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是否还分不清双向触发二极管和双向可控硅?它们既有类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这篇文章将从结构,工作原理等详细讲解它们,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你看完能有所收获。
目录
双向触发二极管
一、基本结构
普通双向触发二极管通常由三个掺杂区域组成,形成两个PN结。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在两个方向上都能导通的特性。△Ub=UBO-|UBR|,一般要求△Ub<2V,UBO,UBR为耐压值,有三个等级,根据型号而定的。△Ub为转折电压偏差。
二、工作原理
触发电压: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触发电压通常较高,30V左右最为常见。不过,其触发电压并非固定值,而是存在一定的范围。具体来说,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触发电压一般有以下三个等级:
20~60V 100~150V 200~250V
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触发电压是指在正向或反向电压下,使二极管从截止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所需的电压值。这个值通常在数据手册中给出,并且可能因不同型号和规格的双向触发二极管而有所不同。
截止状态:
当双向触发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低于其正向开启电压或反向击穿电压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此时只有很小的漏电流流过。
正向导通:
当正向电压施加到二极管的两端,且电压逐渐增加到超过其正向开启电压时,二极管内部的PN结开始导通,形成正向导电通道。此时,电流可以顺利流过二极管,二极管进入正向导通状态。
反向击穿导通:
当反向电压施加到二极管的两端,且电压逐渐增加到超过其反向击穿电压时,二极管内部的PN结发生反向击穿,形成反向导电通道。此时,二极管同样进入导通状态,但导通方向与正向导通时相反。
三、特性与应用
双向导通特性:
双向触发二极管可以在正向和反向两个方向上导电,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这一特性使得双向触发二极管在交流电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击穿电压:
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是其重要的参数之一。击穿电压的大小决定了二极管在何时开始导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击穿电压。
应用:
双向触发二极管广泛应用于触发电路、保护电路和开关电路等领域。例如,在触发电路中,双向触发二极管可以用于触发双向可控硅,实现交流电源的调整和控制(后文有例图)。在保护电路中,双向触发二极管可以用于过压保护,当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一定阈值时,二极管会迅速导通并触发其他保护元件动作,以切断电路或降低电压,从而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器件不受损坏。
双向可控硅
可控硅有多种,这里我们主要对双向可控硅进行讲解,理解了双向可控硅原理,一般的可控硅都可以理解了。双向可控硅(TRIAC)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PN结的特性,并通过特定的触发机制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如果是控制12V直流设备的开关,可以用一个MOS管,但是要控制220V交流电设备,就需要使用可控硅较为合适了,原因有两个,一是,MOS有寄生二极管,它无法关断交流电中的反向电流,二是,MOS管的耐压和导通电阻参数它是一个矛盾体,能够承受220V电压的MOS管电阻一般很大,所以用可控硅更为合适。
以下是对双向可控硅原理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结构
双向可控硅具有两个阳极(T1和T2)和两个阴极(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不再严格区分阴极和阳极,而统称为主端子T1、T2),以及一个控制极(G)。从结构上看,双向可控硅可以被视为一对反并联连接的普通可控硅的集成,内部由两个晶体管(PNPN结构)构成,这两个晶体管是反向并联连接的。
二、工作原理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一触即发”和“自锁维持”,它相比于mos管,可控硅只负责开,不负责关,所以它在日常中相对于MOS管来说更不常用。
一触即发:当控制极G上施加一个正向触发信号(电压或电流),且阳极与阴极之间已存在正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将被触发导通。这个触发信号可以是直流电压、交流电压或脉冲信号。触发后,双向可控硅将迅速从截止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控制电压一般位于1.5伏至6伏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所选型号与规格。这一控制电压是调节双向可控硅导通与截止状态的关键,对电路控制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自锁维持:一旦双向可控硅被触发导通,它将保持导通状态,即使控制极G上的触发信号消失(即如下图左侧电源消失,也可以使可控硅继续工作)。这是因为双向可控硅内部存在正反馈机制,使得导通电流能够自我维持。然而,如果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称为维持电压),或者电流减小到维持电流以下,双向可控硅将自动关断。
三、触发方式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方式多样,包括电压触发、电流触发和光触发等。在电压触发方式下,可以通过改变触发信号的相位来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实现交流电路中的电流调节和相位控制。
原理图
四、主要特性
双向导通:双向可控硅可以在正反两个方向上实现导通和截止,适合于双向负载的控制。上图左边电源反向也可以在达到可控硅导通电压之后使双向可控硅导通。
低损耗:在导通状态下,电压降较小,损耗低。
高可靠性:由于内部反向并联设计,双向可控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应用场景
双向可控硅在电力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电机调速:在交流电机调速电路中,通过改变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实现电机速度的调节。
灯光控制:在家庭照明、舞台灯光等场景中,利用双向可控硅进行精确调光。如图,这里附加了一个双向触发二极管,该双向触发二极管触发电压大概在32V左右,可控硅调压原理很简单,当交流电压进入正向电压时,开始给电容充电,当电容电压达到32V左右,这个双向触发二极管导通,双向可控硅也随之导通,当正向电压运行到0V附件时,低于双向可控硅最小维持电压,双向可控硅关断。限流电阻越大,电容充电越慢,双向可控硅导通的越晚,甚至还没来得及导通,电源的半个周期就已经结束,导致可控硅一直不能导通,所以这里的电容电阻取值很重要,充电时间应该控制在0~10ms,可控硅导通的越早,输出的有效电压就越高。图中可控硅右侧电容电阻作用是保护这个可控硅。
交流电源函数图
交流继电器:替代传统机械继电器,实现精确的交流电路切换和控制。
加热控制:在交流电加热设备中,利用双向可控硅进行温度的精细控制。
双向可控硅和双向触发二极管区别
双向可控硅与双向触发二极管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工作原理和特性上。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具有三个电极的半导体器件,可在正向和反向电压下触发导通,适用于大功率、无触点式开关应用。而双向触发二极管则基于PN结的反向击穿特性工作,具有快速响应速度,常用于触发电路、保护电路等。此外,双向可控硅在控制大电感负载时可能干扰电网,而双向触发二极管则更侧重于快速开关和触发功能。
结尾
这就看完了?那也太棒了吧👍!通过本教程,我们学习了双向触发二极管和双向可控硅,你是否还有别的疑问或者是更好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下期见啦!㊗️你玩得开心👻,学得愉快!
声明:该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哔哩哔哩多多百科讲的非常好,本篇文章作为梳理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