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测试与优化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增加及通信速率需求越来越高,微蜂窝和微微蜂窝系统得到广泛采用。典型的微蜂窝小区电波传播环境是在城市建筑物的“峡谷”之中,导致传统的基于测量数据的统计预测模型失效。同时,近几年我国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大大缓解了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化交通设施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轨道交通无线环境的全覆盖,研究隧道环境下的电波传播行为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研究的蜂窝移动网络覆盖方法以及实现地铁隧道环境下的应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通信网络覆盖 移动通信 无线网络

1.蜂窝通信网的概念

网络通信飞速发展整体的措施呈现多元化,具有较高而且比较开放的优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条件。当前社会中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比较迅速,移动通信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作用也越来大。

但单个基站的力量其实是非常渺小的。看似一个个复杂的庞然大物,也就只能覆盖方圆几百米的范围。在密集城区,一个1800MHz频段的4G基站,覆盖半径也就是300米左右。因此,一个个孤立的基站单打独斗是没法提供良好服务的,需要让众多的基站联合起来,遵守相同的规则,互通有无,协同工作才能满足移动通信需求。这大量的基站联合起来,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传输,控制节点,就组成了一张“网”。通信行业一般把这张网叫做“蜂窝移动通信网”。

  1. 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发展进程
    1. 2G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蜂窝通信技术规格,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用户体验速率为10kbps,峰值速率为100kbps。2G技术基本可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TDMA所发展出来的以GSM为代表,如:铁路通信及应用的国际无线通信标准GSM-R);另一种则是CDMA规格,复用﹙Multiplexing﹚形式的一种多应用于铁路网络上大规模的覆盖

    1. 3G移动通信网络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简称3G移动通信)业务是指利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其中高速移动环境下支持144kb/s速率,步行和慢速移动环境下支持384kb/s速率,室内环境支持2Mb/s速率数据传输,并保证高可靠服务质量(QoS)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包括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可提供的所有的业务类型和移动多媒体业务。

    1. 4G移动通信网络

4G通信技术是第四代的移动信息系统,是在3G技术上的一次更好的改良,其相较于3G通信技术来说一个更大的优势,是将WLAN技术和3G通信技术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使图像的传输速度更快,让传输图像的质量和图像看起来更加清晰。在智能通信设备中应用4G通信技术让用户的上网速度更加迅速,速度可以高达100Mbps。

整体而言,4G网络提供的业务数据大多为全IP化网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需求。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及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云计算、社交网络车联网等新型移动通信业务不断产生,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1. 5G移动通信网络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5G通讯设施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5G是为物联网而生的。与其他的网络技术相比,5G通信网络的容量更大,同时保证了更快的上网速率。一般是通过智能终端连接互联网设备进行网络传输。5G技术提供给物联网更大的网络平台,因此满足更大的运行需求。4G网络能够提供给智能用户一定的服务,但是不能根据物联网产生的变化和需求及时地优化处理。5G通信网络所支持的终端设备要比4G通信网络支持的设备多出几倍,同时保证了较低的能量消耗。5G通信网络解决了使用4G网络不能持续实时玩游戏的情况。作为一个高效连接、能耗较低的通信网络体系,5G通信网络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变革的前提下,网络、业务和管控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相关产业的服务对象也有所改变

1.地铁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

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对网络覆盖和网络质量要求较高。

地铁高峰期人流量极大,非高峰期人流量明显减少。用户会出现在站厅、站台及地铁列车上。站台为等待区和上下客区域,等车期间用户位置相对固定,上下车期间用户大量移动,业务以数据业务(即时通信、浏览网页、手机游戏、音乐等)为主;站厅为进出站区域,用户处于移动状态,业务以语音为主,数据业务相对较少;列车车厢内用户位置相对车厢固定,主要以数据业务为主。

地铁场景内语音业务质量要求高,掉话和通话质量差容易引起投诉,因此需优先保障语音业务。

    1. 地铁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原则

针对地铁高速、封闭场景、话务突发的特点,无线网络覆盖原则如下:

地下部分频段选择在考虑地铁内部通信的情况下,兼顾覆盖和容量,新建线路优先选择E频段连续覆盖,D频段容量补充;老旧线路改造结合设备和器件的实际支持情况考虑。

POI选择:POI(多频合路器)需要支持三家运营商所需频段,并非所有频段都要接入;器件指标上要注意隔离度和互调,现网部分采用F频段的线路和友商频段干扰较大。

分区原则:站台和站厅不同小区覆盖,保证容量;站台和隧道覆盖同小区,避免大量切换集中出现;

开断点距离:隧道区间漏缆按照500米开断布放设备。

高架线路覆盖:一般都是同大网覆盖,但是用D频段覆盖最好,能保证SINR,提升VOLTE感知。

    1. 地铁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情况测试方案

地铁网络覆盖情况测试主要采用DTCQT相结合的方式

CQT:主要为地下站台分布系统测试。好点(RSRP>-85dBm SINR>22dB)定点测试以RRU为单位上传、下载、接入各做一次(上传下载不低于一分钟,接入20次)步测以小区(PCI)为单位上传、下载各做一次。若找不到好点,就是分布系统和主设备有问题,需要集成商协助排查,首先排查合路器,更换合路器后,若仍测试速率不达标,需要进行UDP灌包测试,若灌包测试不正常,证明传输有问题,需要传输工程师检查问题。

DT:室外地面DT测试:正常连接GPS,打开路测软件,开启数据或者语音业务进入测试模式,乘地铁进行测试,路测仪根据GPS定位的位置自动记录地面上的地铁沿线的测试数据。测试时注意观察覆盖所用小区是否正常工作,注意在人员主要活动区域是否存在覆盖和切换等问题,注意观察地铁沿线周边的无线环境。隧道内DT测试:无需连接GPS,测试与室分测试相类似。打开路测软件,将室内平面地图导入测试软件之后,开启数据或者语音业务进入测试模式,乘地铁进行测试。测试采用手动打点的方式记录测试数据,测试时每到一个地铁站点打一次点,记录两个站点间的信号分布情况,同时每到一个地铁站点需记录入站和出站时的信号分布。

    1. 地铁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优化
      1. 覆盖优化
  1. 射频优化

    地面部分主要依靠射频优化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天线的倾角、方位角,从而解决覆盖差问题。

在调整天线方位角时,一定要控制好覆盖范围,避免在其他区域造成越区覆盖或重叠覆盖

  1. 参数优化

地面部分D赖段连续霾盖, 采取D->D的切换策略:木部署D规段连续颜盖,采取D->F的切换策略,隧道部分尽量优先使用FDD。FDD连续部分,由FDD主要承截,优先级配置最高,E/D配置相同优先级低于FDD,F配置优先级最低:FDD不连续的地下部分: 由E/D主爱承钱,配置高优先级。FDD和F配置低优先级

  1. 工程整改

    地面路段主要针对宏站天线进行整改,其中包括基站天线安装过低、天线受 (抛杆、RRU及平台等)阻挡无法调整等情况进行整改,地铁地下部分,主要对已有室分进行整改,如车站新增天线、更换不符合需求的器件、对已有空分但未覆盖区域进行天线延伸等。

  1. 站点新增

    已对天线的方位角、下倾角、RS功率及天馈系统整改后,覆盖问题仍然无法改善时,考虑新增站量。

      1. 容量优化
  1. 多载波分层

    基于用户数的负载均衡。将多载波分为三层E1/E2(D1/D2/D3)均衡优先级最高,F1次之 (20M资源),F2/E3最低 (10M资源)。F2/E3小区只承担负战分担功能:同站E1/E2/D1/D2/D3/F1全F2/E3不做基于覆盖的切换,只做基于负荷的切换

  1. 参数优化

    将PRACH前导格式由O修改为4。通过增加上行RB数降低PRB利用率;关闭上行预调度,选择性关闭CA

  1. 小区分裂

    对于较长隧道,中间会设置1-2个断点,断点处增加RRU,接力覆盖。设计之初,为了防止车速过快产生切换不及时的情况,将多个RRU组成一个超级小区。但随着业务量的迅猛增加,在扩容的情况下,仍然无法满足容量需求,尤其在换乘站,因此小区分裂是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将多个RRU从一个小区管辖,分为多个小区管辖,分裂原则。

      由于地铁干扰问题排查及处理步骤繁杂,加之地铁管控严格,施工只能在地铁停运后4个小时左右,导致干扰处理闭环周期较长,在干扰问题彻底处理闭环前,为保障用户感知弱化干扰影响,针对未处理闭环的干扰小区可实施语数分层策略进行优化,将数据业务与VOLTE业务优先占用干扰较少的频段,干扰问题处理闭环后根据现网负荷情况重新调整参数策略。采用语数分层策略必须满足不同频段同覆盖的前提条件,同时还需综合考虑现网容量情况,需要在容量和干扰对感知的影响中找到平衡点。在明显存在容量负荷问题的区域,容量对感知的影响占主导因素,采用该策略会造成高优先级小区出现高负荷情况,严重影响用户网络感知,因此不建议采用该策略进行优化;在容量明显有冗余,而干扰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干扰对感知的影响占主导因素,采用该策略对提升用户网络感知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建议采用该策略进行优化。

4.结论

随着现在地下铁路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高人们出行的速度,速度提升对于我们通信网络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信网络作为地下铁路重要的辅助配套设施,是地下铁路所不能缺少的。地下铁路速度在提升对无线数据传输质量要求也在跨越式提升,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也终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无线数据通信的技术在应用中逐步实现,而无线数据传输质量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了列车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质量。

为了跟上这个重要的发展窗口期,不错过这个发展的机遇,我们通信人员必须通过辛勤的努力,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装配技术能力,为地下铁路建设提供强大稳定的技术保证,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支持。

  • 26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翟香一梦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