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向可控硅
单向可控硅(Thyristor),又称晶闸管,是一种四层、三端的半导体器件,具有整流、控制和开关等功能。常用于交流电路的相控整流、逆变、变频调速等应用。
1.1引脚功能
单向可控硅主要具有以下三个引脚:
阳极(Anode,A):正极。
阴极(Cathode,K):负极。
控制极(Gate,G):触发极,用于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
1.2应用实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单向可控硅应用电路:
1.交流电压调整器:通过改变触发信号的相位来控制单向可控硅的导通时间,从而调整输出的交流电压。
2.固态继电器:利用单向可控硅实现对高压、大电流交流电路的控制。
3.电池充电器:可控硅用于调整充电电流,保证电池的安全充电。
二、双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Triac),又称双向晶闸管,是一种双向导通的可控硅器件。它可以在正、负半周期内进行控制,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路的调光、调速、调温等。
2.1引脚功能
双向可控硅主要具有以下三个引脚:
主电极1(Main Terminal 1,MT1):主电极,连接交流电源一端。
主电极2(Main Terminal 2,MT2):主电极,连接交流电源另一端。
控制极(Gate,G):触发极,用于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
2.2应用实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双向可控硅应用电路:
1.交流调光器:通过改变触发信号的相位来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间,从而调整输出的交流电压,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
2.交流调速马达:利用双向可控行波形调整,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
3.交流电热调温器:通过调节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间,调整交流电流的输出,实现对电热制品的温度控制。
三、单向(双向)可控硅的引脚分辨
3.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
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1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且红笔所接为K极,黑笔接的为G极,剩下即为A极。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再将旋钮拨至R×1或R×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3.2单、双向可控硅性能的差别
将旋钮拨至R×1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极,黑笔同时接通G、A极,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极状态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低(或触发电流小)。然后瞬时断开A极再接通,指针应退回∞位置,则表明可控硅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