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汤普森与生俱来就是一个体魄强健的家伙!
成年后的汤普森一直保持着95 公斤的体重、188 厘米的身高!
汤普森3岁父母离异,跟着常春藤的祖父母长大,还有一位祖父帮助过的印第安人的“羽翼”保护!
6岁开始习武,学过摔跤,柔道、跆拳道、空手道都达到了黑带水平!
他结巴、急性子、脾气暴躁、永远跟别人合不来!
他喜欢运动,非常讨厌上学、永远都在挑战权威!
他内心一直有两种观点在交战,第一个声音说:永远别让任何人有机会欺负我。第二个声音说:要小心第一个想法,别太极端。
他好斗、好胜,迫切地想赢得所有的争论、打赢每一场架、在任何游戏中获胜!
他作为全美明星游泳运动员,高中最后一年仍然是学渣!
他的女班主任对他说:“你是个炙手可热的游泳健将,但是在真实的生活中,你将会常坐冷板凳。你的这种成就,没有大学会愿意要你。你最终将一事无成!”然后没了下文!
汤普森被女班主任话激醒了,他是个不值得期待的人,怎么会呢?
从此之后,他一夜之间成了每门功课都优秀的学生,同时被好几所大学录取,而他竟然选择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大一时,他没法说出为什么、什么或者怎样来开头的句子,他需要不停地组织句子,直到他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比如“跟我说说这个吧,看起来好像是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个方式就没办法成功。”这个弱点竟然帮助汤普森更加流利地运用语言。
他必须把“什么”类的表述放在中间,就能说完成句子。所以,汤普森必须一开头就表达清楚大部分问题,这是一个提问的好方法。
这就是汤普森的成长经历,他的人生将会怎样?
他成了一名老师、一名教授、一名警察、一名柔软对话大师,最终成了一名深受欢迎的演说家,影响了100万+人学习柔软对话,其中有6500+名的洛杉矶警察。
张小龙在微信上线2天后的凌晨2点,在早已过气的饭否上敲下来一行字:“这么多年了,我还在做通讯工具,这让我相信一个宿命,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汤普森就是一个孤独的、不善沟通的孩子,他成为了柔性对话大师!一个靠拳头捍卫自己的勇士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和突破?什么是柔软对话?他是如何成为一个柔软对话大师的?
或许每个人都能从汤普森这里学到人生最重要的一课,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需要成为温和而坚定地对话,调试自己与任何人的关系。
01为什么硬汉汤普森转向了柔软?
战胜别人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战胜自己。By汤普森
汤普森3岁之前,他父母之间关系恶化并离婚了。他描述自己是从孤独中长大的,一个从峡谷沟壑山里转悠的孩子,他唯一开心的就是跟着印第安人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
汤普森在智力上和体力上都天分过人且受过充分训练,长期运动,体魄强健,喜欢搏斗的获胜,喜欢冲着人大吼大叫的痛快,他几下子就可以把对方摔在地板上,让不讲理的人立刻闭嘴听话。
但他喜欢阅读、学习、思考、辩论和讨论,决心成为一名老师!大学毕业后,22岁汤普森在一所高中教阅读和协作,他带过问题学生的高三辅导班,要面对一群喜欢打架、挑衅的孩子,他们曾把女老师脚踝拴住,把身体放在二楼的窗户外面悬挂着摇晃,汤普森怎么办?
显然这群学生明显没打算进大学,汤普森认为他们会喜欢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动作小说,所以他给了学生们一本关于男人和战争的书《上帝是我的副驾驶》,但一个叫作皮特的大个头黑人学生站了起来,用一种仪式般隆重的姿态慢慢地将书撕成了两半:“我才不会读这个破玩意儿”,他说,然后将书撒得满地都是。剩下的每一个学生,马上跟着做了同样的事。
汤普森楞了, 他非常想将这 30个学生狠狠地教训一顿,但这个办法肯定行不通。如果他把学生们全都送到校长室,他就永远成了学生眼中懦弱无用、只会告状的可怜虫。整个教室的学生都轻蔑地看着汤普森,好像在说:"有种你就做出点儿什么来!"
汤普森忽然想到了动机,但完全没有想清楚该从哪里开始,他也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他束手无策,在绝望中他甚至把皮特叫成了杰克。
“你是什么来头,杰克?”汤普森说。
皮特对他怒目而视,眯起了眼睛:“什么?”
“你是靠什么养活你自己,凭什么撕别人的书?
“我是机械师。”他说。
“哦,是吗?”汤普森说,“汽车机械师吗?"
皮特点头:“我是这儿最好的机械师。"
“你没开玩笑?要是我告诉你,你说的话我一个字都不信呢?"
“你为什么不相信我说的?我就是一个机械师!"
“可是你说你是这儿最好的机械师。”
“不信你随便问谁,他们都能证明。”
“要不你自己来证明一下?”
“怎么个证明法?”
“这样吧,既然你任何书都不想读,明天你来讲!”
“讲什么?"
“你来做老师,”汤普森说,“你带个汽车化油器来,向大家展示这玩意儿是怎么工作的。如果真像你说的,你是这儿最好的机械师,你就应该能够教会我们你的工作。”
“你没开玩笑?”
汤普森瞪着皮特,直到觉得自己的气焰压过了他,然后摇摇头。“没问题。”他说。
第二天,皮特果然拿着个汽车化油器出现了,那东西被包在报纸里,还在滴着油。后来汤普森才知道,这个汽车化油器是从其他老师汽车引擎里偷来的。
皮特大步走上讲台,指挥汤普森坐下,然后“扑通”一声将油化器磕在桌子上。所有人都给我闭嘴!”他叫道。
在皮特开始他的课程之前,汤普森一点都不懂汽车,也从来没想去弄明白。突然地,在这个自己专业的领域,皮特变得能言善道。他充满热情地讲解油化器的工作原理。他不仅仅自己很熟悉这玩意儿,他还能将它的原理向别人解释清楚。
等他结束后,汤普森由衷地告诉他,你做得非常棒。然后我问他,是否对赛车也有所涉猎。“我不懂那个,那个跟这个不同。”
“那么去搞明白,下个月你得再来做一次演讲。”
“我上哪儿弄辆赛车去?”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也许你可以去图书馆试试。”
皮特开始骂骂咧咧了:“我从来没去过什么图书馆,我以后也不会去那鬼地方。”
“我不管你从哪里去搞到你需要的信息。反正你得弄明白了,然后回来教我们!”
还有一个孩子说自己玩台球玩得特别好,汤普森也让他用同样的办法向大家展示。汤普森甚至弄来了一个小台球桌。这个数学从来没及过格的孩子给汤普森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他从角度、阻力、摩擦力等方面做了清晰的阐释,我之前闻所未闻。
于是,汤普森向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他去钻研几个世界顶尖台球高手的套路,第二次展示的时候教给大家。还有个女孩跟大家分享了她在一个当地烘焙坊学到的东西。一个山里长大的男孩展示了怎样去设一个陷阱。
每个星期五,汤普森会讲讲道德、伦理,并且适时地展露一下自己在武艺方面的造诣,这样能让这些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谁是真正的老大。最初的30 堂课,汤普森几乎什么也没做,只是坐在那儿听这些孩子展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
当大个子皮特要进行自己第二次展示的时候,他拿着一叠便条纸出现了。汤普森从来没提过什么便条纸的要求,"你拿着那些东西干什么?"
“图书馆那位女士说这些对我的展示有帮助,”他说,“他们那儿居然有整整一块区域是关于汽车的!喂,我说你到底还让不让我教课了?”
最终,所有的学生都做了两次老师。与此同时,汤普森根据他们各自的兴趣订购了各种图书。很快,他们就开始自发地阅读和写作了,而汤普森从没有明确地这样要求过他们。
皮特开始到哪儿都随身带着本字典,只要发现自己不会的词,就缠着我让我教他。他最终进了俄亥俄州的中央州立大学。
很多人在教别人东西的时候,都对教学的理念没有任何了解。教育的目的是扩展心智,而人的心智只有在被鼓励、有自发动力的时候才能扩展。要激励人们学习有很多种方式,但是最根本的原则只有一条:提高期望值。
汤普森当时在几乎不自知的情况下,成功地将那些孩子的期望值提高了。他们以前觉得自己是失败者,从未被鼓励,自己也从不在意。但是当他们被给予了机会,去展示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时,他们获得了自信,甚至有了动力去拓展自己的知识,去学更多的东西。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被提高了。
但汤普森的个性依然会不时发脾气,每次冲突即便是赢了,他依然遭受无数痛苦时刻。他的第一次婚姻失败了,他反思说,从没有人告诉过我,不要在愤怒的时候说气话,不要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
如果那时候是说:“我爱你,哪里出了问题?”而不是说:"如果你不喜欢这样,那真是太糟糕了。你想离婚是吗?没问题!" 后一种方式几乎是当时很痛快琳琳,但事后麻烦不断,而且无法弥补。
男人并不容易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实想法,但一旦被激怒,他们将失望、挫败的情绪都转化成愤怒,因为这更加简单,并且还会用大吼大叫的方式回敬对方,会觉得自己更有男子气概。
在工作场合汤普森可能会耐住性子,回家以后就只想放松了,不会想着使用任何一种技巧,于是他的妻子常说:“你对那些街头小混混那么好,你对我还没有对他们好。你总是朝我大吼大叫,好像在使唤一只狗一样。”她说的没错。最终,他失去了这段婚姻。
汤普森后来再婚了,在那段关系中,汤普森开始发展柔软对话这个项目,但是他还没有学会怎样像忍者一样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时候使用它,于是他的妻子经常会对我说:“别对我使用你柔软对话那个破玩意儿。”
任何改变都会面临跌跌拌拌,但如果动机是好的,在尝试正确方式的过程中跌倒,那么这就是值得的。在当今社会,你是不可能强迫别人去完成你的意愿的。你必须采取策略聪明地使用你的语言,去引导人们,获得他们的主动合作。
汤普森深刻地体验并认识到这一点,战胜别人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战胜自己,才能够调整人际关系中随时随地出现的问题。
02什么是柔软对话?
如果不能用柔软的话去说服对方,也就无法用严肃的话去征服任何人。By汤普森
柔软对话,就是你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平静、温和的态度沟通。柔软对话传递一个基本理念:我们需要学会去包容另一个人。包容,是需要学习的,而且要有一整套方法去练习,练习换位思考,练习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汤普森是个武术高手,对他而言,柔软对话事实上就是将精神和语言和谐统一的武术,是随时随地都能保持内心平静的能力,也是能读懂你的听者,并且在对的时间找到对的语言说给对的人听。
柔软对话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五大宇宙法则:
1.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被尊重对待。无论来自什么文化背景,人们都希望被尊重对待。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们感觉到被侮辱,就会奋起反抗,有时候甚至想要报复。
2.所有人都希望被好声好气的询问,而不是颐指气使的命令。询问是尊重的表示;命令正相反,是不尊重人的表示。
3.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在被询问或被命令的过程中能够得知事件,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将原委告知人们也是一种尊重的表示。汤普森曾经在美国街头做过一个调查统计,得知整件事情的原委能让百分之七十的人平静下来,而这些人都是公认最难搞定的。不告诉人们“为什么”无疑也是不尊重的一种表示,并且这种行为将降低一个组织的公信力和说服
4.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主动权去做出选择,而不是因为被威胁或被迫作出决定。给人们提供出选项是表示尊重,并且往往会给人留有余地,保留面子。而威胁不仅仅是不尊重。它往往还会逼得那些“有种”的人们愤而反抗,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5.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在做错事的时候能够获得改正的机会。如果第一次做错了,所有人都希望能得到第二次机会来纠正自己之前的错误。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我们常常会犯错,事后又追悔莫及,希望可以改正。
具体应用这个5个原则主要有3个核心技巧:
1.控制自己,一旦你能控制你的内心,你便能控制你的行动。
如果让你自己消失掉了,就证明你很好地完成了这份工作。在你说话的时候,你就是一个代言人,一个企业的代表,你跟自我的意识无关。要记住的是,你表现得自我意识越强,越自负,你对人们施加的影响力就越小。
言必成我者只会制造冲突。那些沟通专家永远将自我放在后面,而将进行此次交流的目的和目标放在首位。当一个人表现得个性太强的时候,他通常都不讨人喜欢。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的对手让你心烦意乱,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你就被他控制了。
高效对话的黄金定律之一,就是永远不要把自己心里真正想的脱口而出。因为内心的声音几乎永远都是负面的。你要不计代价地控制住自己的舌头,这样你才能永远都处在领先位置。
有时候我们能抵御住诱惑,在该闭嘴的时候闭上自己的嘴,即使这非常困难,但是我们做到了,于是我们会暗地里庆祝一下自己。
2.移情他人,在没有确认理解对方的目标、观点和感受之前,不要先行判断,或者说你想要说的。
移情,不是让你去爱上对方,喜欢对方,称赞对方的观点,与对方交朋友,也不是感恩,目标只是理解。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穿上对方的鞋子走几步,彻底明白对方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在激烈的冲突中保持平静,避免语言暴力对自己产生作用,甚至在与敌人面对面的时候,与对方产生共鸣。如果你拒绝跟人们产生共鸣,那么你就没法让人真正地想听你说话,更别说要接受你的帮助了。不管你多真诚,他们都会将你拒之门外。
一个人如何看自己,没有别人怎么看他重要。别人认为很烂,你就是糟糕;别人认为乏味,你就是乏味;别人认为你毫无重点,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就是事实。
高效对话的黄金定律之二:永远不要对人们说的话做出反应,而要对他们话语背后的真正含义做出反应。因为人们说出的话跟她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往往相悖。
3.享受对话,以柔克刚,借力用力, 让对方的力量发生转向,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大限度的效果。
面对语言攻击,要跟随着对手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控制他们——从适应中寻求征服之道。这样做使得你能够去搞定那些跟你不一样的人。先借助对方的情绪,再转向解决问题的出路。比如,用“我懂...但是...” 。“我懂”告诉对方,你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但事情还是要继续进行。
整个过程,一定不要用很大的力气对抗对方,这只会让对方有更多的时间去恢复体力,而是让对方的拳头快要打到你时,你轻轻一动,就让对方的拳头擦着你的头顶而过,这时候你再还击,对方离你很近,还击的时机最好。
另一种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语言重复一遍说给他听,让对方感受善解人意,具有安抚效果,还会觉得你在努力跟他合作。复述可以打断对方,而又不引起对抗,让你成了共鸣的化身,传递给对方的信息,是你在努力去理解。无论对方有多生气,都会暂停下来听要说的话。
高效对话的黄金定律之三,只要这个人按照你说的做,他想说什么让他说去。
做到以上三点,其他就是如何精确组织语言、梳理思路的问题。
柔软对话会给你来什么好处?
首先,它能让我们在人际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你总是能平和、温柔、理智地与人交往。
其次,它能提升我们的专业度。因为善于沟通,抱怨和冲突也就少了,你的精力可以放在更专业的事情上,你能更好地控制情绪,说出来的话也会显得更专业。
最后,它能提高工作效率,因为你拥有了一次性把事情说到位的能力。
柔软对话之不仅神奇,而且颇为传奇。因为很少有工作像警察一样面对极端人群,35岁的汤普森选择去做了警察,暴躁的性格适合做警察吗?
汤普森成了一名好警察,他亲身体会到,如果不能用柔软的话去说服对方,也就无法用严肃的话去征服任何人。
他收住力大无比的拳头,释放出温和而坚定的力量!
03汤普森如何成为一个柔软对话大师的?
除非你的父母是天生的交流大师,要不你基本没有可能学到怎样讲话来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y汤普森
汤普森开车时一旦被剐一下,第一反应就是报复;如果有人冲着他大声咆哮,他的第一反应是把对方的脖子拧下来。问题是,他每次失去理智这么做了,肯定会后悔。
他仍然不时发脾气,一直在学习将愤怒和侵略性以一种更加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直到他在街头看到警察与大量失去理智的人打交道,他惊呆了,警察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流专家!
不合群的汤普森在堪萨斯州恩波里亚州立大学教书,一直在尝试学术和体育领城双管齐下,都不放手,除了上课,他一边练习柔道、跆拳道、空手道,一边上街跟警察一起巡逻,同事们认为他是个疯子。
重要的是汤普森受不了校园生活的气氛,尤其是他被派入无数的委员会,要参加各种密密麻麻名目繁多的会议,这种会议让他几乎到了崩溃边缘,他决定成为职业警察,而且开始进行巡逻和接受相关培训的时候,他立刻爱上了这个职业。
作为大学老师,汤普森在学校里变得很让人讨厌,因为他总是试图告诉我的同事们,他们对于真正的交流技巧一无所知,街上那些警察才是交流大师。被孤立的汤普森对交流其实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容易令人对抗的冲突交流。
除非你的父母是天生的交流大师,要不你基本没有可能学到怎样讲话来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的相遇、相处不可能总是阳光明媚、和风细雨,而是一不留神就会发生不愉快,何况是警察面对的人群?汤普森第一次独自出去执勤的第一个晚上,他发现自己基本不会交流。
一次他将一辆超速驶过几个“停止”标志的车拦在了路边。当他用手电照进车里的时候,发现车里全是大麻。“你,先生,”汤普森厉声说道,“出来!”这个人用跟他大腿一样粗的手臂紧紧抓着方向盘,吼道:“我不出去!并且还在话里加进了几句不雅的诅咒。
汤普森惊呆了,过去从来没有人敢对他说这么重的话,但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机械地重复我的命令。对方又说:"我不会照做!” 现在怎么办? 汤普森站在那儿,穿着崭新的警靴,制服笔挺,他的不锈钢马格南手枪刚刚配上了时髦的全皮手柄。
高大健壮结实的汤普森,自我感觉非常不错,有型有力。这一切看上去都非常完美--除了他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他只是傻愣愣地站在那儿,前后摇晃着。然后,有一句那种情况下你能说出的最傻的话,不请自来地从他的嘴里冒了出来:“我不会再说一遍的,先生,出来!"
此人毫不示弱地说:“那你倒是干点什么出来,别光站在那儿说空话啊!"汤普森一想也是,他的建议比较不错,所以他决定照他说的做。作为跆拳道和格斗柔道的黑带,汤普森知道该怎么把人放倒,既然这是他自己求来的待遇,汤普森也非常乐意给他提供这项服务。
汤普诺森练了一辈子武功,正要物尽其用。于是他将车门大力拽开,将这个人从车里扯了出来,一把摔倒在了地上,然后给他戴上了手铐,扔进了监狱里。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他自己对此感觉好极了。
一小时后,汤普森又碰到了一个人,比第一个人态度更恶劣。他只给了他两次机会。他感觉自己不断进步,于是汤普森把肇事者也摔到地上,铐上手铐,扔进监狱。汤普森感觉自己跟这份工作简直是天作之合。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得相当顺利。
第二天早上,汤普森又把一醉汉分分钟搞定。汤普森只问了那个醉汉一次:“先生,你能配合一下我,跟我一起下去吗?”醉汉很不明智地朝他咆哮了几句,汤普森二话不说,立刻把他摔倒在地上,铐上手铐,扔进监狱。
汤普森执行警察任务非常高效,自我感觉相当良好。但警察局长接到了肇事者家属的投诉,与他谈话说,他的工作方式错到了家,这些事情可以有一个更佳、更缓和的方式来解决的,一定要跟人讲道理。
无论汤普森怎么辩解,那个场景下实在没办法,请求局长先生告诉他怎么说才能够有效。非常令人沮丧的是,局长自己也没有任何有用的措辞。他说汤普森应该更有说服力一些,更加理智一些,试一下其他的办法。
彻底的挫败感,让汤普森一夜未眠,他意识有些很重要的东西他还没有掌握到,就是对怎么说服别人完全一头雾水,毫无要领。说服不是逻辑、推理、论证、争论,而是一门技术,不仅说服,而且怎样去获得主动的配合。但说服是大学课堂学不到的、父母哪里学不到,几乎没有人教的东西。
但汤普森当了10天警察之后,顿悟时刻发生了。汤普森和另一名警察深夜去解决一起恶劣的家庭争端需要我们去解决。那个公寓坐落的位置因为频繁的毒品交易和暴力行为而臭名昭著。他们在大街上就能听见这对夫妇在投入地争吵着,恶毒攻击的词语层出不穷,一句接着一句。
汤普森这次搭档是小队长布鲁斯·范尔一起走到门边,他们从半开着的门缝中向里张望。然后,布鲁斯就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连门都没敲一下!汤普森傻站在门边,看着布鲁斯径直走过还在激战的这对夫妇,摘下了自己的警帽,叹了口气,自顾自地坐到了沙发上。接着,他顺手拿起了报纸,津津有味地翻看起了分类广告,仿佛眼前的争吵完全不存在。
与此同时,汤普森仍然靠在门边,手放在他的 357 式手枪上,目瞪口呆。眼前的布鲁斯好像违反了所有警察条例,没亮明身份,得到主人允许前进入人家的房子,最不济,他也会表明自己为什么来这儿。可是现在,他将这次任务搞得自己像一个叔叔来拜访侄子、侄媳妇一样,完全无视这间公寓里的小两口正怒气冲冲地闹得不可开交。
于是布鲁斯继续读报,小两口继续骂仗,偶尔他们会瞟一两眼这个坐在自己沙发上的警察,他们还没空注意到我。当这个男人开始诅咒自己老婆的时候,布鲁斯突然甩着报纸发出响声,叫道:“哥们儿!我说哥们儿!这儿!快到我这儿来!”
这个目瞪口呆的丈夫花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你在这儿干吗?"
布鲁斯说:“你有电话吗?看这儿,这辆 1950 年的道奇车!看起来跟新出厂的一样闪亮!太棒了!我能借你的电话用用吗?我知道现在很晚了,但是我实在不能错过这辆车!你的电话在哪儿呢?我必须现在就打电话!”
这个丈夫将信将疑地指向电话。布鲁斯站起来走过去拨号,对着电话说了一会儿,接着他砰地摔下电话:“你们能相信吗?就因为现在是凌晨两点。他们就不肯跟我谈车的事儿!”
这会儿那小两口的战争已经烟消云散了。这对夫妇站在那儿,跟我一样不知所措。“啊,顺便问一句,”布鲁斯好心情地问,好像他也是刚刚注意到屋子里的情况:“咱们这儿有什么问题吗?我和我的搭档很愿意为你们效劳。”
小两口注视着地面,摇了摇头说:“没什么大事儿,不用麻烦你们。”接着他们心平气和地聊了一会儿,提醒他们说现在很晚了,如果他们能保持安静,和平相处,邻居们都会很感激的。很快他们就离开了。
汤普森一早刚经历典型的警察方式处理了一起类似争端,但到晚上,处理策略竟然成了“先分开再聚拢”的经典策略,就是先把交战双方各个击破,等他们都平静下来了再到一块儿共同解决问题,将问题化为无形。
这一刻对于作为大学英语文学教授的汤普森,就像看到经典喜剧中天才式的反转情节,又像是自己搏击时,顺势而为的以柔克刚,借助对方的力量创造致胜的机会,卸掉对方的力量,又给自己反击最近的位置。
柔软对话在哪一刻诞生了,汤普森开始系统地跟着身经百战的老警察学习对话技巧,随身带着录音机,不只是关注他们说了什么,而是如何说。见证这些老资格的街头专家,怎样一会唱红脸一会唱白脸,风轻云淡地操纵着人们无处发泄的精力,将一个又一个危险的局面化解于无形。
做了五年半警察后,汤普森回到大学教了一年书,把街头警察们的交流技巧写了下来,并在1982年发布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告》上,引起了全国各地人们的好奇与关注。德州阿比林市警察局邀请汤普森整理一个柔软对话的训练课程去讲授,他成功了,然后开启了自己的崭新事业。
让柔软成为你的品质和性格?
中国人常说,外刚内容、外柔内刚,在柔软对话中是刚柔相济的艺术。汤普森是典型的刚烈大汉,但他能够让自己成为柔软对话的创始人和传播者,这种极大的反差,会让我们充分领会人际关系的微妙和人性变化的奇妙。
汤普森战胜自己的暴脾气并不容易,作为警察,他经常会遇到人挑衅他的权威。永远有那些不知好歹的人,用一种令人讨厌的、充满抱怨的、挑战的语调说:“你不能对我这么做!”这句话他一天差不多要听上 20~30 次。
只要有人对汤普森这么说,都能成功地激怒他。于是每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他脑子里就有个声音在重复:“我不能?你想打赌吗?看看我到底能不能!”然后他立刻就进入了一种随时准备攻击的状态,然后他就会犯错,然后他就得绞尽脑汁地写报告,或者向上级解释我的行为。但是每次他都理屈词穷。这几乎成了一个套路。
唯一一个跟汤普森谈过这个问题的人,是在他成长过程中教他技能的那个老印第安人。在汤普森11 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汤普森,等你长大后,有一天你会遇到自己的敌人,你可以这么对付他们:首先,要定义他们;接着,给他们取个名字;再然后,你就能打败他们。”
印第安人说完走出了树林,汤普森却还在原地呆呆地想:他说的话究竟什么意思?听起来像是某个印第安传说。然后汤普森就把它抛到了脑后,再也没去深究。直到他 35 岁,在街头遇到了很多敌人,不知道如何处理,毫无头绪的时候,他突然又想起了印第安人的话。
汤普森仍然不理解他的建议,但是他决定试着照做,尝试一下总是没有坏处。他知道自己最大的敌人是那些挑战自己权威的人,于是有一天他将这个写了下来。他做了第一步,定义了敌人。给他们取个名字这一步要困难一些,他最终想起了在遇见他们的时候,他脑子里那个声音--“想打赌吗?”
于是汤普森决定将他们称之为“想打赌类型”。他对自己说:“汤普森,遇见想打赌类型的人要加倍小心,不要让他们掌控你的脾气,要不总有一天他们会将你彻底打败。”在汤普森这么做之后的第二天,他逮捕了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叫嚣道:"你动不了我,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爸是市议会的,你要敢动我的话,你就别想再干这行!”
立刻,“想打赌吗?”这句话跳了出来。但是紧接着,一个警钟在汤普森脑袋里也敲响了。又来了!想打赌类型!你要小心这小子!别在阴沟里翻能!于是汤普森当时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后退了一步,保持平静,并且控制自己没有说出任何可能危害到这次逮捕的话。
汤普森心想,逮捕这小子完全合情合法,他可不能让自己的大嘴巴给破坏了。并且正因为这小子的这种狂妄自大的态度,他铁了心要给他一个教训。如果自己被他的话激怒并且控制不住脾气,他很可能会干出一些蠢事或者说出一些蠢话,那么不只这次逮捕被我自己搞砸了,他还很可能失去我的工作。
最终汤普森成功地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于是陷入大麻烦的换成了这小子。从此之后,无论他的权威受到怎样的挑战,他都不会暴跳如雷。定义自己内在敌人,给了他们名字,现在击败了他们。你的敌人是哪些呢?定义他们,给他们名字,然后你就能击败他们了。
给敌人一个名字是柔软对话技巧中第一步,控制自己。控制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让彼此保持情绪稳定,还要传递人与人之间温暖。移情有三个层次,理解认知、理解感受,再就是理解对方需要被关心、帮助的需要。
汤普森在《柔软对话》前言中写了一个真实的个人经历,这个经历每个人都可以感同身受。汤普森在本书出版前接受了喉癌的手术。手术后癌症被治好了,但是他却失去了左侧的声带。一同失去的还有他作为一个职业讲师的表达能力。
他描述了自己的痛苦经历,在医院里待了 15 天,虚弱不堪地躺在床上,有 20 多个医生、护士、实习生在照顾我。他没法睡觉、没法吃东西、几乎完全丧失了行动能力。他受到的照顾参差不齐,从极其糟糕到勉强可以接受的都有,这其中只有一个人对他照顾的特别棒。
整个经历让他认识到,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也迫切地需要柔软对话的训练。在这里,几乎没有人对正在经受伤痛和恐惧的病人们给予真正的关怀,对于他们来说,病人们不过是病床上的一具躯体而已。冷漠和不近人情几乎是常态。
医护人员没有意识到,一点点温暖的接触,或者一句善意的话语,对于病人们来说会产生多大的不同。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体会,除了在医院,还有在高压力、高忙碌的工作中,被温暖到是什么样的感觉?
硅谷教父比尔·坎贝尔曾经因为自己“内心太柔软无法突破”,他放弃橄榄球教练职业,转行来到硅谷做销售,但面对硅谷的工程师们,他体会到一种比橄榄球赛场更残酷的真相:长期与技术互动的工程师们严重缺乏人情味。
坎贝尔则把“人情味”带给了硅谷人,高管们说:“比尔用行动告诉我,当你有朋友受伤或生病,或者因为什么事情需要你的时候,你最好放下一切去帮助他。你应该这么做,而且只有这么做才对。比尔就会这么做,他会二话不说就去陪朋友。”
2014年,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要求公司高管阅读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在公司建立同理心文化,消除内斗。“非暴力沟通”与柔软对话都在追求一种有温度的成果导向人际关系。
汤普森则是把这种温度带给了最暴力的工作环境,让警察们用柔软对话面对失去理智的肇事者。难道我们的工作环境比警察们更艰难吗?为什么不让柔软成为我们的品格或者性格?让工作与生活多一些生命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