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史江鸿
如果你读过《她在IT圈里摸爬滚打的十年》,一定知道,七姑娘曾在IT行业中辗转多个角色——从开发(Developer)、测试(QA)、业务分析(BA)到项目管理(PM)和培训师。但在所有经历中,最让我热爱的,莫过于业务分析师(BA)。我的职业转型十分成功,因此,我希望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正在职场十字路口徘徊的你。
如果你正处于以下情况:
你是软件行业科班出身的毕业生,你热爱这个行业,但对写代码提不起兴趣;
你是非计算机背景的毕业生,没学过编码,却对IT行业充满向往;
你是IT行业的从业者,却遭遇职业瓶颈,缺乏创新的工作让你感到倦怠。
然而,你始终怀揣激情,擅长逻辑分析,拥有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出色的沟通技巧。那么,不妨和我一起,深入了解IT行业中唯一一个不写代码却充满挑战与乐趣的技术角色——业务分析师(BA)!
01 BA的角色定义
在IT行业,业务分析师(Business Analyst,简称BA) 是连接业务需求与技术实现的关键桥梁。BA的核心职责是将复杂的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转化为可实施的软件解决方案,并在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协助团队推动产品落地。最终,BA的目标是确保软件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能为企业创造业务价值。
那么,如何理解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某公司专注于建筑五金及配套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同时与全国多家经销商合作。然而,作为一家拥有30多年历史的传统企业,其数字化水平较低。多年来,他们陆续开发了十几个软件系统,包括生产管理、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等。然而,这些系统彼此独立,数据未能完全打通,导致运营效率低下。
以订单处理为例:销售部和经销商在销售过程中涉及出货、借货、换货、退货等业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订单管理系统,销售人员只能通过Excel模板记录各种订单,再通过邮件发送给计划部。计划部工作人员收到后,需要手动将订单数据录入ERP系统。
目前,计划部共有6名员工,每人每天花费4.5小时在订单录入上。整个过程重复繁琐、效率低下、且易出错,极大影响了公司的运营效率。
那么,这里的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分别是什么?
- 业务需求:通过自动化手段优化订单处理流程,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效率,降低出错率,实现降本增效。
- 用户需求:提供一个自动化工具,让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查询订单信息,并将不同类型的订单准确录入系统,避免手动录入导致的错误。
作为BA,工作的核心在于深入理解业务流程和用户需求,分析销售人员在订单处理中需要查询的数据、录入的信息及具体操作步骤。最终,BA需要设计一款高效可落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解决用户痛点,实现业务目标。
02 BA角色的演变与发展
业务分析师(Business Analyst,简称BA)是随着IT行业的发展、软件项目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对业务需求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而逐步演变出的角色。
- 1960s - 1980s,系统分析师(System Analyst):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开始应用于企业管理和政府机构,管理信息系统(MIS)逐步兴起。最初,软件开发主要由程序员主导,他们直接与业务人员沟通、理解需求,然后编写代码。然而,随着业务需求日益复杂,仅靠程序员难以精准获取需求。因此,系统分析师(System Analyst)这一角色应运而生,专门负责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并在业务与技术之间架起沟通桥梁。
- 1990s,需求工程师(Requirements Engineer):随着软件工程成为一门正式学科,越来越多的软件项目因需求不清晰、频繁变更、业务与技术脱节而失败,这使得需求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系统分析师更关注技术架构&#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