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白皮书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全面阐述了人形机器人的概念、发展、产业现状、标准化情况等内容,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引。
人形机器人概述
-
概念:从标准角度明确人形机器人概念,分为狭义(外观和行为与人类相似,具有躯干、头部和四肢)和广义(具有部分或全部人类特征),并阐述其与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相关概念关系,按运动部位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
发展历程:介绍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发展历程,包括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起步的各阶段成果,以及国际上美国、日本等早期研究情况,分析未来高性能、强适应性的发展趋势及安全测评需求。
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
-
产业发展:各国出台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全球产业格局多元化,产业链涵盖上、中、下游多个环节。目前产业未完全规模化商业落地,但未来市场有望扩张,且产业发展对标准化有迫切需求。
-
技术发展:分析机械本体与核心部件、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一体化关节向轻量化、高性能化发展,动力系统有多种驱动方式且各有优劣等,并指出标准化在各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标准化现状与需求:国际上多个标准化组织开展机器人相关标准研制,但人形机器人国际标准尚属空白;国内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相关国家标准制修订。现有标准可为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同时明确了亟需推动国际标准立项的领域。
产业 / 技术与标准图谱:产业 - 标准图谱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全生命周期各产业角色的标准需求;技术 - 标准图谱明确了不同技术领域和标准类型的优先推进方向,以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
标准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参考结构从标准价值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和系统层面进行构建;标准体系框架图包括基础通用、零部件、模块和整机四部分,各部分涵盖多项具体标准内容。
标准化发展展望:标准化助力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融合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我国应前瞻布局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强政企协作,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