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对机器学习浅显的思考
最近一直在思考关于学习和深度学习问题,自己在这个方面是个外行,也欢迎各位业内人士对今天所提到的浅显的思考给予批评指正。
百度百科上关于学习有明确的定义: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过程。
新华字典里对学和习的解释:
学:掌握本领,获得知识,模仿;
习:反复练习使其熟练,经验;
个人总结:学习是一个通过听、说、读、写、思考和反复实践使其熟练的过程,包括模仿。
最近看到的一些关于学习的过程分为:感知和认知;那么初期学习和深度学习是否也对应着感知阶段和认知阶段?
如果是按照这样的逻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是否也是从感知走向认知的一个过程,那么对这个过程形象化、具体化的过程应该就是从感觉走向知觉或错觉的过程吧。
目前正在研究的神经网络是深度学习理论研究的一个落地实现方式。
那么通过上面的信息能否得到如下认知,即深度学习逻辑过程就是如何理解认知的过程,发掘知觉或错觉的本质并落地的过程。
如果沿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如果感觉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对外事物的感知过程,落地下来变成对大量图片、声音、传感数据等的收集和整合的过程,形成初期的学习过程;那么知觉就应该是对一个事物的更理性和深入的思考过程,应该是关联性、逻辑性、选择性、推理性、预测性、修正性。这样可以试着划分两个阶段,关联选择和逻辑推理。
把一些事物联系起来,是否就应该是深度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而逻辑推理和预测是否就是深度学习的第二个阶段。
由此得到的经验教训或者称为修正手段就应该是深度学习的第三阶段。
就比如苹果------红苹果-----被人吃了一口的红苹果-----------被人吃过后快放坏的红苹果。(原因:因为被人要过后的形状和看到了发霉状态,认识发霉)------这个被人吃过后快放坏的红苹果,至少在炎热潮湿的环境放了三天以上了。---------得到经验:保存苹果应该放在冰箱里。
如果按照上面的比喻,我们还可以得出知觉也需要借助于感觉,那么深度学习也需要借助于初级的学习,而且这个是个反复的过程。
深度学习实际上是在研究人类思考的过程,不过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会随着时间、阅历、身体情况等不同而发生改变。那么也意味着深度学习的结果应该不是唯一的。或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深度学习模型。或者说这个过程其实也有着随机性。
如果是这样的话,深度学习如何落地呢?研究神经和大脑,那么这将是介于科技和生物之间的复杂研究过程。
如何简化呢?可以通过语言和行为,因为语言和行为是思维的输出结果。
或者说模仿语言和行为,研究语言和行为的进化和改变,会是落地的一个方式。
以上是一些自己天马行空的胡乱想法,欢迎讨论、批评和指正。
天马星空的学习之旅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10-31 17:28:42 发布
本文探讨了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将其比喻为感知和认知的过程。深度学习被理解为从感知(数据收集)到认知(逻辑推理)的演进,通过神经网络实现。作者提出深度学习的三个阶段:关联选择、逻辑推理和经验修正,并以苹果为例阐述这一过程。最后,文章讨论了深度学习的多样性和落地挑战,提出了通过研究语言和行为作为简化途径的可能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