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空间多组学培训班观后感

最近有小伙伴希望能够快速上手学习空间多组学相关的研究方案与生信分析技能,于是花¥参与了一个培训班。我邀请其写了一篇观后感:

培训体验-缺点:

1.对于真正零基础的学员来说不友好,前面还在教R语言基础,什么是向量,矩阵,列表,后面直接就给代码进行分析了。跨度比较大,接受起来困难。这会导致一个问题:无脑套代码用于自己数据时,就会各种error,路径的改变,数据格式的改变等等都会error,且初学者不会处理这种error。

2.培训时间太短,内容很难做的精细,很多内容的介绍限于时间也只能浅浅提一提。这也导致与学员的互动性较差,很多同学会半路"跟丢"。

3.虽然教程设计的很标准化,但实际的数据分析与标准教程之间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由教程转向实战还需要摸索很多。

4.对公司的产品宣传篇幅较大,可能占到了1/5-1/4的时间。

5.这种基于自家公司的技术进展介绍会让人疑惑这是否市面上真正的该技术的最新进展。

培训体验-优点:

1.两天的培训时间虽然短,但是它涵盖的内容广度较大,也确实做到了从最技术理论到数据分析结果的实现,可以让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关于样本的制备方面讲解的很通俗易懂,很全,对于后期需要拿样品找他们公司进行单细胞或者空间转录组测序的实验人员来说应该还是比较全面的。(毕竟付费找人测序、分析很容易)

自己的收获:

1.对该技术有一个快速认识,让我大致知道单细胞或者空间转录组的数据和生信分析的全流程。虽然由于时间关系导致内容压缩的比较严重,但是至少可以学习到关于这块的数据分析的一个基本框架。

2.给了生信代码,虽然没有逐条进行解读,但是可以课后进行逐一摸索,要比自己大海捞针的效率快一些。

3.生信技能上包括Seurat包、Loupe和Space ranger软件。

4.学到个小tip,写代码的时候多用tab键,少手动拼写,真的非常省时间且大大减少出错率。

5.之前一直以为代码都是自己一点一点写的,从这两天学习让我知道原来很多时候大家都是直接去找代码,也教了如何找代码的方法。

针对本次培训个人体验觉得可以提高的是:

1.基础到实战衔接过渡的可以再平稳一点,让初学者真的能从零上手。

2.技术进展这块能不能基于第三方的视角放眼全球多家企业或者实验室进行一个汇总。

总结:

总的来说,个人感觉可能自行打磨好r以及python 的基础再去报这种针对特定生信项目的培训班会比较事半功倍。如果完全自学不了了,建议还是先参加仅针对r或者python 等程序语言的基础培训后再参加这种。培训的意义就是快速学习,比自学的效率高一些,而且会减少弯路。但是就学习本身来说,各种碰壁,各种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会让学习更扎实,因此短暂培训后还是要结合培训内容再深度学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