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力可以作为第三因素研究|CHARLS & CLHLS & CFPS数据周报(10.18)

郑老师统计课程,欢迎点击报名:孟德尔随机化课程即将开班!!

CHARLS数据库简介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Study,CHARLS)是一项持续的纵向调查,旨在调查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社会、经济和健康状况。基线调查于2011年开展,共17708名参与者,每两年追踪一次,目前已有4期数据2011(wave 1)、2013(wave2)、2015(wave 3)以及2018(wave 4)。

本周CHARLS文献预览

  • 对PubMed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3篇charls论文。

  • 对CNKI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0篇charls论文。

  • 对中华医学杂志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1篇charls论文。

一、PubMed数据库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b5a8dbf4631f7833e5a8382e8a0e728b.png

标题: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高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与老年人肌力低下风险降低之间的关联: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我们旨在研究中国老年人血清尿酸(SUA)水平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低肌肉力量(LMS)之间的相互作用。

数据来源:2011年和2015年的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

方法:队列数据来自2011年和2015年的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共有2,822名60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成年人接受随访。禁食8 h后收集血清尿酸,用测功机测量握力。eGFR是用基于中国人口的方程计算的。采用广义加性模型进行交互分析和逐步调整混杂因素。

结果:在随访期间,由于缺乏握力数据,共有659人被排除在外,剩下2,163名参与者进行分析。尽管高尿酸对低肌肉力量具有保护作用,特别是在老年女性中,但它没有统计学意义(OR = 0.69,95%CI = 0.45-1.04,P = 0.075)。在协变量的逐渐调整之后,女性较高的eGFR与升高的SUA水平之间的关联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低肌肉力量时优势比降低(OR = 0.82,95%CI = 0.70-0.97,P = 0.021)。然而,在男性参与者中没有观察到这种趋势。

结论这项基于中国人群的队列研究表明,在老年女性中,较高的血清尿酸水平加上较高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与降低肌肉力量低下的风险有关。这意味着高血清尿酸水平与握力低的风险之间的关系可能因性别而异。

65423adda70cdfb1d618e74e32cec1ea.png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bfff0848eb83e1085fa1d6ce24e5853f.png

标题:代际经济支持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关系——来自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的证据,2011-2018

研究目的:旨在研究代际经济支持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

数据来源: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

方法: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采用有限分布式滞后(FDL)模型,评估了长期累积效应。1426名受访者在四波中被纳入FDL模型。CES-D评分用于测量抑郁症状,代际经济支持被定义为从老年人的子女或孙子女那里获得的经济支持。在模型中控制了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行为、社会保险和社会接触因素。

结果: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年人的CES-D得分为10或更高。代际经济支持对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有显著的长期累积负面影响(CES-D评分:coef.=-0.674,P<0.001;CES-D评分%≥10:Coef.= -0.154,P = 0.018)。虽然前一时期的代际经济支持与抑郁症状呈显著负相关,但2、3和4期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代际经济支持对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有显着的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会减弱。需要探索支持家庭养老的计划,以减轻这种减弱的影响。

506be78c4b242fdceeba6c582fd75664.png

3.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d8de4520f76668fdb79b342f4babbe08.png

标题:中国中老年人睡眠时间与抑郁症状:握力的调节作用

研究目的:关于睡眠时间和握力对抑郁症状的综合影响的证据很少。本研究旨在探索握力对大量中老年人睡眠持续时间与抑郁症状之间关联的调节作用。

数据来源: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

方法:数据摘自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2011-2018年浪潮。握力和睡眠持续时间分别通过测功机和自我报告进行评估。抑郁症状由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10)确定。多变量cox回归模型用于探索睡眠持续时间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并通过握力评估适度性。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37名年龄在57.0±8.1岁(45.1%为女性)的受试者。在7年的随访期间,1508名参与者出现了抑郁症状。睡眠时间短(<6小时/天)与抑郁症状风险增加显著相关[风险比(HR):1.24,95%置信区间(CI):1.09,1.40)]。这种关联在握力低(HR:1.22,95%CI:1.00,1.49)和中等握力(HR:1.32,95%CI:1.07,1.63)的个体中仍然存在,但在握力高的个体中减弱(HR:1.11,95%CI:0.86,1.43)。

结论高握力减轻了睡眠时间短与抑郁症状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因此,建议改善睡眠时间和增强肌肉力量,以防止中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

8475f426baef850d8efcc2b739a64681.png

4.中国学者文章介绍(四)

f73793e4f24cc0a3f8da6f8a435391fa.png

标题: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多病共存模式的研究

研究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寿命延长,慢性病的多病共存日益普遍。疾病种类多且病情复杂,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出挑战。共病模式作为研究的必要问题,国内研究相对缺乏。研究中国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多病共存模式,帮助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多病共存现状。

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中60岁及以上参与者。

方法:选取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中60岁及以上被访者,选择人口特征学部分数据及健康状况的14种慢性病数据。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潜在类别分析4种方法对中国老年人的共病模式进行探索,并对比不同方法所得结果。

结果:最终共纳入10 800例被访者数据。4种方法所得模式有所差异,但存在一致性的共病模式:(1)高血压、糖尿病或血糖升高、血脂异常;(2)慢性肺部疾患和哮喘;(3)关节炎或风湿病、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4)中风、与记忆相关的疾病。

结论:不同方法得到的一致性的共病模式所包含的慢性病病因关系关联明显;4种方法得到的共病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包含的病因关系复杂,且方法的原理不同。

c1757b0bb5187c11141562aa61653c59.png

CLHLS公共数据库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简称“中国老年健康调查”,英文缩写CLHLS),是由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的老年人追踪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调查对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5-64岁成年子女,调查问卷分为存活被访者问卷和死亡老人家属问卷两种。该调查项目在1998年进行基线调查后分别于2000 年、2002年、2005年、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年和2017-2018年进行了跟踪调查,最近的一次跟踪调查(2017-2018年)共访问15,874 名65+岁老年人,收集了2014-2018年期间死亡的2,226位老年人的信息。

“中国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18)是国内全国范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社会科学调查。

本周CLHLS文献预览

  • 对PubMed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1篇CLHLS论文。

  • 对CNKI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1篇CLHLS论文。

  • 对中华医学杂志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1篇charls论文。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c3727634309997a29f5f6a7ebf262a4d.png

标题:与中国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相关的环境温度

研究目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状况决定了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然而,高或低环境温度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LHLS)的数据。

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LHLS)的数据,我们综合评估了环境温度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结果:结果表明,高温月气温每升高1 °C,老年人整体认知功能检查评分下降0.48(95%CI 0.21-0.74),高于低温每降低0 °C,降低14.95(0%CI 06.0-25.1)。总体而言,高温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不利影响比低温更显着,包括对所涉及的五个亚认知功能的影响。

结论 本研究为当前气候变化和气温升高下特定外部环境条件下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健康保护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和参考。

e50f8d59e3c1d00322304bba21566e82.png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3cf76ee579b370d2d261821fa1392253.png

标题:中国社区养老服务状况——基于CLHLS调查分析

摘要:根据2017—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调查数发现,社区养老服务总体上需求较高,但供应不足,导致需求未得到满足。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个人护理和心理咨询服务的有效供给与老年人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此外,特定群体的老年人口存在明显的供需失衡。在需求方面,生活在中国东部和西部或城市地区的年轻的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有较强的需求,严重残疾或低收入的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对家访医疗的需求更大,而有自理能力或收入高的老年人则需要更多的社会和娱乐服务;生活在农村和城镇或中国西部的低收入老年人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容易得不到满足。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LHLS)收集的数据。

3.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e4a25c373fd0e748551f58dfbd3217ff.png

标题:慢性病共病对我国老年人焦虑症状的影响研究: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慢性病共病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目前尚缺乏关于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焦虑症状的研究。探讨慢性病共病对我国老年人焦虑症状的影响,为改善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心理状况提供参考。

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数据。

方法:2022年12月—2023年2月,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选取年龄在65岁以上的6 854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老年人焦虑症状。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研究对象为慢性病共病,患有1种或无慢性病的研究对象为无慢性病共病。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将有慢性病共病与无慢性病共病的老年人进行匹配,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焦虑症状的关系。

结果:6 854名研究对象中,慢性病共病的发生率为38.04%(2 607/6 854),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10.53%(722/6 854)。无慢性病共病者4 247名(61.96%),其中无慢性病者2 102名(30.67%),患有1种慢性病者2 145例(31.29%)。PSM后,共匹配到无慢性病共病和慢性病共病老年人2 282对,共4 56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共病是老年人出现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OR=1.399,95%CI(1.166,1.679),P<0.001〕。此外,性别、日常行为能力、是否领取退休金也是老年人出现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对慢性病共病与仅患1种慢性病的老年人进行PSM匹配,得到慢性病共病与患有1种慢性病老年人共522对、1 044例。结果显示,患有1种慢性病老年人焦虑症状发生率(64.76%,215/332)高于慢性病共病老年人(43.12%,307/712)(P<0.001)。

结论 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出现焦虑症状的风险高于非共病老年人,应加强对于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关注。

266ba0d8c760ebbc753a23cde79d7c03.png

CFPS公共数据库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旨在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CFPS重点关注中国居民的经济与非经济福利,包括经济活动、教育获得、家庭关系与家庭动态、人口迁移、身心健康等多种研究主题。2010年,CFPS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正式实施基线调查,最终完成14960户家庭、42590位个人的访问。基线调查界定出的所有家庭成员及其今后新生的血缘/领养子女被定义为CFPS基因成员,是CFPS调查的永久追踪对象,每两年访问一次。

本周CFPS文献预览

  • 对PubMed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0篇CFPS论文。

  • 对CNKI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4篇CFPS论文。

  • 对中华医学杂志数据库搜索发现,本周发表0篇CFPS论文。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f1bd8b47be95ca7190fe99c554772d0b.png

标题:人口高质量发展、新人力资本与高质量就业

研究目的: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既包括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也包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数据来源:本研究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

方法:基于人格三层次理论构建非认知能力综合分析框架,从新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出发,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检验思想道德素质、人格特征等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高质量就业的影响。

结果:研究发现,劳动者情绪稳定性、尽责性与开放性人格特质评分较高会实现更大的外在职业成就,尽责性、外向性、亲和性与开放性人格特质评分较高会收获更高的内在职业成就;成就感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劳动者外在与内在职业成就;劳动者勤奋心得评分较高会收获更高的内在职业成就。此外,非认知能力通过职业匹配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也通过增加职业投入、积累社会资本影响职业成就。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d22e0e7c8a0a8f8fcac0f1cd643fd6c5.png

标题:后人口转变期中国家庭晚育行为对子代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2010~2020年CFPS数据的研究发现

研究目的:以往不少研究发现,父母生育年龄过晚不利于子代健康发育。在后人口转变期,日益普遍的晚育行为如何影响子代健康还有待考证。

数据来源: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方法:利用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系统检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父母晚育行为对子代出生时健康禀赋和成长过程中多维健康发展的影响。

结果:研究发现,父母过晚生育会显著增加子代出生体重偏低的风险,对子代成长过程中的体格发育和综合自评健康均具有不利影响;相应影响机制既包括先天因素导致的初始健康劣势及其长期不利健康效应,也包括后天家庭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多维作用。在人口负增长形势下,重视父母晚育行为对子代健康发展的影响,对于强化年轻人婚育决策的健康理性意识和提高全社会健康资本积累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c89f690cfa1c709639e50da4e1447596.png

标题:空巢对老年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

研究目的:老年人口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结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数据来源:2016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方法:本文基于2016和2018年CFPS数据,综合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机制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探讨空巢与老年家庭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

结果:研究发现:第一,空巢会降低老年家庭总消费支出,不利于消费结构优化,经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可信;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互联网使用对空巢老年家庭消费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结论: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银发产业和缩小消费不平等方面着手,来推动老年家庭消费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4.中国学者文章介绍(四)

949ea9eb6eb23297b8f673c073f55db7.png

标题:数字经济、家庭创业与行业收入差距——基于CFPS的经验证据

研究目的:行业收入差距过大会直接影响共同富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

方法: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8年的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

结果: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行业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U形影响关系。从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U形影响关系在男性劳动群体、个体和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显著,但是在女性劳动群体、国有及事业单位中则不显著,与第二产业负相关,与第三产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呈倒U形关系。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家庭创业水平在数字经济与行业收入差距的U形关系中发挥了明显的中介作用。

一个专门做公共数据库的公众号,关注我们

b220b44e6d7a964b9873b56bda70975b.png

内容概要:该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行波理论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会产生向两侧传播的电流和电压行波。通过相模变换对三相电流行波解耦,利用解耦后独立模量间的关系确定故障类型和相别,再采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标定行波波头,从而计算故障点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故障类型和相别,并对故障点定位具有高精度。研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为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文中详细介绍了三相电流信号生成、相模变换(Clarke变换)、小波变换波头检测、故障诊断主流程以及结果可视化等步骤,并通过多个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的专业人士,特别是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②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相别及故障点位置;③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减少停电时间和损失。 其他说明:该方法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还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行波理论的核心公式、三相线路行波解耦、行波测距实现等关键技术点,并针对工程应用给出了注意事项,如波速校准、采样率要求、噪声处理等。这使得该方法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前景。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剖析了2025年全球感知技术的十大发展趋势,涵盖多模态感知融合、3D感知与空间计算、脑机接口中的感知反馈技术、5G/6G赋能的超低延迟感知、语音与情感识别的高级化、生物感知与数字健康、环境感知与自适应智能、增强现实(AR)与触觉反馈技术、气味与化学感知、量子感知与极端条件测量。文章详细介绍了每项技术的技术原理、关键算法、实现方式、商业案例及未来前景,强调了感知技术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智慧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深刻影响。报告指出,感知技术正从单一传感模式向多模态融合、从二维数据向三维空间重建、从传统网络通信向超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网络升级,实现全场景、全维度的智能感知。; 适合人群:对感知技术感兴趣的科技爱好者、研究人员、决策者、企业管理层和投资人。;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感知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②为技术研究提供全面、深入的参考;③为商业应用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前景分析;④推动跨领域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其他说明:报告基于近年来技术研发的最新进展、业界前沿的技术路线以及各大科技企业在商业落地方面的丰富实践。随着感知技术的不断成熟,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问题也需高度重视,以确保技术进步与社会伦理和谐统一。未来,感知技术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万物互联、智慧决策和智能体验提供无限可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