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若干问题的探讨

一、引子

作为道路设计工程师,对于沥青混凝土都比较熟悉,如AC、SMA之类的都可以信手拈来,但对于水泥混凝土,很多人却没什么概念,水泥强度和水泥混凝土强度有什么区别?素混凝土、贫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有什么不同?透水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又是什么?作为基层,混凝土要不要切缝?对于上述问题,本文将带你一同进行探讨。

二、水泥强度与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差异

水泥由熟料、石膏和一些混合材料组成,我们目前应用的最多的水泥是硅酸盐水泥(代号P.Ⅰ和P.Ⅱ)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P.O),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强度等级,道路上常用的标号425水泥,也就是28d抗压强度≥42.5Mpa的水泥。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23)中,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都是从42.5起步,以往一些设计文件中还会出现标号325水泥,现在都需要调整了。

水泥混凝土则是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

我们常说的C30混凝土,是指立方体抗压强度为30Mpa的混凝土。

因此,水泥的强度和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是两个概念,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然,要配置高标号的水泥混凝土,对水泥强度的要求或者水泥掺量的要求也会越高。比如,C25混凝土和C30混凝土都可以采用425水泥配置,但后者中水泥的掺量就会比前者大一些。

三、素混凝土、贫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有什么不同

素混凝土是一个相对概念,指的是混凝土中不配钢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中,普通混凝土也称为素混凝土。

贫混凝土与素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几个特点:

一是水泥用量低,道路中,用于路面的普通混凝土一般水泥用量大于300kg/m3,而贫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一般为100-200kg/m3。

二是强度低,其弯拉强度一般在2-2.5Mpa,而普通混凝土可以达到4.5Mpa以上。

因此,普通混凝土通常作为路面来使用,而贫混凝土一般用来作为基层使用。

四、钢筋混凝土路面就是配了钢筋的混凝土路面吗?

在道路路面设计中,很多人会搞不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钢筋混凝土路面,是不是只要混凝土中配筋了,就是钢筋混凝土路面呢?

我们要对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配筋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有所区分:

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中,也是可以配置钢筋的,如边缘钢筋、角隅钢筋和钢筋网片,但是,其只是作为一种局部加强措施。

但在钢筋混凝土面层中,我们对钢筋的配筋率是有要求的,同时也考虑了钢筋对水泥混凝土带来的强度方面的提升作用,所以其板块面积更大,同样厚度情况下能承受的累积轴载作用次数也更多。

综上,只有配筋率满足了相应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才是钢筋混凝土,才能作为钢筋混凝土路面来使用。比如,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面积一般不超过25m2,而钢筋混凝土路面,板块面积不超过45m2即可。

举个例子:长5m,宽4m的混凝土板,厚200mm,配单层钢筋网片,横向钢筋Φ12@200,纵向钢筋Φ12@100,其配筋率是否满足要求呢?

配筋率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上述公式,μ取8.9,fsy取235。

每延米面层宽所需的钢筋面积为:606mm2,每延米面层长所需的钢筋面积为:485mm2。

实际上,每延米面层宽的钢筋面积为1130mm2,每延米面层长所需的钢筋面积为565mm2。

那么,上述例子中,配筋率就是满足要求的,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的要求进行设计。

五、连续配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有什么不同?

连续配筋混凝土中,纵向配筋率的要求很高,通常要达到0.6%-1%,但对于设缝的要求更低。

钢筋混凝土需要设置横向缩缝,但连续配筋混凝土则不需要。钢筋混凝土的纵向缩缝为设拉杆的假缝形式,而连续配筋混凝土不需要设置拉杆,可由板内横向钢筋穿过接缝代替。

总的来说,连续配筋混凝土的配筋率远高于钢筋混凝土,所以不需要设置横向缩缝,行驶舒适性大大提升,当然,初期造价也会提高很多,通常应用于重载交通量比较大的高等级公路,目前,连续配筋混凝土的应用尚不广泛,仅有山西、山东和湖北等地出台了地方标准和指南。

六、透水水泥混凝土是什么?

与水泥混凝土相比,透水混凝土有几个特点:

一是连续孔隙率有要求,一般大于10%;

二是透水系数有要求,一般15℃时不小于0.5mm/s;

三是弯拉强度相对较低。

因而通常应用于轻型荷载道路、广场、停车场及人行道等处。

透水混凝土可以用于面层,也可以用于基层。

当用于人行道时,透水混凝土面层一般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厚度不宜小于12cm。

当用于其它情况时,透水混凝土面层等级不应小于C30,厚度不宜小于18cm。

当采用透水混凝土作为基层时,厚度不应小于20cm,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透水混凝土应设计纵向和横向变形缝。纵向变形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一般为4-5m;横向变形缝的间距一般为3.5-4.5m,划块尺寸不宜大于20m2,长宽比不宜超过1.3。面层缩缝应与基层施工缝位置一致,缝内应填嵌柔性材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后强度达到25%-30%时,对路面进行切缝处理,切割深度宜为面层厚度的1/2-1/3,缝宽5mm-8mm。

七、平缝和假缝,拉杆和传力杆,都有什么区别?

平缝是真缝,也就是真实贯穿的缝,包括纵向和横向的施工缝。

而假缝则是切割出来的,不贯穿的缝,是为了防止路面拉裂而设置的缝,包括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

纵缝中设置的为拉杆,不管是纵向施工缝,还是纵向缩缝,都需要布置拉杆。拉杆采用螺纹钢筋,根据板厚的不同,采用的直径为Φ14-Φ16mm,间距为300-900mm。

横缝中设置的是传力杆,只有在横向施工缝和部分特殊情况下的横向缩缝中需要设置。传力杆采用光圆钢筋,直径28-36mm,最大间距300mm。

八、混凝土基层是否需要切缝?

混凝土作为基层,情况比较少见,一般用于白改黑的拼宽路段,为了与加铺段强度一致,采用水泥混凝土作为基层,这个时候,水泥混凝土与老路采用一致的方法进行切缝,横缝与老路最好保持一致。

另一种情况,就是作为新建路面的基层,这时,通常采用贫混凝土(除了上述透水混凝土基层以外)。由于贫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少, 温缩率小, 切缝间距可以适当增大,间距宜为8~15m。但如果面层为水泥混凝土,基层缩缝应与面层对应。

贫水泥混凝土的切缝深度宜为基层厚度的1/2-1/3,切缝宽度约5mm。切缝时间一般在铺筑20h左右。

九、总结

随着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水泥混凝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少,很多道路设计人员对其基本概念掌握的还不够,本文通过对规范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大家比较关心的水泥混凝土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个人经导师指导并认可通过的高分设计项目,评审分99分,代码完整确保可以运行,小白也可以亲自搞定,主要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正在做大作业的学生和需要项目实战练习的学习者,可作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代码资料完整,下载可用。 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基于Python的天气预测和天气可视化项目源码+文档说明(高分毕设/大作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