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P学习

该文详细描述了一系列网络通信实验,包括同网段通信、VLAN划分、静态和动态路由配置(OSPF,RIP)、DHCP服务、NAT转换(静态、动态、NAPT)以及访问控制列表(ACL)的应用,还涉及了链路聚合和WLAN配置,展示了网络设备和协议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同网段与网关之间通信

使用设备:S3700交换机,2220路由器,两台PC,连线选择auto

使用调色版和文本标注

此时网络处于一个网段192.168.1.0/24

pc1的ip地址为192.168.1.1 

 pc2的ip地址为192.168.1.2

网关的地址为192.168.1.254

选中需要的机器后点击启动,等待运行

单机pc1,配置pc1的ip,如果要使pc1可以联通网关,则必须要配置网关地址,否则如果只需要pc1,pc2通信可以不用

点击应用

 同理,配置pc2

 点击PC1,选择命令行,这时PC1可以ping通PC2

 点击交换机LSW1

输入sys,dis mac-address

sys:进入系统视图

dis:查看命令

这些都是缩写

 可以看到端口和mac的映射表

配置路由器AR1

sys

int g0/0/0

ip address 192.168.1.254 24

 使用PC1ping网关

 以太网基本VLAN实验

实验设备:S3700 ,4PC

拓扑图如下

 运行后先配置PC的ip地址,ip地址如上图

划分vlan,vlan划分如上 

Access类型的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
Trunk类型的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

点击lsw2

sys

vlan batch 10 20      

int e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ault vlan 10

q

int e0/0/2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20

q

此时PC1和PC2不能通信,因为划分为了两个广播域

int e0/0/3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dis cur 查看配置

 同理,LSW3也这样配置

此时成功划分了两个广播域1只可以和在同一广播域的2通信

 静态路由实验

使用两个路由器划分三个网段

配置PC1

配置PC2

点击AR1,配置网关

配置g0/0/0和g0/0/1

 AR2也这样配置

此时PC1可以ping通192.168.1.254,192.168.2.1,但是无法ping通192.168.2.2

此时需要在AR2配置静态路由表

打开AR2

 192.168.1.0 24是要到达的网段,192.168.2.1是路由器下一跳的地址

dis ip routing-table命令查看路由表

此时发现可以到达2.2,但是无法到达3.1

可以发现AR1的路由表没有192.168.3.0网段的地址,需要添加

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4 192.168.2.2

此时发现可以ping通3.1

动态路由OSPF实验

配置pc1,pc2的地址,配置AR1,AR2的两个网关地址

 此时PC1可以ping10.0.0.1,PC2可以ping10.0.0.2

此时PC1不能和PC2通信,需要配置OSPF动态协议

点击调色版分区

 配置ospf

 此时AR2路由表看到指向1.0的ospf表

 此时PC1可以和PC2通信

RIP动态路由实验

 rip通过路由器数量选择路线,适用于小型网络

配置rip

AR2同理

此时可以ping通

 DHCP实验

 

 点击PC1,PC2,选择DHCP应用

AR1创建网关

dhcp分配有两种方式:global (地址池)interface (端口)

glabal方式

创建地址池,确定网关,网段 

开启dhcp

PC1 ipconfig,能够看到IP地址

此时PC2可以ping通PC1

 interfface方式:

此时PC1和PC2可以ping通了

三层交换机的不同网段通信

 配置LSW3

先配置物理端口

这里配置了虚拟的网关vlan 10

 配置vlan20

 同样操作配置LSW4

 配置完成后配置ospf

ospf

area 1

network 0.0.0.0 0.0.0.0

我的natwork全部设置为0.0.0.0 0.0.0.0

 

现在可以ping通了

单臂路由

是在路由器一个端口之下实现两个网段的通信,基于vlan来实现

 先设置LSW1

连接PC的两个端口设置为access口,其余为trunk口,其余vlan设置如上

在设置LSW2

现在PC1可以pingPC3

 路由器配置vlan10网关

同理配置vlan20

现在可以实现通信了 

ACL访问控制列表实验

实验目的:PC1和PC2都能访问服务器,但是PC1和PC2不能互相访问

 配置PC1,PC2,服务器的IP地址

配置AR1

输入ACL 3000

rule 5 deny ip source 192.168.1.0 0.0.0.255 destination 192.168.2.0 0.0.0.255
q

int g0/0/1

traffic-filter inbound acl 3000

这时候PC1就不能pingPC2了

数据抓包 

NAT地址转换

把内网私网变为公网地址

静态nat,动态nat,napt,easy ip

配置PC1PC2,PC3,AR1,AR2 

静态NAT:一个ip地址变为另一个ip地址

在1口设置,把192.168.1.1变成172.16.1.1

动态nat:

 给一个地址池,判断哪些地址需要转换,需要用ACL

undo nat static global 172.16.1.1 inside 192.168.1.1先把前面的配置取消

 

这样就设置了动态nat,但是需要ping通可以先设置AR2的静态路由

 此时发现可以ping通10.10.1.2,但是无法ping通PC3

检查发现AR1的路由表没有配置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10.10.1.2

现在可以了

napt

多个PC同时使用1个ip地址

AR1

int g0/0/1

 undo 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1 no-pat

 q

利用前面的

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1 去掉no-pat,效率更高,不会丢包

easy ip:

undo  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1 

nat outbound 2000

抓包

此时发现IP地址全部变成接口ip地址10.10.1.1

 链路聚合

 

 LSW2也这样

 lsw1

lacp priority 100

设置两个备用

 

 MSAT+负载均衡

 LSW1

 

 LSW2同理

LSW3

vlan batch 10 20

 LSW4同理

LSW3

 LSW4同理

LSW1,LSW2也一样

设置优先级

 

 WLAN实验

AC1

 

 ip route-static 0.0.0.0 0 100.100.100.1    设置静态路由

LSW1

 

 

 

### eNSP基础知识与使用指南 #### 什么是eNSP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是由华为开发的企业网络仿真平台,主要用于模拟路由器、交换机和其他网络设备的行为。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无需真实硬件即可进行网络实验的环境[^1]。 #### 安装eNSP的前提条件 在安装eNSP之前,需要确保计算机上已正确安装以下软件组件: - **WinPcap**:用于捕获和发送数据包,推荐版本为4.1.3。 - **Wireshark**:一款强大的网络协议分析工具,推荐版本为2.6.6。 - **VirtualBox**:虚拟化平台支持,推荐版本为5.2.44。 完成上述依赖项的安装后,可以下载并安装eNSP本身,推荐使用的版本为1.3.00.200T(测试版)。这些步骤可以通过特定教程详细了解[^2]。 #### 启动与界面介绍 启动eNSP之后,用户会看到一个图形化的操作界面,在这里可以创建新的工程项目或者打开已有项目文件。左侧通常显示的是可用设备列表,右侧则是工作区,用来布置拓扑结构图。 #### 创建第一个工程实例 要开始一个新的仿真实验,需执行如下设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说明: - 新建项目时指定保存路径以及名称; - 添加所需类型的节点至画布区域,比如两台三层交换机SE5700系列加上一台PC终端作为客户端代表; - 连接各个元件形成完整的通信链路关系; 以下是简单的Python脚本来展示如何自动化配置某些参数的一个例子: ```python from ensp_api import ENSPAPI api = ENSPAPI() project_name = 'BasicSetup' if not api.is_project_open(project_name): api.create_project(project_name) device_type_1 = "Huawei_Switch" device_model_1 = "S5700" switch_device_id = api.add_device(device_type_1, device_model_1) pc_device_id = api.add_pc() link_result = api.connect_devices(switch_device_id, pc_device_id) print(f"Link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link_result}") ``` 此代码片段仅作示意用途,并假设存在名为`ensp_api`模块来简化交互流程。 #### 学习资源推荐 对于初学者来说,《华为eNSP全面教学指南》提供了详尽的知识点覆盖和技术指导,非常适合入门阶段的学习者参考学习。同时也可以查阅官方文档获取权威资料补充理解不足之处。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