输,根据响应内容大小可分为短响应和长响应。短响应是 48bit 长度,只有 R2 类型是长响应,其长度为 136bit。
4)STM32 的 SDIO 功能框图
STM32 控制器有一个 SDIO,由两部分组成:SDIO 适配器和 AHB 接口。SDIO 适配器提供 SDIO 主机功能,可提供 SD 时钟、发送命令和进行数据传输;AHB 接口用于控制器访问 SDIO 适配器寄存器,可产生中断和 DMA 请求信号。
2. SD卡读取
1)工程下载
百度云盘:STM32cube配置FATFS模式SPI读写SD卡.zip
提取码:e63q
2)代码修改
main.c程序
char SD_FileName[] = "hello.txt";
uint8_t WriteBuffer[] = "姝华 6319****0710\r\n";
while (1)
{
WritetoSD(WriteBuffer,sizeof(WriteBuffer));
HAL_Delay(500);
//WriteBuffer[0] = WriteBuffer[0] +10;
//WriteBuffer[1] = WriteBuffer[1] +10;
write_cnt ++;
while(write_cnt > 5)
{
printf(" while \r\n");
HAL_Delay(500);
}
/* USER CODE END WHILE */
/* USER CODE BEGIN 3 */
}
3)硬件操作
SD卡 | STM32F103C8T6 |
---|---|
CS | PA4 |
SCK | PA5 |
MISO | PA6 |
MOSI | PA7 |
硬件连接图
打开mcuisp软件,开始烧录.hex
文件
3)实际效果
打开串口调试助手
串口收到数据,其中包括总内存、可使用内存及已使用内存、SD卡初始化成功、挂载成功、文件写入成功等显示。
程序一共写入六次文件,写入完成后将每过0.5秒输出一个while。
使用读卡器打开SD卡
打开HELLO.txt文件
三、实验总结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Altium Designer绘制stm32最小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STM32+SD卡的系统原理图设计,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STM32F103完成对SD卡的数据读取。使用Altium Designer绘制原理图并不困难,只是需要格外细心,避免器件选取错误。而使用STM32F103完成对SD卡的数据读取其实也比较容易,主要是硬件操作难以出来结果,也需要耐心操作。总而言之,此次实验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加深了我对电路原理图绘制和SD卡协议原理的认识。
四、参考资料
1、零死角玩转STM32—F103指南者.pdf
2、STM32用cube配置FATFS模式下SPI读写SD卡
3、基于 Altium Designer18 绘制 STM32+SD 卡的电路原理图
4、安装 Altium Designer18 并用其绘制 stm32 最小系统的电路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