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询问,如何做到有效提问与倾听??

当我们进行启发式提问时,目的是引导对方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直接介入对方的问题,或者替对方解决问题。运用这种提问方法,既能达到我们自己的沟通目的,也能让对方有很大的收获。

启发式提问分为三步

询问目标

这时我们就可以向对方提问。常用的问题组包括:

“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你希望自己能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你打算什么时候实现这个目标?”
   ……

如果对方的目标较大,你也可以引导对方将目标量化,如:

“你想在半年内达到什么目的?”
“在三个月内,你要实现什么目标?”
“在××方面,你要实现哪些目标?”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对方说出自己的目标时,我们不要评价对方的目标,只要对方能清晰准确地说出他的目标就行了。比如,对方说自己的目标是考上研究生,即使你真的认为考研对他的工作帮助不大,也不要说“考研无用”一类的话,以免打击对方的积极性。

询问现状

现状也就是对方当下的境况,很多人往往搞不清自己的现状,所以也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而这一步的提问就是帮助对方理清自己当下所处的状况,比如存在哪些困难、有哪些问题等。常见的问题组如下:

“你的现状是什么?”
“你认为当下哪些情况让你感到困难?”
“你做过哪些努力?效果怎么样?”
“你现在的状态与哪些情况、哪些人有关?”
“你是怎样知道这些是事实,而不是臆想的?”
    ……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对方放大自己的视野,把与自己现状有关的人和事都罗列出来,然后分析这些人和事对自己有哪些影响。有些时候对方对自己的现状判断可能存在偏差,你要及时提醒对方。

询问可选择的方法和路径

对方清楚了自己的目标和现状后,接下来就要明确怎样通过利用或改变现状去实现目标,所以这时你就要询问对方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方法和路径,也就是真正的启发了。这一步的常用问题组包括:

“你打算怎么做?”
“你有哪些选择或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你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在相似或相同的情况下,你知道别人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吗?”
“你还需要谁的支持和帮助?”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还有吗?”
……

当提问走到这一步时,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对方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或“我也没办法”。对方对前面的目标、现状已经非常清楚了,为什么到最后一步会不知道怎么做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会陷入一种“限制性想法”当中。什么是限制性想法?就是人会自己给自己设定很多限制,这些限制会让我们不敢或不愿去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缘 源 园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造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