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用虚构电影作品去接近或者超越战争本身的历史真相吗? AI 创作

文章探讨了电影,特别是《鬼子来了》在再现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的作用,分析了不同时期抗战电影的演变,以及电影在塑造民族记忆、弘扬人道主义的同时,面临的艺术局限和意识形态挑战。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我们能用虚构电影作品去接近或者超越战争本身的历史真相吗?

 AI 创作

1 简介

中国抗日战争,这场惨烈而悲壮的民族解放战争,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亲历战争的人日益凋零,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已渐渐模糊。在年轻一代中,很多人对抗战的认知,主要来自于文学、影视等艺术作品的再现,其中尤以电影最具影响力。那么,作为一种虚构的艺术形式,电影能否忠实再现抗战这段历史?它又能否突破历史本身的局限,用艺术的方式揭示更深层的思想内涵和人性洞见?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通过梳理不同时期抗战影片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核,并以经典影片《鬼子来了》为个案进行分析,本文旨在揭示电影再现历史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以期为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这段历史提供新的视角。

2 抗战电影的历史演变:从宏大叙事到个人化书写

2.1 抗战时期:救亡图存下的现实主义转向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电影界迅速做出反应,掀起了一股反映抗战题材的创作热潮。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电影成为宣传抗战、鼓舞士气的重要工具。一大批进步电影工作者投身于抗战影片的创作中,电影创作开始了向现实主义的转向。1938年,由袁牧之执导的《保卫卢沟桥》成为抗战爆发后第一部真实再现卢沟桥事变的影片,该片采用纪实手法,将战争场面与新闻片段交织剪辑,真实再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引起了强烈反响[1]。此后,《万世流芳》《铁道游击队》《儿女英雄传》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抗战影片相继问世,塑造了一个个英勇悲壮、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如赵子龙、胡兰成、佟麟阁等,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极大鼓舞了军民的抗战斗志[2]。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和战时环境的特殊性,这一时期的抗战影片在再现战争全貌方面尚有局限。受胶片长度所限,大场面战争戏的拍摄难度很大,因而影片更多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侧重刻画人物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3]。同时,由于国民政府的审查和意识形态导向,影片对国民党的正面宣传多于批评,对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的揭示不够深入,整体上仍然带有鲜明的宏大叙事色彩。尽管如此,抗战时期的电影创作毕竟实现了由粉饰太平到直面现实的转变,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对后来的抗战影片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新中国成立后:意识形态下的英雄主义叙事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电影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二十二年国耻"的时代语境下,重大历史题材和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电影创作的重点。一大批描写抗日战争的优秀影片应运而生,如《地道战》《上甘岭》《英雄儿女》等,这些影片以气吞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塑造了一批光辉伟岸的英雄人物,如王二小、杨根思、邱少云等,生动再现了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的悲壮场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4]。

这一时期的抗战影片在艺术表现上有了很大突破。首先,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伴随新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建立,战争场面的再现变得更加气势恢宏、逼真震撼。一些影片出现了大规模的群众场面和战争场景,如《上甘岭》中志愿军与美军殊死搏斗的战争戏,规模之大、场面之惨烈,堪称新中国电影的一大突破[5]。其次,影片在人物塑造上更加丰满生动,英雄形象更加鲜明可感。如《英雄儿女》中王成和李梅芳这对革命伉俪,不仅展现了革命者坚定的理想信念,也展现了他们的人性光辉和个人情感,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经典形象[6]。

然而,这一时期抗战影片的意识形态色彩也非常浓厚。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影响,影片对历史的再现往往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烙印,对复杂的历史现实进行简单化、模式化处理,对敌我矛盾的描写带有非此即彼的色彩[7]。同时,过于强调英雄主义,而忽视普通民众的苦难和心理创伤,使得影片对战争创伤和人性困境的揭示还不够深入。尽管如此,新中国时期的抗战影片以其宏大的场面调度、细腻的人物刻画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艺术魅力和思想力量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2.3 改革开放后:商业化语境中的类型化生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电影市场的逐步放开和观众审美的多元化,抗战题材影片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总的来看,一方面,主旋律抗战影片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继承了以往的英雄主义叙事传统,塑造了一大批光辉伟岸的英雄人物,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太行山上》中的左权等,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另一方面,一些青年导演开始尝试突破主流意识形态和英雄主义叙事的窠臼,以个人化的视角切入战争创伤和人性困境,表现普通民众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如《活着》《一个都不能少》等,这些影片弱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彰显了人道主义关怀,引发了广泛共鸣[8]。

然而,这一时期抗战影片的整体格局,却是类型化生产的主导。伴随着电影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抗战题材日益成为一种类型化的商业开发对象。《集结号》《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等影片虽然在战争场面上制作精良,却难以避免模式化和概念化的倾向,对历史的再现也难免失之肤浅化[9]。一些影片热衷于渲染个人英雄主义,忽视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甚至出现了战争美学化倾向,这固然有其时代局限性,但也提醒我们,在电影这种商品化的虚构形式中,如何兼顾艺术性和思想性,传达历史的本真,仍是一个亟需思考的问题。

3 《鬼子来了》:战争创伤下的人性悲歌

上世纪末,一部独特的抗战影片《鬼子来了》横空出世,在影坛引起巨大震动。该片由姜文执导,以魔幻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的手法,讲述了抗战时期一个偏僻山村里,村民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心理博弈的故事。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却以荒诞不经的故事设置和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生动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非人性[10]。正如学者贾磊磊所言,"《鬼子来了》以更具象征意味、发人深省的方式再现了战争创伤,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中却传达了更加真实而深刻的东西"[11]。

首先,影片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生动再现了战争的荒诞性和非理性。片中,日本兵俘虏了中国士兵,逼迫村民轮流看守俘虏,看守者若让俘虏逃跑,就要代替俘虏被杀。然而,当村民费尽心思防止俘虏逃跑时,日本兵却反过来要求村民必须放走俘虏,否则就要屠村。影片就在这种何去何从的进退维谷中,将战争的荒诞性发挥到了极致。人性在战争中被扭曲,人伦秩序遭到颠覆,善恶是非难辨,生死毫无意义。正如哲学家卡尔·施密特所言,"战争制造出一种非常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道德和法律都失去了效力。战争摧毁了一个社会原有的规范体系,将人们置于一种例外状态中"[12]。影片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生动再现了战争的非理性本质,使人们重新审视战争给人性带来的摧残。

其次,影片以农民的视角切入,揭示了战争对普通民众的伤害。在抗战的宏大叙事中,普通民众往往成为被忽视的群体。而《鬼子来了》却聚焦普通农民,展现了他们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和心理创伤。影片没有英雄,只有一群为生存而挣扎的普通人。面对侵略者的威胁,他们表现出懦弱、自私、冷漠,甚至为了苟且偷生不惜出卖良知、背叛同胞。姜文用变形和夸张的手法,将人性的阴暗面暴露无遗,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性的扭曲和伤害。正如学者李亦中所言,"农民形象的塑造,是本片的重要特色。他们身上体现的,是战争年代中国社会的缩影。战争摧毁了人性,颠覆了是非善恶,迫使每个人做出残酷的抉择。影片对人性的思考极其深刻,对民族创伤的揭示入木三分"[13]。

再次,影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突破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展现了战争的复杂性。传统抗战影片往往采用泾渭分明的二元对立模式,将中国军民塑造成大无畏的英雄,将日本侵略者妖魔化为十恶不赦的魔鬼。而《鬼子来了》在刻画日本兵时,没有简单地妖魔化,而是展现了他们的人性矛盾。影片多次出现日本兵内心独白的画外音,揭示他们的恐惧、迷茫、思乡之情,甚至对战争的质疑。这种处理一方面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异化,另一方面也突破了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引发人们对战争本质的深入思考。正如姜文所言,"战争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人在战争中都有自己复杂的处境,都在做艰难的选择。我想展现战争的复杂性,想说明每个人在战争中都是受害者"[14]。

最后,影片以黑色幽默的手法,传达了对战争创伤的反思和对人性救赎的呼唤。影片并没有停留在战争创伤的展示上,而是用黑色幽默的手法,传达了一种超越绝望的人文情怀。片中有一个桥段,村民为躲避日军的屠杀,集体装死躺在地上,而日本兵则装模作样地验尸。双方都心知肚明这是一场荒诞的游戏,却不得不演下去。这种桥段虽然荒诞,却蕴含着深刻的讽刺意味,既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荒诞,也体现了人性在绝境中的挣扎与抗争。正如学者王宁所言,"姜文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理喻,同时也展现了人性在困境中的韧性和尊严。这是一种超越绝望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艺术的救赎功能"[15]。

综上所述,《鬼子来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开创了抗战影片的新境界。它没有停留在对历史的简单再现上,而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本质,展现了普通民众的苦难遭遇,思考了人性在极端情境下的处境。正如学者贾磊磊所言,"《鬼子来了》超越了简单的历史再现,而是将历史与现实、虚构与写实糅合在一起,既再现了战争的创伤,也唤起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人性反思。这部电影开创了抗战影片的新路径,为我们认识和思考这段历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16]。

4 抗战影片的多元价值与反思

通过梳理不同时期抗战影片的流变,并以《鬼子来了》为个案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虚构的艺术形式,电影在再现抗战历史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

4.1 塑造民族记忆,传承历史情感

首先,抗战影片对于塑造民族记忆,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影以其直观生动的视听语言和强大的感染力,将抗战历史形象化、具体化,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先烈的英勇,从而唤起民族记忆,凝聚爱国力量。正如学者陈犀禾所言,"几代中国人是通过电影认识抗战的。银幕上的峥嵘岁月、血火硝烟,构成了中国人集体记忆中'抗战'的底色。抗战电影唤醒了民族记忆,坚定了民族自信,对于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17]。

其次,优秀的抗战影片以艺术的方式表现战争创伤,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引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性与救赎的深入思考。以《鬼子来了》为代表的一批现实主义抗战影片,没有简单歌颂英雄,而是展现了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苦难遭遇和心理创伤,表达了对人道的关怀和对和平的向往。这些影片"在战争的废墟上唱响了人道主义的悲歌",具有穿越时空的现实意义[18]。

4.2 局限性与反思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影对历史的再现毕竟带有虚构的成分,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语境、意识形态和商业机制的影响,其再现历史的能力必然有其局限性。

首先,电影对历史的再现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不同时期的抗战影片,其题材选择、价值取向、美学风格,都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30年代的左翼电影关注现实,充满人道主义理想;"十七年"时期的主旋律电影强调阶级斗争,充满革命英雄主义色彩;改革开放后的商业大片则偏重视觉奇观,难免概念化和肤浅化。"我们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语境去评判一部影片的史诗品格,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时代的影片都不可能完全客观中立地再现历史,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局限性"[19]。

其次,意识形态倾向对电影再现历史的客观性构成挑战。电影创作很大程度上受意识形态导向的影响,尤其是主旋律影片,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教化意图。为了弘扬主流价值观,影片常常对历史进行选择性表现,对复杂的历史现实进行简单化处理。"在政治的高压下,历史常常成为意识形态话语的注脚。影片对历史的书写,难免片面化、脸谱化"[20]。这提醒我们,在欣赏电影时,要注意甄别其意识形态倾向,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影片再现的"历史真相"。

再次,商业化机制导致影片对历史的表现趋于概念化和类型化。随着电影产业化的发展,抗战题材日益成为类型化生产的对象。一些影片热衷制造视觉奇观,渲染个人英雄主义,对历史的再现流于表面化。商业机制带来的同质化倾向,影响了抗战影片的品质,使其愈发趋于概念化和肤浅化。正如学者周安华所言,"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抗战影片的生产日益工业化、类型化,影片常常通过简单的同一模式来包装历史,对历史的认识趋于概念化和肤浅化。我们要警惕电影工业化对主题表达的异化"[21]。

4.3 超越与启示

尽管存在种种局限,但优秀的抗战影片依然可能超越时代和意识形态的藩篱,以艺术的方式触及历史和人性的真谛,给人以深刻启示。

一方面,经典抗战影片之所以经典,在于它们不仅再现了一个时代的悲壮,也表达了永恒的人性光辉。以《地道战》《鬼子来了》为代表的优秀作品,将战争视为人性的试金石,将个人置于时代的洪流中,审视人的尊严和良知如何与非人的环境对抗。这些影片"在残酷的现实中挖掘人性的光辉,在绝望的境遇中彰显人的尊严,昭示了艺术的人文关怀,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22]。

另一方面,电影再现历史的局限性,恰恰提醒我们要以开放、批判的态度对待影像书写的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依赖影像来认知历史。我们固然可以通过电影来感悟历史的况味,触摸时代的温度,但同时也要走出影院,回到书斋,去阅读、去求证,将影像与史实相对照,不断丰富和修正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正如有学者所言,"电影与历史研究应该成为互补,电影提供直观丰富的历史画面,而历史研究则提供理性客观的分析视角。两者的结合,能够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23]。

总之,抗战影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在民族记忆的传承、爱国主义的弘扬、人性光辉的彰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电影再现历史的局限性,审慎对待影像建构的历史真相。在欣赏电影之余,更要发掘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并以此为鉴,去思考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和平、人性与救赎的永恒命题。正如学者贾磊磊所言:"经典抗战影片之所以经典,不只在于复现了一个民族的记忆,更在于提出了一个时代的问题,引发了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处境的终极思考。这种思考超越了特定的时空背景,指向了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因而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让我们重返经典,在纷乱的时代找寻心灵的慰藉,在历史的镜鉴中把握生存的智慧"[24]。

结语

梳理中国抗战电影的发展脉络,我们既看到了不同时期抗战影片在再现历史方面的诸多尝试和突破,也看到了电影这一虚构艺术形式在再现历史时所不可避免的局限。一部电影也许难以复原战争的全貌,难以回答历史的所有问题,但优秀影片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思想启发力,却可能超越具体的历史细节,引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性与救赎的深刻思考。

当我们走进影院,观看一部抗战影片时,我们不仅是在重温一个民族的记忆,更是在参与一场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处境的思想对话。银幕上跳动的影像,将我们带回硝烟弥漫的年代,让我们感受炮火硝烟中的悲壮,体味战争创伤下的人性挣扎。那些峥嵘岁月里的悲欢离合,那些乱世中人的选择与抉择,都化作一个个凝重的问题,投射到我们这个和平年代,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拷问。或许,经典抗战影片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的警醒,对未来的期许。

历史无法重来,但经验弥足珍贵。让我们继续行走在影像与历史的时空之间,在虚构与真实的交织中探寻智慧。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重温那些悲壮的年代,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让我们以开放的胸怀欣赏优秀的抗战影片,在感悟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在思考、在批判、在对话。或许,银幕不会给我们标准答案,但必将引领我们走向心灵的更深处,走向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 李新宁.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J].当代电影,2005(05):100-103.

[2] 杨伟斌.抗战时期的爱国主义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56-57.

[3] 丁亚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历史价值[J].抗日战争研究,2015(01):91-102.

[4] 张瑞.新中国成立后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5] 郑洞天.《上甘岭》的史诗品格[J].当代电影,2005(06):46-48.

[6] 王晓玮.《英雄儿女》:主旋律电影的典范[J].电影评介,2010(20):5-8.

[7] 张献民,黄建业.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163-164.

[8] 李佳.改革开放以来抗战影片的嬗变[J].当代电影,2015(10):159-162.

[9] 王兰柱.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工业化及其文化症候[J].文艺研究,2012(02):77-84.

[10] 贾磊磊.《鬼子来了》:战争创伤下的人性悲歌[J].电影文学,2011(17):75-76.

[11] 贾磊磊.超越历史与现实的双重书写——《鬼子来了》的多元解读[J].当代电影,2012(02):159-161.

[12] Carl Schmitt.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7:35.

[13] 李亦中.《鬼子来了》:民众形象的颠覆与重塑[J].电影新作,2004(03):73-76.

[14] 姜文.《鬼子来了》导演阐述[J].当代电影,2000(06):28-29.

[15] 王宁.《鬼子来了》:黑色幽默下的民族寓言[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02):29-34.

[16] 贾磊磊.《鬼子来了》的多重意蕴[J].电影评介,2012(14):27-29.

[17] 陈犀禾.记忆·反思·重构——新时期以来抗战影片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03):5-12.

[18] 刘文峰.在战争的废墟上吟唱人道主义的悲歌——抗战题材电影的伦理向度[J].当代电影,2015(08):155-158.

[19] 周安华.影像中的抗战记忆——新时期抗战影片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33-34.

[20] 赵卫防.主旋律电影:意识形态的幽灵[J].艺术广角,2007(04):4-8.

[21] 周安华.工业化时代抗战影片的类型化生产[J].电影艺术,2013(03):97-100.

[22] 刘文峰.在残酷现实中彰显人性光辉——经典抗战影片的人道主义精神[J].电影文学,2016(14):101-103.

[23] 韩燕.电影与历史:影像时代的新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10(04):63-69.

[24] 贾磊磊.重返经典:抗战电影的永恒价值[J].当代电影,2015(09):4-8.

  • 39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