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
历时8天看完了整本书,我发现并不是只有艺术家会那样子吧,生活中处处都是那样的人。
我其实挺不理解,为什么很多的书名和其故事情节非常不一样。可能也是这样不一样,才能让我有想一探究竟的想法。
通过了书中的描述,只知道斯特里克兰是一个很厉害被称为“天才”的画家。而这书也是通过作者作为朋友的角度去对他一生的描写。就称主人公为“自我人”吧,因为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是一个前半生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股票经纪人,后半生是追求理想的人,知道自己知道需要什么的人。而我们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如他一般,醒悟。只是缺少一定的勇气。
“自我人”是一个在当时比较富有的人,按照着父母所期待的样子活了几十年。有自己的事业,美满的家庭,儿女双全,是所有人所羡慕的对象。所以当他的妻子在得到“自我人”留下的书信时才会怀疑自我,才会接受不了。所以开始怀疑他是不是已经出轨了,已经有其他的女人。在“自我人”离开去了巴黎后,未给他们这个家留下一点钱。后面在请求作为共同好友的作者去帮忙查看事情是否属实时,也是为了让“自我人”回归家庭。
但是在作者去找到“自我人”时,他并没有如他们所想象的样子。他的离开并没有和任何女人在一起,而他只在画画。其实在和他家人在一起,他已经在进行计划–已经在学习画画。在作者问他关于家庭时,他的家庭、太太、孩子应该如何去生活。他的回答很犀利,也很不符合一般人对这件事情的设定。他说“我已经给他们富足的生活十几年了,她(他的太太)应该自己去尝试生活了。他们的生活和我有什么关系”。他已经完全将自己抽离出来了。我很羡慕这样的人,因为我自己做不到。
最后作者无功而返,将其自己看到所有情况和他的太太反馈。而他的太太原本是可以接受,如果丈夫有第三者那么只要回来,她愿意原谅。但是却是,只是为了画画。她没有再关心这个无情的“自我人”,努力的将家庭撑起来。原本她是以她可以依靠男人为荣的。
后来,作者偶尔遇到“自我人”,每次他们的对话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概念。才知道原来是真的有这样的思想的,并且这样的人活得更自在。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自我人”的第二个女人。因为这个女人是其好朋友的妻子,是一个可怜人的爱人。我们就称他为“可怜人”吧,喜欢画画但是没有天赋,是一个身材矮胖的荷兰人。原本他和他的妻子幸福安稳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因为“自我人”生病了,而“可怜人”十分欣赏“自我人”的才华,而且“可怜人”是有名的老好人。所以想将其带回家去修养,并且让他的妻子去照顾。她的妻子十分讨厌“自我人”,在她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所以极力反对。而她的丈夫却还是在极力的劝说,后面“可怜人”的妻子同意了,但是却说了这么一句话“很害怕他的到来,总是会感觉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会影响到他们现在的生活。”最后也验证了这句话,在“可怜人”妻子的照顾下,“自我人”身体一天天恢复,并且还将自己家的画室给了“自我人’去画画,而其自己没地方可去。最终有一天,看见他的妻子和“自我人”在一起了。他气急了,给“自我人”赶出来,但是他的妻子说“那么我就和他走”。他爱他的妻子,在想到“自我人”所住的地方,不舍得妻子去过苦日子,所以说他自己走,“自我人”和妻子留下。我就觉得他很傻,傻透了。但是更傻的还在后面,他还日日的去和出轨了的妻子请求她和自己在一起。他的妻子只会无视他,并更加的厌恶他。终于在平常的一天,“可怜人”收到了消息。他的妻子喝了草酸,“自我人”未曾有过任何关系。“可怜人”想去见妻子一面,他的妻子都不愿意见他。最终,他的妻子还是离世了。他对生活对爱人的态度,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的缩影。卑微又可怜,被生活所鞭打着。十分推荐去看这本书,并且这个情节我描述的很浅,得自己去体会。这个可怜人最终选择了回到自己的故乡去–荷兰,但是不能理解的是,他居然会去邀请让他妻子出轨离世,破坏他家庭的“自我人”一起回去。他不应该恨他吗?
最后的女人,“自我人”娶了一个十七岁的原始人。为了爱情吗,不。他没有爱情,他也不需要爱情。女人对他来说,只是有需求的工具,或是为了钱。因为第三个女人就是给他钱花。能够让他去购买颜料。作者也曾经问过他,但他的回答是“爱情是他最不需要的东西,他也讨厌他的欲望,但这是本能。”“他喜欢模特就在他眼前”可怜人的妻子,原始女人都是他的工具而已。最终“自我人”死于麻风病,在他死后,他的画才出了名。在他死前,要求他的现任妻子将他在房子上画的画都烧了。书中就提到过便士两次左右,所以我真的觉得很多书名字和内容其实都不大相符,可能也是我自己的认知还是比较低,所以无法理解吧。
月亮与六便士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4-24 23:18:39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