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点分层的配网潮流前推回代方法matlab程序(IEEE33节点潮流计算)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辐射状配电网的节点分层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通过建立节点分层矩阵LayerM和上层节点矩阵NU,实现了快速有效的潮流计算。以8节点辐射状网络为例详细阐述了分层过程,并以IEEE33节点系统为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MATLAB程序展示了具体的计算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基于节点分层的配网潮流前推回代方法matlab程序(IEEE33节点潮流计算)

摘要:结合配电网特有的辐射状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分层的配网潮流前推回代方法。该方法利用配网支路及其节点参数所形成的节点-节点关联矩阵推导出节点分层矩阵及其对应的上层节点矩阵,再根据所形成的分层矩阵及其对应的上层节点矩阵利用前推支路电流和回代电压进行计算。通过对算例的编程计算,结果表明所提的算法有效、快速及实用。
关键词:配电网;潮流;前推回代算法

1 配电网节点分层拓扑分析

1.1 配电网原始数据描述

结合配电网呈辐射状的特点,用节点分层方法来描述,配电网的原始数据采用下面的格式:
支路参数矩阵BranchM:
{支路所连节点1 支路所连节点2 支路阻抗参数}
节点参数矩阵NodeM:
{节点号有功负荷无功负荷}
根据以上的参数矩阵容易求得配网此种结构运行时的节点-节点关联矩阵 NodeN ,再利用下述方法求得两个关键矩阵:节点分层矩阵 LayerM 及其对应的上层节点矩阵 NU 。其中 LayerM 矩阵大小根据具体分层来定, NU 为1× N , N 为节点数,其中每列的元素是以此列数为节点号对应的上层节点号。

以图1所示8节点辐射状网络为例,图中1、2、3、 4、5、6、7、8为母线节点编号,①②③④⑤⑥⑦为支路(分段开关)编号,⑧⑨为支路(联络开关)编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形成节点分层矩阵 LayerM 及其对应的上层节点矩阵 NU
正常运行时联络开关是打开的,分段开关是闭合的,则此时图1所示网络的节点-节点关联矩阵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个对称阵,这里取 NodeN 的上三角矩阵NodeN′ 进行节点分层拓扑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一:电源结点号为3,则记节点分层矩阵的第1列第1行为“3”࿰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电磁MATLAB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