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log语法学习_2.时序控制(延时控制 & 时间控制)

1. 时序控制分类

Verilog 提供了 2 大类时序控制方法:时延控制事件控制
其中:事件控制主要分为边沿触发事件控制与电平敏感事件控制。

2. 时延控制

时延分类:根据在表达式中的位置差异,时延控制又可以分为常规时延内嵌时延

2.1 常规时延

常规延时:遇到常规时延时,语句需要等待一定时间,然后将计算结果赋值给目标信号。
写法:

  1. #10 procedural_statement 表示,10个单位时间后,再执行后面的语句;
  2. #10 ; 单独写一句,表示延时10个时间单位;

2.2 内嵌时延

内嵌延时:遇到内嵌延时时,该语句先将计算结果保存,然后等待一定的时间后赋值给目标信号。
写法:
value_embed = #10 value_test ; 内嵌时延控制加在赋值号之后;

2.3 两者区别:

常规时延是先延时后赋值,所以延时结束时‘等号右面是什么值,就赋予什么值(赋予当前值);
内嵌时延是先记录需要赋予的值,等待延时,延时结束后,赋予之前记录的值(赋予延时前的值);

3. 事件控制

3.1 一般事件

一般事件控制用符号 @ 表示。语句执行的条件是信号的值发生特定的变化。

关键字含义举例
posedge上升沿always @(posedge clk) q <= d ;
//在信号clk上升沿时刻,执行q<=d,正边沿D触发器模型
negedge下降沿always @(negedge clk) q <= d ;
//在信号clk下降沿时刻,执行q<=d,负边沿D触发器模型
边沿变化都触发always @(clk) q <= d ;
//信号clk只要发生变化,就执行q<=d,双边沿D触发器模型

3.2 命名事件

命名事件用关键字 event 来声明,触发信号用 -> 表示。步骤为:先定义事件,然后调用事件,举例如下:

event     start_receiving ;
always @( posedge clk_samp) begin
        -> start_receiving ;       //采样时钟上升沿作为时间触发时刻
end
 
always @(start_receiving) begin
    data_buf = {data_if[0], data_if[1]} ; //触发时刻,对多维数据整合
end

3.3 敏感列表

当有多个触发信号中,任意一个变化都触发事件时,可以使用 or 或者 , 来解决;
这些事件或者信号组成的列表成为“敏感列表”, 举例如下:

//带有低有效复位端的D触发器模型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n)    begin      //方法一
always @(posedge clk , negedge rstn)    begin    //方法二

当敏感列表有太多变量,导致不便输入时,可以使用更简洁的写法: @*@(*),表示所有的信号都是敏感的;举例如下:

always @(*) begin

3.4 电平敏感事件

使用电平作为敏感信号来控制时序,即后面语句的执行需要等待某个条件为真。Verilog 中使用关键字 wait 来表示这种电平敏感情况。这个方法不常用;

initial begin
    wait (start_enable) ;      //等待 start 信号
    forever begin
        //start信号使能后,在clk_samp上升沿,对数据进行整合
        @(posedge clk_samp)  ;
        data_buf = {data_if[0], data_if[1]} ;      
    end
end
  • 3
    点赞
  • 2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时序”最容易联想到就是“时序图”,亦即模块的输出。换句话说“时序”是模块执 行过程的显性记录。一般在仿真上,模块的时序图都是在理想状态下(没有任何物理上 的问题)产生的。时序图里边包含了模块最清洁的执行记录。这些信息对于“细化”模 块来说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影响着这些时序就是Verilog HDL 语言本身。 很多时候,虽然低级建模(建模技巧)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许多模块设计上的要求, 但是低级建模始终是属于“建模”的层次,亦即“塑造”模块一个大概的形状,而且是 粗糙的东西而已。这粗糙的东西,效果能不能发完全发挥? 我们需要经过“细化”它才 知道结果。 要完成“细化”的过程一点也不可以马虎。早期的建模必须留下可以“细化”的种子。 此外我们还要往模块更深入去了解它,去分析它,如果有模块有问题就调试它。这全部 的工作要求,更进一步挑战我们对Verilog HDL 语言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有关这一点, 再也不是:了解Verilog HDL 语言相关的语法如何使用?如何使用Verilog HDL 语言建 立一个模块?等这些Verilog HDL 语言“外观的单纯工作”,而是“深入分析”模块执 行时的“内部细节”。关于模块一切的一切过程,我们只能在“时序图”上了解而已。 这就是这本笔记命名的初衷。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这么神奇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