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套接字】什么是socket,socket基本知识认识

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我们知道实际上网络通信是主机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一个主机也可能有很多进程并发执行。所以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唯一标识一个进程,否则通信无从谈起!在本地可以通过进程PID来唯一标识一个进程,但是在网络中这是行不通的。

其实TCP/IP协议族已经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层的“ip地址”可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而传输层的“协议+端口”可以唯一标识主机中的应用程序(进程)。这样利用三元组(ip地址,协议,端口)就可以标识网络的进程了,网络中的进程通信就可以利用这个标志与其它进程进行交互。

认识IP地址

  • IP地址是在IP协议(位于网络层)中,用来标识网络中不同主机的地址。
  • 对于IPv4来说,IP地址是一个4字节,32位的整数。
  • 我们通常也使用“点分十进制”的字符串表示IP地址,例如192.168.0.1,用点分割的每一个数字表示一个字节,范围是0-255。

认识端口号

  • 端口号(port)是传输层协议的内容,端口号的作用实际就是标识一台主机上的一个进程。
  • 端口号是一个2字节16位的整数。
  • 端口号用来标识一个进程,告诉操作系统,当前的这个数据要交给哪一个进程来处理。
  • 一个端口号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

使用TCP/IP协议的应用程序通常采用应用编程接口:UNIX BSD的套接字(socket)和UNIX System V的TLI(已经被淘汰),来实现网络进程之间的通信。就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采用socket。

通俗来理解:socket在英文上有“插座”的意思,插座上有不同规格的插孔,我们将插头插入到对应的插孔当中就能够实现电流的传输。因此在进行网络通信时,客户端就相当于插头,服务端就相当于一个插座,但服务端上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服务进程(多个插孔),因此当我们在访问服务时需要指明服务进程的端口号(对应规格的插孔),才能享受对应服务进程的服务。

注意:因为端口号是隶属于某台主机的,所以端口号可以在两台不同的主机当中重复,但是在同一台主机上进行网络通信的进程的端口号不能重复。此外,一个进程可以绑定多个端口号,但是一个端口号不能被多个进程同时绑定。

PORT VS PID

端口号(port)的作用唯一标识一台主机上的某个进程,进程ID(PID)的作用也是唯一标识一台主机上的某个进程,那在进行网络通信时为什么不直接用PID来代替port呢?

进程ID(PID)是用来标识系统内所有进程的唯一性的,它是属于系统级的概念;而端口号(port)是用来标识需要对外进行网络数据请求的进程的唯一性的,它是属于网络的概念。

一台机器上可能会有大量的进程,但并不是所有的进程都要进行网络通信,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的进程是不需要进行网络通信的本地进程,此时PID虽然也可以标识这些网络进程的唯一性.就是说,在不同的场景下可能需要不同的编号来标识某种事物的唯一性,因为这些编号更适合用于该场景。更准确来说,PORT 和 PID 区分开来本质上是为了解耦。

底层如何通过port找到对应进程的?

  • 实际底层采用哈希的方式建立了端口号和进程PID或PCB之间的映射关系,当底层拿到端口号时就可以直接执行对应的哈希算法,然后就能够找到该端口号对应的进程。

主机字节序和网络字节序

计算机在存储数据时是有大小端的概念的:

  • 大端模式: 数据的高字节内容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处,数据的低字节内容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处。
  • 小端模式: 数据的高字节内容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处,数据的低字节内容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处。

举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要有字节序

  • 计算机电路先处理低位字节,效率比较高,因为计算都是从低位开始的。所以,计算机的内部处理都是小端字节序。

  • 但是,人类还是习惯读写大端字节序。所以,除了计算机的内部处理,其他的场合几乎都是大端字节序,比如网络传输

主机字节序

这两种字节序之间没有标准可循,两种格式都有系统使用。有些处理器可以配置成大端的,也可以配置成小端的。我们把某个给定系统所使用的字节序称为主机字节序。

网络字节序

网络协议指定了字节序,因此异构计算机系统能够交换协议信息而不会被字节序所混淆。TCP/IP协议栈使用大端字节序。应用程序交换格式化数据时,字节序问题就 会出现。对于TCP/IP,地址用网络字节序来表示,所以应用程序有时需要在处理器的字节序与网络字节序之间转换它们。

网络字节序与主机字节序之间的转换

如果编写的程序只在本地机器上运行,那么是不需要考虑大小端问题的,因为同一台机器上的数据采用的存储方式都是一样的,要么采用的都是大端存储模式,要么采用的都是小端存储模式。

但如果涉及网络通信,由于我们不能保证通信双方存储数据的方式是一样的,因此网络当中传输的数据必须考虑大小端问题。TCP/IP协议规定,网络数据流采用大端字节序,即低地址高字节。无论是大端机还是小端机,都必须按照TCP/IP协议规定的网络字节序来发送和接收数据。所以我们有时需要在主机字节序与网络字节序之间转换它们。

为使网络程序具有可移植性,使同样的C代码在大端和小端计算机上编译后都能正常运行,可以调用以下库函数做网络字节序和主机字节序的转换.

#include <arpa/inet.h>

uint32_t htonl(uint32_t hostlong);
uint16_t htons(uint16_t hostshort);
uint32_t ntohl(uint32_t netlong);
uint16_t ntohs(uint16_t netshort);
  • 函数名当中的h表示host,n表示network,l表示32位长整数,s表示16位短整数。
  • 例如htonl表示将32位长整数从主机字节序转换为网络字节序。
  • 如果主机是小端字节序,则这些函数将参数做相应的大小端转换然后返回。
  • 如果主机是大端字节序,则这些函数不做任何转换,将参数原封不动地返回。

建立socket连接

建立socket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ClientSocket ,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称为ServerSocket 。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建立基于以下两点:
(1)首先,建立网络的起因是网络中软硬件资源、运算能力和信息不均等,需要共享,从而造就拥有众多资源的主机提供服务,资源较少的客户请求服务这一非对等作用。

(2)其次,网间进程通信完全是异步的,相互通信的进程间既不存在父子关系,又不共享内存缓冲区,因此需要一种机制为希望通信的进程间建立联系,为二者的数据交换提供同步,这就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TCP/IP。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 服务器监听: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 客户端请求:指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为此,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就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 连接确认: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描述发给客户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双方就正式建立连接。而服务器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创建Socket连接时,可以指定使用的传输层协议,Socket可以支持不同的传输层协议(TCP或UDP),当使用TCP协议进行连接时,该Socket连接就是一个TCP连接。

socket的基本操作

既然socket是“open—write/read—close”模式的一种实现,那么socket就提供了这些操作对应的函数接口。下面以TCP为例,介绍几个基本的socket接口函数。

创建套接字:(TCP/UDP,客户端+服务器)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socket函数对应于普通文件的打开操作。普通文件的打开操作返回一个文件描述字,而socket()用于创建一个socket描述符(socket descriptor),它唯一标识一个socket。这个socket描述字跟文件描述字一样,后续的操作都有用到它,把它作为参数,通过它来进行一些读写操作。

正如可以给fopen的传入不同参数值,以打开不同的文件。创建socket的时候,也可以指定不同的参数创建不同的socket描述符,socket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为:

  • domain:即协议域,又称为协议族(family)。常用的协议族有,AF_INET、AF_INET6、AF_LOCAL(或称AF_UNIX,Unix域socket)、AF_ROUTE等等。协议族决定了socket的地址类型,在通信中必须采用对应的地址,如AF_INET决定了要用ipv4地址(32位的)与端口号(16位的)的组合、AF_UNIX决定了要用一个绝对路径名作为地址。
  • type:指定socket类型。常用的socket类型有,SOCK_STREAM、SOCK_DGRAM、SOCK_RAW、SOCK_PACKET、SOCK_SEQPACKET等等。
  • protocol:故名思意,就是指定协议。常用的协议有,IPPROTO_TCP、IPPTOTO_UDP、IPPROTO_SCTP、IPPROTO_TIPC等,它们分别对应TCP传输协议、UDP传输协议、STCP传输协议、TIPC传输协议。

注意:并不是上面的type和protocol可以随意组合的,如SOCK_STREAM不可以跟IPPROTO_UDP组合。当protocol为0时,会自动选择type类型对应的默认协议。

当我们调用socket创建一个socket时,返回的socket描述字它存在于协议族(address family,AF_XXX)空间中,但没有一个具体的地址。如果想要给它赋值一个地址,就必须调用bind()函数,否则就当调用connect()、listen()时系统会自动随机分配一个端口。

绑定端口号:(TCP/UDP,服务器)

int bind(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正如上面所说bind()函数把一个地址族中的特定地址赋给socket。例如对应AF_INET、AF_INET6就是把一个ipv4或ipv6地址和端口号组合赋给socket。

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为:

  • sockfd:即socket描述字,它是通过socket()函数创建了,唯一标识一个- socket。bind()函数就是将给这个描述字绑定一个名字。
  • addr:一个const struct sockaddr *指针,指向要绑定给sockfd的协议地址。这个地址结构根据地址创建socket时的地址协议族的不同而不同
  • addrlen:对应的是地址的长度。

通常服务器在启动的时候都会绑定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如ip地址+端口号),用于提供服务,客户就可以通过它来接连服务器;而客户端就不用指定,有系统自动分配一个端口号和自身的ip地址组合。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服务器端在listen之前会调用bind(),而客户端就不会调用,而是在connect()时由系统随机生成一个。

监听套接字:(TCP,服务器)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listen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要监听的socket描述字,第二个参数为相应socket可以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socket()函数创建的socket默认是一个主动类型的,listen函数将socket变为被动类型的,等待客户的连接请求。

建立连接:(TCP,客户端)

int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connect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客户端的socket描述字,第二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地址,第三个参数为socket地址的长度。客户端通过调用connect函数来建立与TCP服务器的连接。

如果作为一个服务器,在调用socket()、bind()之后就会调用listen()来监听这个socket,如果客户端这时调用connect()发出连接请求,服务器端就会接收到这个请求。

接收请求:(TCP,服务器)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TCP服务器端依次调用socket()、bind()、listen()之后,就会监听指定的socket地址了。TCP客户端依次调用socket()、connect()之后就想TCP服务器发送了一个连接请求。TCP服务器监听到这个请求之后,就会调用accept()函数取接收请求,这样连接就建立好了。之后就可以开始网络I/O操作了,即类同于普通文件的读写I/O操作。

accept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描述字,第二个参数为指向struct sockaddr *的指针,用于返回客户端的协议地址,第三个参数为协议地址的长度。如果accpet成功,那么其返回值是由内核自动生成的一个全新的描述字,代表与返回客户的TCP连接。

  • 注意:accept的第一个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描述字,是服务器开始调用socket()函数生成的,称为监听socket描述字;而accept函数返回的是已连接的socket描述字。一个服务器通常通常仅仅只创建一个监听socket描述字,它在该服务器的生命周期内一直存在。内核为每个由服务器进程接受的客户连接创建了一个已连接socket描述字,当服务器完成了对某个客户的服务,相应的已连接socket描述字就被关闭。

至此服务器与客户已经建立好连接了。接下来就可以调用网络I/O进行读写操作了。

最后,我们用一个图来理解socket通信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额外认识

sockaddr结构

在上面socket接口函数认识中,涉及到一个结构体指针 struct sockaddr *,struct sockaddr结构体用来处理网络通信的地址,是通用的套接字地址。

sockaddr结构的出现

套接字不仅支持跨网络的进程间通信,还支持本地的进程间通信(域间套接字)。在进行跨网络通信时我们需要传递的端口号和IP地址,而本地通信则不需要,因此套接字提供了sockaddr_in结构体和sockaddr_un结构体,其中sockaddr_in结构体是用于跨网络通信的,而sockaddr_un结构体是用于本地通信的。

为了让套接字的网络通信和本地通信能够使用同一套函数接口,于是就出现了sockeaddr结构体,该结构体与sockaddr_in和sockaddr_un的结构都不相同,但这三个结构体头部的16个比特位都是一样的,这个字段叫做协议家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当我们在传递在传参时,就不用传入sockeaddr_in或sockeaddr_un这样的结构体,而统一传入sockeaddr这样的结构体。在设置参数时就可以通过设置协议家族这个字段,来表明我们是要进行网络通信还是本地通信,在这些API内部就可以提取sockeaddr结构头部的16位进行识别,进而得出我们是要进行网络通信还是本地通信,然后执行对应的操作。此时我们就通过通用sockaddr结构,将套接字网络通信和本地通信的参数类型进行了统一。

注意1:
实际我们在进行网络通信时,定义的还是sockaddr_in这样的结构体,只不过在传参时需要将该结构体的地址类型进行强转为sockaddr*罢了。也就是说一般先把sockaddr_in变量赋值后,强制类型转换后传入用sockaddr做参数的函数:sockaddr_in用于socket定义和赋值;sockaddr用于函数参数。
举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_in mysock;

    sockfd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获得fd

    bzero(&mysock,sizeof(mysock));  //初始化结构体
    mysock.sin_family = AF_INET;  //设置地址家族
    mysock.sin_port = htons(800);  //设置端口
    mysock.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92.168.1.0");  //设置地址
    bind(sockfd,(struct sockaddr *)&mysock,sizeof(struct sockaddr); /* bind的时候进行转化 */
    ... ...
    return 0; } 

注意2:
为什么没有用void代替struct sockaddr类型?

  • 我们可以将这些函数的struct sockaddr参数类型改为void,此时在函数内部也可以直接指定提取头部的16个比特位进行识别,最终也能够判断是需要进行网络通信还是本地通信,那为什么还要设计出sockaddr这样的结构呢?

  • 实际在设计这一套网络接口的时候C语言还不支持void*,于是就设计出了sockaddr这样的解决方案。并且在C语言支持了void*之后也没有将它改回来,因为这些接口是系统接口,系统接口是所有上层软件接口的基石,系统接口是不能轻易更改的,否则引发的后果是不可想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依旧保留sockaddr结构的原因。

struct sockaddr与struct sockaddr_in ,struct sockaddr_un的区别和联系

struct sockaddr

//sockaddr在头文件#include <sys/socket.h>中定义
struct sockaddr {  
     sa_family_t sin_family;//地址族
    char sa_data[14]; //14字节,包含套接字中的目标地址和端口信息               
   }; 
  • sin_family指代协议族,在socket编程中只能是AF_INET
  • sin_port存储端口号(使用网络字节顺序)
  • sin_addr存储IP地址,使用in_addr这个数据结构
  • sin_zero是为了让sockaddr与sockaddr_in两个数据结构保持大小相同而保留的空字节。
  • s_addr按照网络字节顺序存储IP地址

struct sockaddr_in

sockaddr_in和sockaddr是并列的结构,指向sockaddr_in的结构体的指针也可以指向sockadd的结构体,并代替它。

sockaddr_in在头文件#include<netinet/in.h>或#include <arpa/inet.h>中定义,该结构体把port和addr 分开储存在两个变量中,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in_port和sin_addr都必须是网络字节序(NBO),一般可视化的数字都是主机字节序(HBO)。

struct sockaddr_un

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方式是使用UNIX套接字,人们在使用这种方式时往往用的不是网络套接字,而是一种称为本地套接字的方式。

struct sockaddr_un {
 
  sa_family_t sun_family; /*PF_UNIX或AF_UNIX */
 
  char sun_path[UNIX_PATH_MAX]; /* 路径名 */
 
  };
首先这个结构体是用来本地通信用的,并不是什么tcp/ip通信,虽然代码模式上很相似,准确的说是unix 
Domain 的通信,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那个sun_path成员也就是担任这个domain(域)的角色了
 
unix domain的socket通信和网络socket不同的地方在于地址格式不同,用结构体sockaddr_un表示,网络编
程的socket地址是IP地址加端口号,而UNIX Domain Socket的地址是一个socket类型的文件在文件系统中的
路径,这个socket文件由bind()调用创建,如果调用bind()时该文件已存在,则bind()错误返回。

本地套接字的通信过程

创建

  • 使用套接字函数socket创建,不过传递的参数与网络套接字不同。域参数应该是PF_LOCAL或者PF_UNIX,而不能用PF_INET之类。本地套接字的通讯类型应该是SOCK_STREAM或SOCK_DGRAM,协议为默认协议。例如:
 int sockfd;
 sockfd = socket(PF_LOCAL, SOCK_STREAM, 0);

绑定

  • 创建了套接字后,还必须进行绑定才能使用。不同于网络套接字的绑定,本地套接字的绑定的是struct sockaddr_un结构。struct sockaddr_un结构有两个参数:sun_family、sun_path。sun_family只能是AF_LOCAL或AF_UNIX,而sun_path是本地文件的路径。通常将文件放在/tmp目录下。例如:
 struct sockaddr_un sun;
 sun.sun_family = AF_LOCAL;
 strcpy(sun.sun_path, filepath);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sun, sizeof(sun));

监听

  • 本地套接字的监听、接受连接操作与网络套接字类似。

连接

  • 连接到一个正在监听的套接字之前,同样需要填充struct sockaddr_un结构,然后调用connect函数。

连接建立成功后,我们就可以像使用网络套接字一样进行发送和接受操作了。甚至还可以将连接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总结:socket API可以都用struct sockaddr*类型表示,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强制转化成sockaddr_in;这样的好处是程序的通用性,可以接收IPv4、IPv6,以及UNIX Domain Socket各种类型的sockaddr结构体指针做为参数。

– the End –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socket相关内容,感谢阅读!

  • 14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狂奔的蜗牛~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