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性能(1)

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使用性能要保证零件的正常工作,例如力学、物理、化学等;工艺性能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例如热处理、卓奥、锻造、切削等。

  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是指材料抵抗外力引起的变形和破坏的能力。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极限等。

1.1载荷

按照受力的作用方式不同,分为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等。这种力也叫载荷,分为动载荷和静载荷。

1.2应力

物体受外力后而产生的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位面积的内部作用力叫做应力。

σ=F/S

1.3变形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尺寸和形状发生的变化,按照去除外力后能否完全恢复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2.强度

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根据受力类型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弯曲强度、剪切强度等。

通过拉伸试验绘制拉伸曲线,拉伸曲线共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弹性变形阶段,试样的伸长量和拉伸力呈正比,发生弹性变形;

第二阶段是塑性变形,e点以后。到达s点出现水平或锯齿线段,试样受力不变只伸长,横截面不变,叫做屈服现象;

第三阶段是强化阶段,拉伸力随着伸长量的增加而增加,试样产生均匀的塑性变形,并伴随着强化现象。

第四阶段是颈缩现象,b点是试样承受的最大载荷,此时试样局部横截面缩小,直至断裂。

 

在工程应用时,绝大多数材料没有屈服现象,例如脆性材料没有屈服也没有颈缩现象,采用b图所示的残余伸长率的0.2%∆L来表示,即Rr0.2

2.1屈服强度

材料出现屈服现象时的应力点。分为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上:ReH=FeH/S0

下:ReL=FeL/S0

2.2抗拉强度

试样处于最大拉伸力状态下的应力,表示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Rm=Fm/S0

所设计的零部件所受应力若超过屈服强度,会引起明显的塑性变形,导致零件或工具失效;若所受应力大于抗拉强度,会发生断裂做成事故。屈服比就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比值,一般为0.75。

3.塑性

可通过拉伸试验确定:是金属在外力作用下稳定改变自身的形状与尺寸,各质点间的联系不被破坏的性能。

3.1断面伸长率

试样断裂后的残余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比值的百分数

A=(Lu-L0)/L0×100%

3.2断面收缩率

试样断裂后横截面积的最大收缩量ui原始横截面面积的百分比:

Z=(S0-Su)/S0×100%

总结:塑性决定材料能否进行塑性加工,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表示材料的苏醒越好。其次,通过观察端口形貌也能判断金属材料塑性优劣,塑性差的材料端口为脆性端口,表现瓷状或晶状,有金属光泽,无缩颈;塑性好表现韧性断口,呈杯锥状或纤维撕裂,缩颈明显,无金属光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