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翻译】 应用于非线性谐波处理和新型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编程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

摘要

  当自然材料在与高强度的光相互作用时,通常可以观察到非线性的光学现象,这些现象广泛的应用于从通信到感知的领域。然而,高效和灵活地控制谐波转换仍然是现代光学和射频系统的主要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动态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能够高效率地操纵频谱谐波分布。通过动态地调控超表面的反射系数的局部相位,我们实现了对不同谐波的高度可编程化和动态实时化的精确控制,并实现了一系列如速度错觉等不寻常的响应。作为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的一个相关应用,我们基于它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它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现代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同时提供了良好的实时信号传输性能。本文的工作从新概念到新系统,为超材料在实际技术上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超表面 时域数字编码 非线性谐波控制 新通信架构

介绍

  非线性电磁(EM)现象可以在从微波频段到光频段的宽频谱范围内被观察到。这种现象通常与介质极化对入射场强的非线性响应有关,导致辐射场以新的频率振荡。到目前为止,这些非线性现象已经为源产生、通信、光存储和全光计算提供了相关的功能。然而,主流的非线性诱导方法存在各种问题。例如,传统非线性晶体的一个缺点是,当非线性产生的波在材料中传播时,需要精确的相位匹配要求,这阻碍了对所有谐波进行精细操作的能力。此外,频率转换需要足够高强度的光来增强非线性过程,这可能受到实际材料损伤阈值的限制。
  超材料和超表面的最新进展为在亚波长尺度上操纵电磁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推动了非线性的大大增强 ,从而为控制诱导谐波的强度、相位和极化状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由于非线性磁化率和几何对称性之间的强关系,由于非线性磁化率和几何对称性之间的强关系,针对二次谐波生成(SHG),人们设想了各种不对称的元原子形状,优化元素方向并调整相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实现局部非线性的相位控制。除了SHG 现象外,高阶谐波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例如三次谐波生成 (THG) 和四波混频。然而,频率转换的效率通常不足以实际应用,尤其是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
  作为一种替代方法,时变超表面已被证明可以支持参数现象,从而能够在紧凑高效的平台上以非线性和非互易的方式操纵冲击波的新方法。然而,这种方法需要一个扩展的,通常是复杂的调制网络,特别是对于任意的波操作方案。实现冲击电磁波非线性控制的一种相关方法是采用时间调制的天线阵。过将一系列二极管和开关集成到阵列元件中,可以在中心频率和谐波频率下调整辐射模式,从而使许多微波应用受益。但该方案依赖于快速开关持续的谐波激励,因此不能以预定义的方式动态响应外部电磁波,限制了其适用性。当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一直集中在天线元件的调幅上,因为需要复杂的电路设计来实现所需的高阶谐波相位调制,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性能下降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自由空间中产生和控制非线性响应的新途径,即依靠动态的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来调制局部反射特征。受空间数字编码超表面的启发,我们采用复杂的调制策略来同时定制波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频谱,其中超表面的离散反射相位状态由数字编码序列控制。我们演示了通过精确控制所有谐波的振幅和相位分布,对超表面上的入射波进行时间调制而实现非线性的过程,这些控制由外部偏置电压直接决定。因此,与现有的幅/相位调制系统相比,控制电路要简单得多,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可能的性能下降。我们首先建立了一个严格的理论来描述所涉及的非线性现象,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理论,制作了一个由含有变容二极管的周期性编码元件组成的样品。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不同的输出电压组合的驱动,我们的超表面可以通过控制时域数字编码状态来实现许多功能。该高度动态化的时域可编程超表面的产生,具有强大的生成和操纵非线性的能力,可能引发如速度错觉等有趣的现象。并且我们探索了二进制移频键控(BFSK)通信系统的实现,作为实际应用的一种方式,高度简化了无线网络系统的经典外差架构。在我们的BFSK系统中,两个基波载波频率直接通过超表面合成,没有使用复杂的混频过程,体现出简单和高效的优势。文中提出的概念为从声波频段到微波和光波频段通信和雷达系统的简化和结合铺平了道路。
图1

图1: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示意图。超表面单元的反射相位和振幅由外部偏置电压控制,因此可以通过可编程的方式改变编码序列,产生中心和谐波频率的频谱能量特定分布的非线性调制。

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

  编码超表面由数字单元组成。对于1位编码,两个数字单位“0”和“1”有着相反的相位或传输系数为0和1。然而,已有文献仅研究了如何利用不同空间编码序列的空间域数字编码超表面来控制电磁波。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该功能在时间域的模拟方法,其数字单元由通过FPGA生成的不同时间周期序列来控制,如图1所示。我们首先研究了电磁波与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之间相互作用,该超表面由装载变容二极管的周期编码元件组成。由于调制具有固定周期,该超表面的反射率可以表示为时间的周期函数,在一个周期内定义为缩放和移位脉冲的线性组合。在频率为f_c的单色信号E_i (f)的激励下,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的反射信号可以表示为(详见在线支撑材料,SOM,作为补充数据可在NSR上在线获得)。
E r ( f ) = a 0 E i ( f ) + ∑ k = 1 ∞ [ a k E i ( f − k f 0 ) + a − k E i ( f + k f 0 ) ] (1) E_r(f)=a_{0}E_i(f)+\sum_{k=1}^∞[a_kE_i(f-kf_{0})+a_{-k}E_i(f+kf_0)] \tag{1} Er(f)=a0Ei(f)+k=1[akEi(fkf0)+akEi(f+kf0)](1)
  其中 f 0 = 1 / T f_0=1/T f0=1/T((T是反射率函数的周期), a k a_k ak是复傅里叶级数在 k f 0 kf_0 kf0处的系数。
a k = 1 M S a ( k π M ) e − j k π M ⋅ ∑ m = 0 M − 1 Γ m e − j 2 k m π M = U F ⋅ T F (2) a_k=\frac{1}{M}Sa\left(\frac{k\pi}{M}\right)e^{-j\frac{k\pi}{M}}\cdot \sum_{m=0}^{M-1}\Gamma_me^{-j\frac{2km\pi}{M}}=UF\cdot TF \tag{2} ak=M1Sa(M)ejMm=0M1ΓmejM2kmπ=UFTF(2)
  其中,M为编码序列一个周期的长度, Γ m \Gamma_m Γm ( m − 1 ) τ < t < m τ \left(m-1\right)\tau<t<m\tau (m1)τ<t<mτ内的反射率, τ = T / M \tau=T/M τ=T/M为脉冲宽度, T F TF TF U F UF UF分别为
T F = ∑ m = 0 M − 1 Γ m e − j 2 k m π M TF=\sum_{m=0}^{M-1}\Gamma_me^{-j\frac{2km\pi}{M}} TF=m=0M1ΓmejM2kmπ
U F = 1 M S a ( k π M ) e − j k π M UF=\frac{1}{M}Sa\left(\frac{k\pi}{M}\right)e^{-j\frac{k\pi}{M}} UF=M1Sa(M)ejM
  显然, a k a_k ak可以看作时间因子(TF)和单位因子(UF)两部分的乘积。前者与不同时段内的调制信号 Γ m \Gamma_m Γm有关,后者是脉冲宽度为 τ τ τ、重复周期为T的基本脉冲的傅立叶级数系数。UF定义了一个脉冲内的基本频谱特性,TF代表了编码策略。由此可见,只要控制中心频率附近的时域编码状态,我们的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就能够产生若干次谐波 f c ± k f 0 f_c\pm kf_0 fc±kf0。同时,它提供了对所有谐波进行非线性振幅和相位操作的可能性,即通过采用特定调制的时间因子TF来调整系数 a k a_k ak,这可以使用FPGA来实时地进行实现。我们注意到,该方法与传统的混频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它依赖于对编码超表面局部反射的动态调制来控制和实现在入射波上加载所需要的频谱特征。

通过超表面进行相位调制

  为了阐述反射波的非线性调控能力,我们计算了单色平面波光照下所有谐波的频谱分布。局部反射率的调幅和调相都可以实现对非线性的有效控制。补充图2, 显示了在超表面上进行幅度调制(AM)的结果。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幅度谱相对于中心频率的固有对称性,这是由于第+k和- k阶傅立叶级数分量都具有相等的振幅。在许多实际应用例如通信系统中,这一特性是不需要的,因为信号可能不需要对称分布在上边(+k次)和下边(- k次)的谐波中,这会导致能量和频谱资源的浪费。同时,AM的反射率在某些时刻要求小于1,因此部分入射能量需要被超表面局部吸收,从而影响整体效能。最后,不能完全抑制0阶谐波(中心频率),因为整个周期的反射率都是正的,无法实现对基频的抑制。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研究了时域反射率的相位调制(PM),以提供不对称的频谱响应,提高调制效率。图2显示了不同时间编码序列下超表面激发的所有谐波的光谱强度分布,其中反射率描述为振幅相同但相位为数字状态的信号。有趣的是,我们发现0阶谐波被1-bit编码序列010101…(M=2,T=1μs)完全消除,其反射相位在0°到180°之间周期性变化,如图2中(a)和2(b)所示。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相反相位的反射率在每个周期内信号相互抵消,使得系数a_0等于零。图2中©和(d)说明了2-bit编码00-01-00-01-…的情形,其中偶次谐波的信号(除了k = 0)被完全抑制,其相位反射率在0°和90°之间周期性切换。
  如果在PM信号中引入更多的相位状态,我们可以进一步去除不需要的谐波,并在整个频谱中产生不对称的能量分布,如图2中(e)-(h)所示,其中2-bit编码00-01-10-11-…和11-10-01-00 -…利用反对称相位梯度来调制具有镜像频谱分布的反射率。能够观测到这种响应的原因是,当超表面的反射率变得复杂和时变时,与AM方案相比关系 a − k = a k ∗ a_{-k}=a_k^\ast ak=ak不再保持,因此导致频谱不对称。也容易证明,如图2(e)和(g)所示的反对称相位梯度导致了镜像变换,从而将原始信号从+k次谐波转换为相应的- k次谐波。这种对谐波频谱的灵活控制,使我们的时间调制超表面可以产生系统在空间中移动的幻象,包括多普勒频移的模拟,或速度错觉。在接下来的实验部分中,我们详细描述了速度错觉超表面的操作及其在简化实际通信系统架构中的功能。

图2

图2:计算得到的在不同PM调制下输出谐波的频谱强度。图中(a)和(b):1位PM编码01010101…,M=2, T=1μs。(c)和(d):2位PM编码00-01-00-01-…,M=2,T=1μs。(e)和(f):2位PM编码00-01-10-11-…,M=4,T=2μs。(g)和(h):2位PM编码11-10-01-00-…,M=4,T=2μs。

非线性反射实验

  我们设计了一个PM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来支持我们的实验演示,如图3(a)所示,图中展示了超表面单元的放大视图。整个超表面由变容二极管(SMV2019)连接的两个矩形贴片周期性地在衬底(F4B, r=2.65(1-j0.001),厚度=4 mm)上重复构成。在底板上蚀刻了许多窄槽(宽度=0.15 mm),通过金属过孔使二极管获得偏压。为了消除槽中电磁波泄漏,将另一个超薄的乙烯基电子胶带(3 M Temflex,厚度= 0.13 mm)放置在槽的下方,后面有金属层,以防止电磁波穿透。每个元件的尺寸为 18.8   ×   16.1 m m 2 18.8\ \times\ 16.1{\rm mm}^2 18.8 × 16.1mm2,其几何尺寸经过优化,可以在3.6GHz附近的不同偏置电压下实现反射相位的连续调整。使用商业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来量化在x方向极化的平面波照射下超表面的光谱响应。
  我们制作了一个由16 × 16个超表面单元组成的实物原型,并在微波暗室中进行了测量(详见补充图Fig.5, 作为补充数据在NSR上在线获得)。图3(b)显示了由1-bit时域数字编码01010101…调制的测量谐波分布,在不同的脉冲持续时间下具有 φ = 0 ° φ = 0° φ= φ = 180 ° φ = 180° φ=180°两种相位状态,使用两种电压(0 V和-9 V)来对变容二极管进行偏置以达到“0”和“1”数字状态。正如预测的那样,我们使用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能够清楚地观察到谐波的产生。当脉冲持续时间τ从0.8μs逐渐增加到6.4μs时,谐波能量水平对τ的变化不敏感,因为傅里叶级数的振幅仅与调制中的编码序列相关(如补充图6所示,作为补充数据可在NSR上在线获得)。与图2(b)所示的理论计算一致,所提出的超表面将中心频率处的大部分入射能量转移到高次谐波上。我们注意到,由于模型的简化和制造误差,有一小部分残留的0阶谐波存在。
  图3(e)显示了在没有调制和调制信号为二进制编码序列01010101的情况下测得的超表面的H面散射图。当偏置电路打开时,中心频率(0阶谐波)的最大散射方向性比关闭状态显著下降15 dB,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1阶谐波显示出几乎相同的辐射方向图,这是在当前编码序列下对称谐波产生的结果,如图3(f)所示。
图3

图3:(a) 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示意图,其中插图显示了超表面的放大视图。(b) 在1位编码序列01010101…下测量到的谐波频谱强度,频率3.6GHz,脉冲持续时间τ=1.6μs。(c)和(d)在2位编码序列00-01-10-11-…和11-10-01-00-…下测量到的所有谐波的频谱强度,频率3.6GHz。(e) 1位编码序列01010101…调制下基频的H面散射图(蓝线,红线为无调制下)。同时给出了时不变超表面0阶谐波的理论辐射方向图(虚线)以供对比。(f) 1位编码序列01010101…调制下测量得到的+1阶(绿线)和-1阶(紫线)谐波的H面散射图,虚线表示+1阶谐波的理论辐射方向图以供对比。(g) 2位编码序列00-01-10-11-…调制下测量得到的+1阶(蓝线)和-1阶(红线)谐波的H面散射图,虚线表示+1阶谐波的理论辐射方向图以供对比。

  对于包含四个数字状态“00”、“01”、“10”和“11”的2-bit编码,对应的偏置电压为0V、-6V、-9V和-21 V,我们实现了幅度相同但是相位离散的反射响应,离散相位状态分别为0°、90°、180°和270°。由于时间梯度的存在,反射频谱的对称性被破坏。图3©的测量结果证实了这一点,对比周期编码序列00-01-10-11-…调制下,其±k次谐波显示出更大的强度。特别是+1阶和-1阶谐波几乎具有相同的H面散射模式,但由于频谱轮廓不对称,其振幅差异很大,如图3(g)所示。此外,由于相反的时间梯度会导致+k和- k谱线的交换,调制后的频谱很容易通过将周期编码序列颠倒为11-10-01-00来产生镜像,如图3d所示。通过观察补充图8(作为补充数据可在NSR上在线获得),中的散射模式,可以进一步理解这种特性,在补充图8中,±1次谐波互相交换。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提供了图3(e)和(f)中的理论辐射方向图进行对比,其与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有效性和正确性。
  从载波到一阶谐波的高功率转换速率使超表面具有实现任意多普勒频移的独特能力,这对于模拟真实目标的回波信号,使其产生运动错觉从而欺骗动态雷达系统,产生速度错觉特别有用。例如,一个频移为±156.25 kHz的静止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见图3c和图d)可能会对工作在3.6 GHz的雷达产生接近或后退物体的速度为±6.51 km/s的错觉。例如,一个频移为±156.25 kHz的静止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见图3©和(d))可能会对工作在3.6 GHz的雷达产生以速度为±6.51 km/s接近物体或远离物体的错觉。通过适当控制脉冲宽度或编码序列,利用可编程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实现动态多普勒频移,模拟不同速度的不同运动目标,从而解决传统雷达系统探测伪装目标运动的难题。

无线通信系统新架构

  时域编码超表面因其显示出将数字信号载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微波而不需要外部混频器的出色能力,可以作为通信系统的理想平台。如图2中e-h和图3中g-h所示,相反的编码序列(00-01-10-11-…和11-10-01-00-…)实现了从中心频率到+阶和-1阶谐波的高效能量转换,表示这两条谱线可以作为传统BFSK通信系统所需的两个离散频率。所提出的BFSK系统的原理图如图4(a)所示,其中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用于取代传统外差架构中由滤波器、混频器和放大器组成的模数转换器(ADC)和射频(RF)网络,如图5(a)所示(详细说明请参见补充信息,可在NSR上在线获得)。实时BFSK信号从超表面传输到软定义无线电(SDR)接收机(NI USRP RIO 2943R)。按照图4(a)的概念图,传输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FPGA将所传输信息(如图片和电影)转化成比特流(如01101001…)。然后,将所有比特流映射到超表面的相应编码序列,并对其进行周期性延拓,在BFSK中产生一对离散频率。最后,传输包含数字信息的电磁波。
图4

图4:(a) 基于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的BFSK无线通信系统原理图。 (b) BFSK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验场景,传输过程如右图所示。(c)和(d) 不同接收角度α =0°和30°下BFSK无线通信系统接收到的信息。(e)和(f) BFSK无线通信系统在干扰频率为f_c+550kHz下的接收过程,其信号频率为f_c\pm312.5kHz,显示出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我们构建了所提出的BFSK无线通信系统,如图4(b)所示,其中超表面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约为6.25 m。图5(b)给出了接收机的框图。BFSK接收机的所有基带算法都可在SDR平台(NI USRP RIO 2943R)上执行。将时域信号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变换到频域,送入检测图确定频谱强度。检测图中上面的路径负责频率偏移 f 1 f_1 f1(与比特“1”有关)的能量检测,下面的路径负责频率偏移 f 2 f_2 f2(与比特“0”有关)的能量检测。当上路检测到的功率值远大于下路检测到的功率值时,接收端即可判断基于超表面的发送端传输的比特流为“1”,反之亦然。经过检测后,接收端对比特流进行恢复和分组,然后进行处理。为了更好地说明,图 5 ( c ) 5(c) 5(c)显示了经过FFT操作后接收频谱的实验演示。在频谱图中,峰值位于较低的频率,偏移量为-312.5 kHz,这表明比特“0”在当前信息符号中传输。图5©中基频谐波的强度远大于±1阶谐波,这似乎与图3(b)的结果相反。实际上,SDR接收机被用作零中频接收机,这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导致直流偏移问题,这也是图5©中直流分量较大的原因之一。然而,对于频谱分析仪来说,接收信号是在中频采样的,因此图3(b)中的直流分量很低。表1给出了基于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的BFSK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参数。如图4(a)所示的彩色图像在空间中成功传输并被SDR接收机回收,接收到的信息如图4©和(d)所示,接收角度α = 0°和30°(参见补充图5(b)中α的定义,可在NSR上在线获取补充数据)。我们在 f c + 550 k H z f_c+550kHz fc+550kHz的干扰频率下测试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如图4(e)和(f)所示。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接收机与超表面的对准角较大,或者信号频率附近存在较强的干扰频率,接收到的图像质量也非常好,验证了新型BFSK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图5

图5:(a) 常规超外差无线通信系统(发射机)原理图。(b) BFSK接收机的框图。(c) FFT运算后接收频谱的瞬时实验结果。

表1

表1:基于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的BFSK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要参数。

结论

  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来控制非线性的新方法,其反射相位或振幅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编码序列进行周期性调制。这种时变特性允许对高阶谐波进行广泛控制,从而实现特殊的能量传输和频谱转换。与传统的非线性技术不同,文中所提出的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通过简单地以一种可编程的方式设置编码序列,在谐波操作方面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并且能够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如速度错觉。我们基于时域数字编码超表面,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化的新型无线通信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基于超表面的系统在不降低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大大简化了硬件复杂度。基于超表面的系统还具有降低功耗和提高能量效率的巨大潜力,为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