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4P USB TypeC
24P的TypeC功能是最全面的,包含了实现PD快充,USB3.0/USB3.1,USB2.0的功能引脚,因此它可以传输音频、视频、通信协议等数据。
插头的引脚定义图:
母座的引脚定义图:
母座的上下引脚并非是斜对称的,而是关于中心点原点对称。 在进行TypeC插入的时候,它会进行识别正插还是反插,然后再进行引脚的配置。
VBUS&GND
在Type-C接口中,有四组VBUS引脚,主要是为了提供更大的电流传输能力,最大电流可达5A,而不是为了提供更高的电压。
默认情况下,VBUS提供5V的电压,但根据Power Delivery(PD)协议,电压可以协商升至最高20V。是由PD协议来提供更高电压。
因此,Type-C接口能够支持高达100W的功率输出。这种高功率输出能力使得Type-C接口非常适合用于快速充电和大功率设备供电。
D+/D-
D+和D-是USB2.0数据线,在TypeC插头的B6和B7的引脚没有进行定义,这就保证了,不论是正插还是反插,母座和插头的USB2.0始终只有一组线进行连接。
TX1+、TX1-、RX1+、RX1-、TX2+、TX2-、RX2+、RX2-
TX1+、TX1-、RX1+、RX1-和TX2+、TX2-、RX2+、RX2是两组USB3.0数据线。
实际上USB3.0数据传输的时候只需要一组差分线就行,而实际的接口则设计了两组,正插和反插时,各使用其中的一组数据线。
这就意味着,工作时总有一组是闲置的,而通过升级传输协议,可以将闲置的一组差分线也利用起来,传输效率就会翻倍,这时候就可以传输高清的视频数据了,也就是DP信号,这就是USB3.1。
SBU1、SBU2
SBU1和SBU2作为可选的辅助通道,可以支持Type-C接口实现额外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音频或视频信号的传输、设备配置信息的交换等。
CC1、CC2
CC1、CC2可以用来区分正插和反插,当Type-C插头插入插座时,CC1和CC2引脚会分别位于连接器的两侧。主机通过检测这两个引脚上的电压或电阻变化来确定插头的插入方向。
- 如果CC1检测到电压或电阻的变化,表示插头是正向插入的。
- 如果CC2检测到相应的变化,表示插头是反向插入的。
此外,CC1和CC2引脚在设备连接检测、配置信息传输、数据传输方向确定、电源管理以及支持USB PD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16P/12P USB TypeC
24P的TypeC到16P的TypeC阉割掉了USB3.1/USB3.0的功能,所以就没有对应功能的引脚。即TX1+/TX1-、RX1+、RX1-、TX2+、TX2-、RX2+、RX2-引脚全部舍去。
12P和16P其实是同一种接口,12P的TypeC把四个VBUS的引脚两两进行并拢,四个GND的引脚两两进行并拢。但是实际16P的TypeC引出的引脚还是16个,但是焊盘只需要12个。
16P的TypeC和12P的TypeC的封装都是一样的。
三、6P USB TypeC
6P的TypeC只保留了VBUS和GND,CC1,CC2引脚。这时只能实现快充的功能,CC1和CC2引脚用于设备的识别和快充协议的传输,也支持高达100W的功率传输。
四、选型
24P Type-C接口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更高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速数据传输和大电流充电的场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VR,游戏机等。
16P/12P Type-C接口不具有USB3.0/USB3.1的功能,适合一些小家电使用,因为小家电的MCU本身就没有USB3.0的功能,USB2.0就足够使用了。例如鼠标,键盘,打印机等。
6P Type-C接口没有通信的功能,适合只需要通过USB进行充电的设备,例如玩具、牙刷、小风扇等。
在进行设计时,若需要进行通信,但是MUC有没有USB3.0的功能时,则可以选择16P/12P,选择24P则增加了电路的成本,焊接也变得繁琐。
若设计的东西由锂电池进行供电,需要USB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则可以选择6P,减少电路成本,焊接也变得简单。
五、参考
博客文章
一文读懂USB TypeC与USB-PD。TypeC引脚定义-24P 16P 6P,CC1、CC2的作用,USB-PD介绍,USB2.0/3.0接口类型一览-CSDN博客
B站视频
【小小的type-c接口,学问可大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i4y1i7o9?vd_source=cd05161f6eefe9522027ce088df94a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