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eans

6.1 聚类算法简介

学习目标

  • 知道聚类算法的概念
  • 了解聚类算法和分类算法的最大区别

1 认识聚类算法

image-20190219161521139

image-20190219161600630

使用不同的聚类准则,产生的聚类结果不同

1.1 聚类算法在现实中的应用

  • 用户画像,广告推荐,Data Segmentation,搜索引擎的流量推荐,恶意流量识别
  • 基于位置信息的商业推送,新闻聚类,筛选排序
  • 图像分割,降维,识别;离群点检测;信用卡异常消费;发掘相同功能的基因片段

1.2 聚类算法的概念

聚类算法

一种典型的无监督学习算法,主要用于将相似的样本自动归到一个类别中。

在聚类算法中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将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对于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聚类结果,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有欧式距离法。

1.3 聚类算法与分类算法最大的区别

聚类算法是无监督的学习算法,而分类算法属于监督的学习算法。

6.2 聚类算法实现流程

学习目标

  • 掌握K-means聚类的实现步骤

  • k-means其实包含两层内容:
    • K : 初始中心点个数(计划聚类数)
    • means:求中心点到其他数据点距离的平均值

1 k-means聚类步骤

  • 1、随机设置K个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
  • 2、对于其他每个点计算到K个中心的距离,其它的点距离哪个中心点近,就归为哪一类。
  • 3、对于属于同一个类的数据,计算平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点。
  • 4、如果计算得出的新中心点与上一次的中心点一样(质心不再移动),那么结束,否则重新进行第二步过程

通过下图解释实现流程:

K-means过程分析

2 案例练习

  • 案例:

image-20190219171158984

  • 1、随机设置K个特征空间内的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本案例中设置p1和p2)

image-20190219171244828

2、对于其他每个点计算到K个中心的距离,未知的点选择最近的一个聚类中心点作为标记类别

image-20190219171326923

image-20190219171338441

3、接着对着标记的聚类中心之后,重新计算出每个聚类的新中心点(平均值)

image-20190219171727035

4、如果计算得出的新中心点与原中心点一样(质心不再移动),那么结束,否则重新进行第二步过程【经过判断,需要重复上述步骤,开始新一轮迭代】

image-20190219171951607

image-20190219172011618

5、当每次迭代结果不变时,认为算法收敛,聚类完成,K-Means一定会停下,不可能陷入一直选质心的过程。

image-20190219172125388


3 小结

  • K-means聚类实现流程

    【掌握】

    • 事先确定常数K,常数K意味着最终的聚类类别数;

    • 随机选定初始点为质心,并通过计算每一个样本与质心之间的相似度(这里为欧式距离),将样本点归到最相似的类中,

    • 接着,重新计算每个类的质心(即为类中心),重复这样的过程,直到质心不再改变

    • 最终就确定了每个样本所属的类别以及每个类的质心。

    • 注意

      :

      • 由于每次都要计算所有的样本与每一个质心之间的相似度,故在大规模的数据集上,K-Means算法的收敛速度比较慢。

6.3模型评估

学习目标

  • 知道模型评估中的SSE、“肘”部法、SC系数和CH系数的实现原理

1 误差平方和(SSE,残差平方和):

举例:(下图中数据-0.2, 0.4, -0.8, 1.3, -0.7, 均为真实值和预测值的差)

image-20190308211436382

在k-means中的应用:

image-20200110002026198

公式各部分内容:

image-20200110002123645

上图中: k=2

  • SSE随着聚类迭代,其值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趋于稳定:

  • 如果质心的初始值选择不好,SSE只会达到一个不怎么好的局部最优解.

2 “肘”方法 (Elbow method) — K值确定

image-20190219174520309

(1)对于n个点的数据集,迭代计算k from 1 to n,每次聚类完成后计算每个点到其所属的簇中心的距离的平方和;

(2)平方和是会逐渐变小的,直到k==n时平方和为0,因为每个点都是它所在的簇中心本身。

(3)在这个平方和变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拐点也即“肘”点,下降率突然变缓时即认为是最佳的k值

6.4 聚类算法api初步使用

学习目标

  • 知道聚类算法API的使用

1 api介绍

  • sklearn.cluster.KMeans(n_clusters=8)
    • 参数:
      • n_clusters:开始的聚类中心数量
        • 整型,缺省值=8,生成的聚类数,即产生的质心(centroids)数。
    • 方法:
      • estimator.fit(x)
      • estimator.fit_predict(x)
        • 计算聚类中心并预测每个样本属于哪个类别,相当于先调用fit(x),然后再调用predict(x)
      • estimator.label_:模型的预测值
      • estimator.inertia_:sse的值

2 案例

随机创建不同二维数据集作为训练集,并结合k-means算法将其聚类,你可以尝试分别聚类不同数量的簇,并观察聚类效果:(聚类参数n_cluster传值不同,得到的聚类结果不同)

2.1 代码实现

1.创建数据集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samples_generator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KMeans:k-mean算法

#calinski_harabaz_score:值越大,聚类效果越好

#make_blobs: 创建用于聚类的数据集
# X为样本特征,Y为样本簇类别, 共1000个样本,每个样本2个特征,共4个簇,
# 簇中心在[-1,-1], [0,0],[1,1], [2,2], 簇方差分别为[0.4, 0.2, 0.2, 0.2]
X, y = make_blobs(n_samples=1000, n_features=2, centers=[[-1, -1], [0, 0], [1, 1], [2, 2]],
                  cluster_std=[0.4, 0.2, 0.2, 0.2],
                  random_state=9)

# 数据集可视化
plt.scatter(X[:, 0], X[:, 1], marker='o')
plt.show()

2.使用k-means进行聚类,并使用sse方法评估

model = KMeans(n_clusters=3, random_state=9).fit(X)
# 分别尝试n_cluses=2\3\4,然后查看聚类效果
plt.scatter(X[:, 0], X[:, 1], c=model.labels_)
plt.show()

# 用sse评估的聚类分数
print(model.inertia_)

3 小结

  • api:sklearn.cluster.KMeans(n_clusters=8)【知道】
    • 参数:
      • n_clusters:开始的聚类中心数量
    • 方法:
      • estimator.fit_predict(x)
        • 计算聚类中心并预测每个样本属于哪个类别,相当于先调用fit(x),然后再调用predict(x)

6.5 案例:探究用户对物品类别的喜好

学习目标

  • 应用pca和K-means实现instacart公司的用户对物品类别的喜好细分划分
  • 连接:https://www.kaggle.com/competitions/instacart-market-basket-analysis/data

instacart

数据如下:

  • order_products__prior.csv:订单与商品信息
    • 字段:order_id, product_id, add_to_cart_order, reordered
  • products.csv:商品信息
    • 字段:product_id, product_name, aisle_id, department_id
  • orders.csv:用户的订单信息
    • 字段:order_id,user_id,eval_set,order_number,….
  • aisles.csv:商品所属具体物品类别
    • 字段: aisle_id, aisle

1 需求

预测出用户下次想购买什么商品?

2 分析

  • 1.获取数据
  • 2.数据基本处理
    • 2.1 合并表格
    • 2.2 交叉表合并
    • 2.3 数据截取
  • 3.特征工程 — pca
  • 4.机器学习(k-means)
  • 5.模型评估(确定k值)

3 完整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1.获取数据
order_product = pd.read_csv("./data/instacart/order_products__prior.csv")
products = pd.read_csv("./data/instacart/products.csv")
orders = pd.read_csv("./data/instacart/orders.csv")
aisles = pd.read_csv("./data/instacart/aisles.csv")
  • 2.数据基本处理

    • 2.1 合并表格
    # 2.1 合并表格
    table1 = pd.merge(order_product, products, on="product_id")#使用内连接,连接两张表,只返回两个表中联结字段相等的数据
    table2 = pd.merge(table1, orders, on="order_id")
    table = pd.merge(table2, aisles, on="aisle_id")
    
    • 2.2 交叉表合并
    table = pd.crosstab(table["user_id"], table["aisle"])
    #crosstab:交叉表,第一个是列明,第二个是行名,表示计算一列数据对于另外一列数据的分组个数(统计个数)
    #该交叉表表示用户购买的134种类别的个数。
    
    • 2.3 数据截取
    data = table[:5000]#这个是因为电脑内存小,不是技巧
    
  • 3.特征工程 — pca

transfer = PCA(n_components=0.96)#n_components=0.9保留96%的数据信息,是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值所占的比例
data = transfer.fit_transform(data)
  • 4.机器学习(k-means)
labels = {}
sse = {}
for k in range(2, 10):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k, random_state=22).fit(data)
    label = kmeans.labels_
    labels[k] = label
    sse[k] = kmeans.inertia_
  • 5.k值可视化
plt.figure()
plt.plot(list(sse.keys()), list(sse.values()))
plt.xlabel("Number of cluster")
plt.ylabel("SSE")
plt.show()

6.确定k值等于3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3, random_state=22).fit(data)
label = kmeans.labels_
print(label)

kmeans.labels_
labels[k] = label
sse[k] = kmeans.inertia_


- 5.k值可视化

```python
plt.figure()
plt.plot(list(sse.keys()), list(sse.values()))
plt.xlabel("Number of cluster")
plt.ylabel("SSE")
plt.show()

6.确定k值等于3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3, random_state=22).fit(data)
label = kmeans.labels_
print(label)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