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能缓解老年人孤独对抑郁的影响 | CHARLS & CLHLS & CFPS周报(11.22)

欢迎参加郑老师2023年孟德尔随机化课程

发表文章后退款!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快速撰写SCI论文” 

CHARLS公共数据库

CHARLS数据库简介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Study,CHARLS)是一项持续的纵向调查,旨在调查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社会、经济和健康状况。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是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持、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执行的大型数据收集项目。

CHARLS样本覆盖在全国随机抽取的150个县区、450个村居的万余家庭。受访者遍布全国城乡各地,对中国中老年群体有很好的代表性。我们提供的高质量微观数据,将极大地推动有关人口老龄化与健康问题的跨学科研究,为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修正和完善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

88d74a9c00a64a3d8dad27192ec9a2ee.png

基线调查于2011年开展,共17708名参与者,每两年追踪一次,目前已有5期数据2011(wave 1)、2013(wave2)、2015(wave 3)以及2018(wave 4),2020(wave 5)。

CHARLS 第五期(2020)全国追访数据于2023年11月16日正式公开发布,您可以登录网站注册下载数据,链接为:https://charls.charlsdata.com/pages/Data/2020-charls-wave5/zh-CN.html

76482d57fc7fc784ce04d58bbfaa4b84.png

截至2023年11月,据不完全统计,基于CHARLS数据发表累计4,676篇,其中,已发表的期刊总数3,778篇,学位论文总数719篇。其中,北大师生用户研究成果有708篇。

0f6c54b00ee872ddc05a842d0d703154.jpeg

基于CHARLS数据的发表统计

11.15-11.21 本周CHARLS文献预览

  • PubMed数据库发现,本周发表6篇charls论文。

  • CNKI数据库发现,本周发表0篇charls论文。

  • 中华医学杂志数据库发现,本周发表0篇charls论文。

一、PubMed数据库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ba85171c4936498d67da424bf2d23bdb.png

标题: 抑郁症状变化与跌倒之间的关联: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 (CHARLS)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抑郁症状和抑郁状态变化对中国中老年人群跌倒的影响。

数据来源:2次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数据。

方法:我们使用了两波访谈数据(时间1 [T1]和时间2 [T2],距T1有2年),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CHARLS)的全国代表性样本,共包括14,356名参与者(男性6859;平均年龄:59.5±9.3岁)。使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 (CES-D-10) 的 10 项简表评估抑郁症状。参与者根据他们在 2 年随访期间 CES-D-10 分数的变化分为四组。评估自我报告的跌倒,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来检查抑郁症状与跌倒之间的关系。

结果:经历过跌倒的参与者具有更高的CES-D-10分数,并且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T1 的抑郁症状与随访期间的跌倒显着相关。调整协变量后,CES-D-10 评分的增加与患病率下降的校正比值比 (OR) 较高相关:1.230(95% CI,1.041-1.453)、1.579(95% CI,1.331-1.873)、1.745(95% CI,1.472-2.070)和 2.366(95% CI,1.972-2.838)。在T1或T2出现抑郁症状的参与者,以及从T1到T2持续抑郁症状的参与者,未来跌倒的风险都更高。抑郁症状的恶化显着增加了跌倒的可能性。

结论这项研究揭示了抑郁症状和抑郁状态的变化与老年人随后跌倒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有抑郁症状的人跌倒风险增加,这凸显了将心理健康作为综合跌倒预防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性。

f357e680d64628d69e532240ed6fc367.png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20a54ba093e2078276b68c75a0dc5d04.png

标题:中国糖尿病患者城乡差异及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因素分析

研究目的:糖尿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糖尿病患者在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

方法:数据来自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CHARLS),涉及2976名糖尿病患者。采用卡方检验城乡之间糖尿病体检和健康教育利用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关因素。

结果:在所有参与者中,8.4%的人在过去一年中使用过糖尿病体检,28.4%的人使用过糖尿病健康教育服务。与年龄显著相关(OR=0.64,95%CI:0.49-0.85;P < 0.05)在患者使用健康教育服务之间被发现。与生活在城市地区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生活在农村地区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较少的糖尿病健康教育。(χ2= 92.39,P < 0.05)。患者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OR = 2.04,CI:1.24-3.35;P < 0.05)和使用血糖控制(OR=9.33,CI:6.61-13.16;P < 0.05)与糖尿病体格检查的利用呈显著正相关。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同龄人相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更有可能使用各种健康教育服务(OR=1.64,CI:1.21-2.22;P < 0.05)。

结论总体而言,城乡在利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存在差距。易受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如农村地区的糖尿病患者,较少能够使用糖尿病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便捷的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糖尿病患者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741a28e725f2a23e60df409bff1d6730.png

3.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f4ba83b331ee7aa1af759b124b09a5df.png

标题:中国老年人口视力残疾影响因素探究:基于嵌套病例对照的调查

研究目的:影响中国老年人视力障碍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我们试图确定中国老年人视力残疾的患病率并确定其危险因素。

数据来源: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

方法:我们采用了嵌套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利用了2011年至2018年间收集的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的数据。病例和对照组按年龄和性别的比例为1:3。条件逻辑回归确定了与视觉障碍相关的因素。

结果:在数据匹配之前,该队列包括 4729 个完整样本,其中 785 例 (16.6%) 在随访期间新诊断为视力障碍病例。匹配后,剩下 3132 名受试者,病例组 783 名,对照组 2349 名。与老年人视力残疾发生相关的因素包括人均家庭收入(比值比(OR)=0.98;95%置信区间(CI)=0.97-0.99)、充足睡眠(OR=0.75;95%CI=0.63-0.90)、认知功能(OR=0.98;95%CI=0.96-0.99)、心脏病(OR=1.51;95%CI=1.20-1.89)、肾脏疾病(OR=1.45;95%CI=1.05-1.98)、抑郁(OR=1.04;95%CI=1.03-1.06)、 跌倒史(OR = 1.34;95% CI = 1.09-1.65)和白内障(OR = 2.71;95% CI = 1.81-4.07)。

结论 中国老年人的视力障碍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人均家庭收入、充足的睡眠和认知功能是保护因素,而心脏病、肾脏疾病、抑郁症、跌倒史和白内障是危险因素。未来预防和治疗老年人视力残疾的努力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并为这一人群提供早期干预措施。

20149c4f39fbf61e79b97804204ed712.png

4.中国学者文章介绍(四)

101ee2c3883d31d71159dd71e9aed76e.png

标题:独居与抑郁症状风险: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的横断面和队列分析

研究目的:有一些研究检查了独居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纵向关联,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中进行的,例如心力衰竭、癌症和青光眼。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老年人群的独居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

数据来源:2015-2018年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

方法:使用了2015年至2018年的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数据。独居被定义为在过去一年中没有与他人同住或超过基线 11 个月的参与者。使用 10 项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 (CES-D10) 测量抑郁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估计独居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结果:横断面和队列分析分别包括 5,311 名和 2,696 名 60 岁≥参与者。在横断面(OR:1.33;95%CI:1.14,1.54)和队列分析(OR:1.23;95%CI:0.97,1.55)中,独居受试者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显著高于与他人同住的受试者。经济支持与独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互动= 0.008)的抑郁症状风险。分层分析显示,与与他人同住的人相比,独居参与者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增加了83%(OR:1.83;95%CI:1.26,2.65)。然而,我们没有发现中等(OR:1.10;95%CI:0.74,1.63)和较高经济支持(OR:0.87;95%CI:0.53,1.41)的受试者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

结论:独居与中国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风险较高有关,这种关联因获得经济支持而得到缓和。独居可能是早期识别老年人群中抑郁症高危人群的有效且简单的预测指标。

b994d2c374ad71267bebe74ec33b0a5f.png

CLHLS公共数据库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简称“中国老年健康调查”,英文缩写CLHLS),是由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的老年人追踪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调查对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5-64岁成年子女,调查问卷分为存活被访者问卷和死亡老人家属问卷两种。该调查项目在1998年进行基线调查后分别于2000 年、2002年、2005年、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年和2017-2018年进行了跟踪调查,最近的一次跟踪调查(2017-2018年)共访问15,874 名65+岁老年人,收集了2014-2018年期间死亡的2,226位老年人的信息。

“中国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18)是国内全国范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社会科学调查。

本周CLHLS文献预览

  • PubMed数据库发现,本周发表2篇CLHLS论文。

  • CNKI数据库发现,本周发表0篇CLHLS论文。

  • 中华医学杂志数据库发现,本周发表1篇charls论文。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699fba1453844782b61434c164ae1658.png

标题:心理弹性在跌倒、焦虑和抑郁症状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研究目的:跌倒的老年人患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性更大。本研究考察了跌倒和严重跌倒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对这些关联的调节作用。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LHLS)的数据。

方法: 我们的研究招募了 2018 年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 (CLHLS) 的参与者,这是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队列研究。共有 11,857 名参与者参与分析。我们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跌倒/严重跌倒与焦虑/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调整一系列潜在的协变量和自举样本检验,以检查心理弹性在这些关系中的潜在调节作用。

结果:跌倒的老年人有更高的焦虑/抑郁症状(焦虑症状β = 0.28 [0.23, 0.32],p < 0.001;抑郁症状β = 0.21 [0.16, 0.25],p < 0.001),严重跌倒的人有更高的焦虑/抑郁症状(β = 0.30 [0.24, 0.37],焦虑症状,p < 0.001;β = 0.21 [0.15, 0.27]对于抑郁症状,p < 0.001),在完全调整的模型中。跌倒/严重跌倒与焦虑/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在心理弹性较高的参与者中得到缓解。

结论 跌倒/严重跌倒与焦虑和抑郁呈正相关,心理弹性可以缓和这种关联。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可能是干预和预防与跌倒相关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有效目标。

7110f8b3efd14a8dfad360a6f500f20b.png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c546db42693b19b699112ad369a00ce1.png

标题: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潜在特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目的: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导致焦虑、抑郁等症状。分析老年非住院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的抑郁类型,探讨其影响因素,可降低抑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LHLS)的数据。

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数据,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PA)建立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潜在剖面模型,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因素。

结果:35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分为低水平(13.9%)、中度(51.9%)和高水平(34.2%)三种潜在的抑郁特征。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低水平与中水平的比较中,焦虑、IADL、年龄、运动、经济水平、听力困难、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和视觉功能预测了中水平的抑郁;以低水平为参考,焦虑、IADL、被访者同居、年龄、运动、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和视觉功能可以预测高水平抑郁;焦虑、运动、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在中级和高级的比较中预测了高水平的抑郁。

结论 将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分为3个潜在特征,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

933554d2743a1474136667e2f05ce670.png

3.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af49afbd494ce3c42778f2a73d0dc0b5.png

标题:使用固体燃料与中国老年人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人口老龄化造成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带来了严重的医疗负担。我国目前仍有约4.5亿人口使用固体燃料烹饪或取暖,而由其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是中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固体燃料的使用与中国老年人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在中国城乡地区使用固体燃料与老年人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以便为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来源:2011-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数据。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2011—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问卷(CLHLS),采用基线问卷和体格检查收集数据。纳入2011—2012年队列研究中1 453名基线非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为≥65岁老年人,随访截至2018-12-31,以随访发生高血压为结局指标。根据烹饪燃料来源将研究对象分为清洁燃料(电磁炉等电器,管道天然气,太阳能)组(654名)和固体燃料(木炭,煤油,煤炭,柴草)组(799名)。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固体燃料烹饪与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结果:基线共纳入1 453名非高血压人群,平均年龄(77.6±8.8)岁,中位随访时间7年,结局发生高血压共838名。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地区使用固体燃料烹饪比例高于城市(70.3%与1.1%,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固体燃料烹饪可以增加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风险〔HR=1.20,95%CI(1.05,1.38),P=0.01〕,调整协变量后仍表明使用固体燃料烹饪可以增加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风险〔HR=1.21,95%CI(1.04,1.41),P=0.01〕。此外,使用固体燃料烹饪与异常平均动脉压(MAP)呈正相关〔HR=1.26,95%CI(1.02,1.55),P=0.03〕;在调整协变量后仍显示,使用固体燃料烹饪与异常MAP呈正相关〔HR=1.28,95%CI(1.02,1.60),P=0.03〕。

结论 在中国城乡地区使用固体燃料烹饪会增加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且可以影响MAP。减少使用固体燃料烹饪、提倡使用清洁燃料是高血压防控中一种简单、有效的措施。

579c1431aa86befbb12c78adf4036f4f.png

CFPS公共数据库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旨在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CFPS重点关注中国居民的经济与非经济福利,包括经济活动、教育获得、家庭关系与家庭动态、人口迁移、身心健康等多种研究主题。2010年,CFPS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正式实施基线调查,最终完成14960户家庭、42590位个人的访问。基线调查界定出的所有家庭成员及其今后新生的血缘/领养子女被定义为CFPS基因成员,是CFPS调查的永久追踪对象,每两年访问一次。

本周CFPS文献预览

  • PubMed数据库发现,本周发表2篇CFPS论文。

  • CNKI数据库发现,本周发表2篇CFPS论文。

  • 中华医学杂志数据库发现,本周发表0篇CFPS论文。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e8d40fce8b71fdccf1b49c8bb3b37fa5.png

标题:中国成年人人格特质与戒烟的关系

研究目的:尽管烟草流行是最大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但中国成年人的戒烟率要低得多。性格信息可能表明哪些治疗或干预措施更有可能有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在中国,人们对戒烟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成功戒烟与中国成年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

数据来源:本研究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

方法:这项横断面研究使用了2018年中国家庭小组研究的数据。采用概率回归模型分析成功戒烟与性别分层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

结果:神经质得分较低(Coef.=-0.055,p < 0.1),外向性得分较低(Coef.=-0.077,p < 0.05),对经验的开放性得分较高(Coef.=0.045,p < 0.1)预测在调整人口统计学后,他是一个成功的男性戒烟者。此外,责任心得分较低(Coef.=-0.150,p < 0.1)预测在调整人口统计学后成为一名成功的女性戒烟者。

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男性中,神经质水平较低、外向性水平较低、经验开放程度较高,戒烟的可能性较高。此外,较低的责任心水平与中国女性成功戒烟有关。这些结果表明,戒烟干预中应包括人格信息。

620800f401aa88a0dc87afd72eccf5eb.png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1fa5c6471892105c8db52ad7a8981371.png

标题:2010-2018年中国成年人睡眠模式的时间趋势:连续五次全国代表性调查的结果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中国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长和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和高睡眠债务患病率的时间趋势。

数据来源:本研究运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

方法:该研究使用了来自≥18岁成年人的中国家庭小组调查(CFPS)的全国代表性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逻辑回归计算波浪趋势的P值,采用线性回归计算患病率的绝对差异。采用泊松回归分析计算睡眠相关问题的患病率。

结果:2018 年,成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估计为 7.6 小时/天。辽宁省≥65岁人群、女性、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和居民睡眠时间较短、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平均睡眠时间从2010年的8.2 h/d略微下降到2016年的7.6 h/d,然后在2016-2018年保持稳定。睡眠时间短的患病率从2010年的11.8%显著上升到2016年的24.1%,然后从2016年到2018年患病率有所下降,尽管这种下降并不显著。就业人口中高睡眠债务的患病率从2010年的6.2%上升到2018年的8.6%(绝对差异,2.4个百分点;P 趋势 = 0.063)。此外,睡眠质量差的患病率从2012年的15.6%上升到2018年的21.3%(绝对差异为5.7个百分点;P趋势<0.001)。对于所有与睡眠相关的变量,变化程度因社会人口学亚组而异。

结论: 在这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人口调查中,平均睡眠时间从2010年到2016年略有下降,然后在2016年到2018年保持稳定。在大多数社会人口亚组中,睡眠质量差和高睡眠债务有所增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中国成年人睡眠健康变化的驱动因素。

8547ba403ab694b5e9a12a3db176701a.png

3.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83a43c50eb411c611dec0825d49e8ad8.png

标题:母亲加班与儿童健康——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三期面板数据,考察了母亲加班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母亲加班会使儿童健康状况变差,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母亲加班对女孩、学龄前儿童、城市儿童以及由母亲照料的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更明显。考虑到母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我们既要保障女性的合法工作权益,同时还要兼顾女性的家庭责任,因而需要为女性创造友好型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环境。同时,重视家庭照料的基础地位并鼓励父亲积极参与到儿童照料中来,以减少女性的后顾之忧。

本公众提供各种科研服务了!

一、课程培训

2022年以来,我们召集了一批富有经验的高校专业队伍,着手举行短期统计课程培训班,包括R语言、meta分析、临床预测模型、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问卷与量表分析、医学统计与SPSS、临床试验数据分析、重复测量资料分析、nhanes、孟德尔随机化等10门课。如果您有需求,不妨点击查看:

发表文章后退款!2023年郑老师团队多门科研统计直播课程,欢迎报名

二、统计服务

为团队发展,我们将与各位朋友合作共赢,本团队将开展统计分析服务,帮忙进行临床科研。欢迎了解详情:

医学统计服务| 医学公共数据库论文一对一指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