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的汇总中,我们发现了一篇使用新指标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探索其与抑郁症之间的L型关系的文章。乍一看很新颖,仔细一看AIP计算为log10(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合一下这两个指标,还能发二区!言归正传,让我们接着今天的周报。
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是一项旨在评估美国成人和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的研究计划。该调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结合了访谈和体格检查。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负责为国家提供健康统计数据。
NHANES计划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并作为一系列针对不同人口群体或健康主题的调查进行。自1999年以来,对美国的人口健康状况进行了更为定期的调查。每次调查中,来自美国约3000个县中30个选定县的约10000名参与者被要求在移动检查中心(MEC)参加家庭访谈、随后的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测试。
NHANES访谈包括人口统计,社会经济,饮食和健康相关问题。检查部分包括医疗,牙科和生理测量,以及由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进行的实验室测试。
一、2024年NHANES文献预览
本周PubMed数据库“标题/摘要:NHANES”搜索发现,共发表54篇NHANES论文。其中8篇一区,24篇二区。
1.外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文章题目:世界贸易中心应答者和NHANES III参与者的正常肺功能和死亡率。
研究背景:低FEV1是死亡率增加的生物标志物,正常肺功能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尚未很好地阐述。
研究目的:评价肺功能正常受试者中FEV1与死亡率的相关性。
数据来源:10,999名纽约市消防局(FDNY)响应者和10,901名第三次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 III)参与者,年龄为18—65岁,FEV1预测值> 80%。死亡率数据是从与国家死亡指数的联系中获得的。
方法:使用全球肺功能倡议全球种族中性参考方程计算FEV 1 预测值百分比。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FEV 1 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控制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吸烟史,以及FDNY的工作分配。队列随访时间最长为20.3年。
结果:观察到FDNY的10,999人中有504例死亡(占比4.6%)以及NHANES III的10,901人中有1,237人死亡(加权占比9.4%)。与FEV1≥120%预测值相比,在FDNY队列中,FEV1 100-109%、90-99%和80-89%预测值的死亡率显著更高;在NHANES III队列中,FEV1 90-99%和80-89%预测值的死亡率显著更高。FDNY和NHANES III组FEV1预测值每增加10%,死亡率分别降低15%(HR=0.85; 95%CI,0.80-0.91)和23%(HR=0.77; 95%CI,0.71-0.84)。
结论:在两个队列中,较高的FEV1与较低的死亡率相关,表明较高的FEV1是健康状况较好的生物标志物。这些发现表明,即使FEV1在正常范围内,FEV1的单一横截面测量也可预测20年内的死亡率。
2.外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文章题目:2007-2012年美国NHANES中PRISm和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风险。
研究背景:评估了美国成年人群中保留比率肺功能受损(PRISm)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风险。
数据来源: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2007-2012)的三波支气管扩张剂前肺功能测定数据与国家死亡指数联系起来,包括20至79岁的成年人。其中,没有关于年龄、性别、身高、BMI、种族/民族和吸烟状况的缺失数据。
方法: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的FEV1/FVC临界点定义COPD(GOLD1、2和3-4)和PRISm。通过三个波的协变量比较了GOLD分期和PRISm的患病率。使用所有三个波组合,按COPD分期和PRISm估计调整后的全因和病因特异性死亡风险。
结果:2007-2012年COPD和PRISm的患病率分别为13.1%-14.3%和9.6%-10.2%。发现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和种族/民族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无论分期如何,男性COPD的发病率较高,而女性PRISm的发病率较高。COP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PRISm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RISm在中年人中最高。与目前和从未吸烟者相比,前吸烟者的PRISm率较低,但GOLD 1率较高。COPD患病率在非西班牙裔白色个体中最高,PRISm在非西班牙裔黑人个体中显著更高(范围31.4%-37.4%)。我们发现PRISm与全因死亡率(HR=2.3,95%CI:1.9-2.9)和各种原因特异性死亡(HR范围:2.0-5.3)之间存在相关性。我们还发现GOLD 2(HR=2.1,95% CI:1.7-2.6)或更高(HR=4.2,95% CI:2.7-6.5)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相关性。病因特异性死亡风险在COPD分期中各不相同,但通常随GOLD分期升高而升高。
结论:2007-2012年COPD和PRISm的患病率保持稳定。应更加重视PRISm的潜在影响,因为它在少数群体中的流行率较高,并且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率有关。
3.外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文章题目:用体脂百分比而不是体重指数来定义超重和肥胖。
研究背景:目前,超重和肥胖的定义是身体质量指数(BMI),这是一个实际肥胖的不良替代指标(体脂百分比,%BF)。现代技术提供了%BF的估计值,但医护人员需要基于结果的%BF阈值来指导患者。
研究目的:该研究基于主要肥胖相关合并症确定%BF阈值,表现为代谢综合征(MetSyn)。这些限制与现有的超重和肥胖的BMI阈值进行了比较。
数据来源:美国人口的16,918名成年人(8,734名男性和8,184名女性)的横断面抽样数据,通过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公共使用数据集访问。
结果:通过BMI测量为超重(BMI>25 kg/m2)和肥胖(BMI>30 kg/m2)的个体分别包括5%和35%的MetSyn个体。对于男性,没有MetSyn低于18%BF的病例,%BF相当于“超重”(5%的MetSyn个体)发生在25%BF,而“肥胖”(35%的MetSyn个体)对应于30%BF。对于女性,没有MetSyn低于30%BF的病例,“超重”发生在36%BF,“肥胖”对应于42%BF。BMI与%BF的比较说明了BMI预测%BF的广泛变异性,突出了使用更直接的肥胖测量来管理肥胖相关疾病的潜在重要性。
结论:目前,身体成分估计的可行方案并结合本研究提供的阈值现在可以取代间接BMI评估用于肥胖管理。临床相关的"超重"可分别定义为男性和女性的25%和36%BF,"肥胖"定义为男性和女性的30%和42%BF。
4.中国学者文章介绍(四)
文章题目:青年糖尿病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指数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背景:虽然研究已经证明了心血管疾病(CVD)和心血管死亡率的血糖(TyG)指数的价值,但是很少有研究表明TyG指数与年轻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或CVD死亡率相关。
研究目的:调查美国年轻糖尿病患者TyG指数与全因和CVD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数据来源:2001—2018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中 的2440名年轻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结果通过与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国家死亡指数(NDI)记录相关联来确定。
方法 :采用COX回归模型研究TyG指数与青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函数(RCS)分析TyG指数与死亡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对拐点两侧建立两段COX比例风险模型。
结果:在8.2年的中位随访期间,观察到332例全因死亡和82例心血管疾病死亡。基于RCS,发现TyG指数与年轻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CVD死亡率呈U形相关,阈值分别为9.18和9.16。当TyG指数低于值时(全因死亡率中TyG指数< 9.18,CVD死亡率中TyG指数< 9.16),其与全因死亡率和CVD死亡率的相关性不显著。当TyG指数高于阈值时(全因死亡率中TyG指数≥ 9.18,CVD死亡率中TyG指数≥ 9.16),其与全因死亡率和CVD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全因死亡率HR 1.77,95%CI 1.05-2.96,CVD死亡率HR 2.38,95%CI 1.05-5.38)。
结论:在美国年轻糖尿病患者中,TyG指数与全因和CVD死亡率之间存在U型相关性,CVD和全因死亡率的阈值分别为9.18和9.16。
5.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五)
文章题目:美国成年人心血管健康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NHANES 2005-2008。
研究目的:探讨美国成年人心血管健康(CVH)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数据来源:2005年至2008年进行的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N= 4,249)的样本,包括糖尿病人群,使用Life's Essential 8(LE8)评估来评估心血管健康(CVH)。
研究方法:视网膜病变是通过专业人员独立分级眼底照片的成像评估确定的。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亚组分析和加权分位数和(WQS)回归方法评估基于LE8评分的CVH状态与视网膜病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中介分析以调查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介导LE8评分与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
结果:在一个完全校正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中度和高度CVH组的参与者有39%的(OR=0.61,95%CI:0.43-0.87,P= 0.01)和56%(OR=0.44;95%CI 0.25-0.77,P< 0.001)与低CVH组相比,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较低。RCS模型表明CVH和视网膜病变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WQS回归分析表明,血糖(47.65%)和血压(19.41%)与视网膜病变相关的权重最高。中介分析表明,血清白蛋白部分介导LE 8评分和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
结论:在一个完全校正的逻辑回归模型中,中度和高度CVH组的参与者有39%的(OR=0.61,95%CI:0.43-0.87,P= 0.01)和56%(OR=0.44,95%CI 0.25-0.77,P< 0.001)与低CVH组相比,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较低。RCS模型表明CVH和视网膜病变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WQS回归分析表明,血糖(47.65%)和血压(19.41%)与视网膜病变相关的权重最高。中介分析表明,血清白蛋白部分介导LE 8评分和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
6.中国学者文章介绍(六)
文章题目:基于2007-2016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每日久坐时间与肾结石之间的关联:一项横断面研究。
研究背景:肾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约占世界人口的9%。虽然据报道,一些不健康的饮食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肾结石的危险因素,但每天坐着的时间和肾结石之间的联系尚未被探讨。
数据来源:2007-2016年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的数据。
研究方法:肾结石病史和每日坐着的时间从问卷和24小时回忆访谈中检索。Logistic回归和亚组分析进行调查的关联。该分析根据娱乐活动强度进行进一步分层。
结果:共有19,188名年龄≥20岁且信息完整的参与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肾结石的总患病率为9.6%。在没有剧烈娱乐活动的参与者中,观察到肾结石患病率增加的趋势,每天坐着的时间增加。然而,在参加剧烈娱乐活动的人中没有观察到这种趋势,因为尽管他们每天坐6到8小时,但他们患肾结石的风险降低了(OR=0.659,95% CI:0.457至0.950,P=0.028),表明剧烈的娱乐活动可以部分减轻久坐时间延长的不利影响。
结论:在不进行剧烈娱乐活动的人群中,肾结石的患病率随着每日久坐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尽管差异不显著。剧烈的娱乐活动可能会改变每天坐着的时间和肾结石之间的关联。需要更多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进一步研究这种关联。
7.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七)
文章题目:探索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抑郁症之间的L型关系:来自NHANES 2005—2018的结果。
研究背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是一种与多种疾病相关的新指标。然而,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调查AIP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研究目的:阐明AIP和抑郁症之间的非线性关联。
数据来源:2005-2018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12,453名参与者。
方法:AIP计算为log10(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识别抑郁(PHQ-9≥10)。采用加权多元Logistic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模型、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检验来揭示AIP与抑郁的关系。
结果:AIP与抑郁症有显著相关。在完全校正的模型中,AIP水平升高与抑郁症的几率较高相关(OR = 1.50; 95%CI:1.06-2.12)。RCS分析表明,抑郁症和AIP之间的关系呈L形模式,拐点在-0.289。超过这个拐点,AIP水平升高的个体与抑郁症的几率更高相关(OR = 2.25; 95%CI:1.49-3.39)。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关联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明显。
结论:在美国成年人中,AIP和抑郁症之间存在L型关联。AIP作为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具有潜在价值,保持AIP值低于一定阈值可能有助于管理抑郁症。
更多文章如下:
外国学者:
中国学者:
一个专门做公共数据库的公众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