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难度:★
适合人群:初学者
调试STM32的板子时发现电脑usb接口不多,在立创开源平台参考一款拓展坞原理图绘制了一版。
一、原理图与PCB
二、调试过程
板子已经打样完成,暂未焊接,无驱动即插即用。
经过调试发现了一些问题:
0, TYPE-C口与Micro-B口能够正常工作,对手机充电、U盘的数据传输。但是USB公口直接插到电脑不能正常工作。
第一,万用表测量发现,USB公口直接插入时5V电压发生变化,电脑的USB端口给定的5V电压经过电容后就降低1-2伏,发现电容C7应该直接接地,误接到芯片的5V供电端,将此处更改。在第一版电路的基础上将C7改为0Ω电阻,也能正常工作。
第二,双刀双掷开关的接线错误,这样接线直接将电容C12短路,换为单刀单掷开关。
第三,复位电路这里LED指示灯总是不亮,对电路做了稍微的修正。
修改后电路如下,布线无明显改动。
三、改版原因--USB通讯协议
发现第一版芯片为USB2.0,与预想功能不符。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USB总线是高速串行总线,其优点为供电方式简单(可总线供电)、安装配置非常简单(支持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容易扩展端口(通过集线器最多可支持扩展127 个外设)、传输方式多样化(控制传输、中断传输、批量传输、同步传输)、兼容良好(产品升级后向下兼容)。
硬件知识:USB3.0和USB2.0的区别,看完你就懂了! - 知乎
USB2.0:
USB-IF组织在2000年4月27日提出了USB2.0总线协议规范。该协议具备480Mbit/s的高速传输速率,向下兼容低速1.5Mbit/s和全速12Mit/s,对外提供供电电压为5V,最大电流500mA;传输线缆距离最大达5m;通过HUB级联的方式,一个USB接口理论上可以扩展到127个USB设备;同时支持 4种传输方式:控制传输、中断传输、同步传输和批量传输。
USB2.0四个针脚
引脚 | 名称 | 电缆颜色 | 描述 |
1 | VBUS | 红色 | 电源,+5V |
2 | D- | 白色 | 数据线负,Data- |
3 | D+ | 绿色 | 数据线正,Data+ |
4 | GND | 黑色 | 电源地,GND |
USB3.0:
USB-IF组织在2008年11月17日推出超高速USB3.0规范。相比较于USB2.0,USB3.0提供更高的5.0Gbit/s的超高速传输速度,并向下兼容USB2.0的传输速率;对外提供供电电压仍然为5V,但最大电流达到了900mA;并且增加了新的电源管理功能,支持待机、睡眠以及暂定模式,更加省电;同时引入了全双工通讯。
引脚 | A型连接器 | B型连接器 | 电缆颜色 | 描述 |
1 | VBUS | VBUS | 红色 | 电源,+5V |
2 | D- | D- | 白色 | 2.0数据差分对,Data- |
3 | D+ | D+ | 绿色 | 2.0数据差分对,Data+ |
4 | GND | GND | 黑色 | 电源地,GND |
5 | StaA_SSRX- | StaB_SSRX- | 蓝色 | 高速数据差分对,RX- |
6 | StaA_SSRX+ | StaB_SSRX+ | 黄色 | 高速数据差分对,RX+ |
7 | GND_DRAIN | N/A | N/A | 信号地 |
8 | StaA_SSTX- | StaB_SSTX- | 紫色 | 高速数据差分对,TX- |
9 | StaA_SSTX+ | StaB_SSTX+ | 橙色 | 高速数据差分对,TX+ |
2.0塑料部分为白色,3.0塑料部分为蓝色
2.0为普通的USB通用标识,3.0含“SS”样式
四、新原理图与P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