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Fluent求解参数设置
输入:网格文件.msh.h5
操作软件:Fluent - Solution模块
输出:算例文件.cas.h5
4.1参数初始化步骤
生成网格后,可以直接转入Fluent的求解模式(solution),也可以保存网格(.msh)或算例(.cas)文件后,从启动界面重新打开求解模式并读取网格或算例开始计算。在计算前需要利用Fluent设定计算所需的各项参数,对于不同的仿真而言,需要设置的模型参数也不同,因此没有统一的步骤,也使得笔者在初学的时候由于不理解背后的具体理论知识而难以进行下去。下面以前文生成的网格为例,分享一种可行的求解参数设置步骤。
第一步,调整模型。将模型中的能量方程打开勾选。除了低速的、不可压缩的流动之外,其他情况基本都要考虑能量方程的影响。
同时将粘性模型改为k-ω SST模型,该模型全称为剪切应力运输k-ω模型,能够在近壁区等价于标准k-ω模型,同时又考虑了湍流剪切应力的运输过程,使其能够应用于翼型计算、跨音速激波计算等应用场景,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第二步,材料修改。将材料里的流体-空气的各项参数进行修改,其密度修改为为理想气体,粘度使用桑德兰定律三系数方法确定,此类参数普遍适用于亚音速的外流场仿真。
第三步,修改工作条件。在单元区域条件中,修改工作条件中的工作压力,一般此处的气体压强设置为0,具体的压强在来流中进行设置。
第四步,修改边界条件。将边界条件的压力远场入口改为计算所需的表压、马赫数、根据攻角的度数分别计算来流的xyz方向分量。最后设置湍流强度和粘度比,一般保持默认的5%和10即可,若上游的气流没有充分发展,也没有受到干扰,则也可以忽略湍流的发展将其设置为1%和1。
第五步,修改参考值。主要修改参考面积和参考长度两项,这两项决定了CFD仿真出升力阻力、各个力矩后,计算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各项力矩系数等气动参数时所依据的参考值。因此,虽然这两项修改并不影响仿真的数值结果,但会直接影响输出的结果。
第六步,残差修改。残差是判断是否收敛的重要依据,在本例仿真中的收敛标准是:能量的残差值降至10^-6以下,其余变量的残差值降至10^-3以下。也可以根据仿真的精度要求修改残差标准。若要更精确,可以把残差下降一至两个数量级,甚至取消以残差作为收敛的判据,如此无论残差降至多小,都将不会停止计算,直至达到预设的迭代步数为止。
第七步,初始化。就像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求取整个数列时需要给定第一个数一样,在对流场进行迭代的数值计算之前,必须对流场赋予一个初值,从而逐步逼近收敛。而一个合适的、靠近收敛值的初值,则会大大加快计算收敛的过程;反正,一个不合适的初值,则会使达到收敛的迭代步数增加,甚至无法收敛。因此,在Fluent中,计算前必须先初始化。在Fluent中提供了两种初始化方法,分别是混合初始化与标准初始化,前者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在求解方法中选择高阶算法进行计算而得到较好的收敛结果,后者是一种经典而快捷的初始化方式,是根据的所选的计算位置直接给全场赋值或根据所有区块赋予平均值。对于本例没有特殊要求,直接采用混合初始化即可,能够更快满足收敛要求且节省计算时间。
4.2保存文件
在设置好上述参数后,一般需要保存备份设定好的算例文件(.cas.h5格式)。
算例文件可以用于Fluent直接求解,也可以用于后续Aero工作流的计算。若要直接开始计算。选择运行计算,输入迭代步数,单击确定即可开始计算。运行后能够从右侧的残差监视器中看到残差逐渐减小直至收敛的过程,然后等待计算完成输出结果即可。若是计算不收敛则需回头重新检查模型、网格、算例等各个环节是否出错。
但直接计算只能根据当前压力远场所设置的单一来流方向仿真,这对于飞行器外流场气动仿真是远远不够的。下一篇我们将讲解如何用Aero工作流批量计算。感兴趣的读者欢迎关注+收藏!
#听说加一段代码会增加曝光流量?试一试!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