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社群运营时,往往大家都会将社群的活跃度纳入考核社群是否高质量的指标之一。那么社群的活跃度为什么这么重要?活跃度到底又该如何把握呢,今天我们来深度聊聊~
一定的活跃度=关注度。从微信的产品功能角度,只有群里有消息,群才会跑到微信聊天列表前面,被人看到;从用户的角度,当你的群里有人讨论,我才愿意打开群,很少有人喜欢太过冷清的群。但矛盾的是,大部分人也不喜欢太过热闹的群。
那到底,社群活跃度的定义是什么?一般行业默认是指群内有多少用户在群内发言。所以提升活跃度,就要往三方面考虑:一个是愿意发言的人有哪些,一个是用户为什么发言,另一个是用户发言说什么。
一、愿意发言的人是谁—找对人
想找到愿意发言的用户,先得对社群用户做一个用户分层。由于微信较难追踪用户数据,我们可以按照用户与社群内容的关系来划分,用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愿意发言的人更多在活跃用户里,也就是KOL和活跃用户
活跃用户始终是少数,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提供和认可内容的,也就是他们贡献了活跃度。剩下百分之八十的人只是观看、潜水。所以提升活跃度的一个关键在于需要服务好百分之二十的人——KOL用户和活跃用户。当然,不活跃用户也可以转变为活跃用户的。
(2)怎么找到这批人?
我们要找的用户类型是KOL用户和活跃用户,那我们根据用户行为来找对应对用户类型。只要在群里有过这两类行为:【主动分享观点、干货】、【讨论观点、赞同别人观点】的人,都可以通过私聊来维系感情。
对于KOL用户:可以聊一下他的工作,对什么话题、内容感兴趣,平时也可以点赞和评论他的朋友圈。维系感情的目的还是,让他们多生产内容,比如参与话题讨论、邀约做分享等。
对于活跃用户,可以聊一下他的工作生活,聊一下对群内运营的建议,平时也可以点 赞和评论他的朋友圈。关键时刻可以让他们帮忙活跃气氛,多在群里提问,关键时刻前可以提前告知他们。
(3)提前安排水军
如果群里找不到活跃用户,那更要布置水军了。一方面是提前做好风险控制。社群是由一群陌生人组成的,总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比如有人不认可,甚至质疑骗人,我还遇到,一群竞品一唱一和,从我的群里被动引流等。很多话是不方便官方人员来说的,群成员的身份却非常适合,甚至恰到好处。另一方面是避免冷场,万一你在群里发了一些通知,大家都不回复你,就很尴尬,这时候水军首先冲出来,就能引导从众效应。
二、用户为什么发言-激发动力
找到了愿意发言的用户,那如何激发他们来发言,为群里产生活跃度呢?
第一件事,想清楚用户的需求。想让别人做一些我们期待的动作,那么我们要想清楚,这些创造和认可内容对用户都有什么需求?
(1)对于创造内容和话题的KOL
从精神层面出发,人是喜欢好为人师的,分享的观点或者案例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自然很开心。所以这一块,可以多满足其优越感和成就感,多捧场、多给反馈。同时,也要注意两件事:
一是创造内容的用户不宜过多,一山不容二虎,段位相似的人多了,优越感就逐渐消失了;
二是我们需要捧创造内容的用户,但不宜捧太高,一旦太高就容易盖过群主的风头,那群的方向就很危险了,如果他们离开本群,也能带走一批用户。
从实际需求出发,这类用户是希望借由一个平台来曝光自己,扩大知名度。比如运营行业的社群,很多人喜欢分享观点、案例,其实希望让更多同行认识他们,吸引添加自己微信,后期推荐自己的知识星球或者付费社群。那我们可以邀请他们来群里做分享,借由这个契机,分享结束后推荐微信名片或者知识星球。
(2)那认可内容的用户有哪些需求呢?
他们往往希望在群里能得到感兴趣的知识,提问有人能解决,同时链接到群里一些大佬。那我们就创造条件,比如:
多在群内提供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有人提问尽可能快的安排人解答好;
多弄话题讨论,让大佬们现身。
第二件事,提供合适的内容。社群由三部分组成——人,产品,内容。人是指用户与群主,产品指的是要变现的产品(付费训练营的产品是课程+服务),内容是我们为了做好用户粘性,给用户提供的知识价值,比如早报、文章、分享、话题讨论等。
三、用户发言说什么
咱们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下,活跃度≠水聊,不是活跃度是不是越高越好。社群其实需有效活跃度,什么意思?就是该说话时说话,不该说话时不乱说。该说话=群内开展话题讨论、通知消息,感谢群友分享知识等。不该说话=群内通知消息时,插入广告、不相关消息,激烈争吵等。
总结
社群活跃度的定义是什么?一般行业默认是指群内有多少用户在群内发言。所以提升活跃度,就要往三方面考虑:
第一个是愿意发言的人有哪些——KOL(创造内容)和活跃用户(认可内容)
第二个是用户为什么发言——创造内容和认可内容对应的需求
第三个是用户发言说什么——活跃度≠水聊,要看有效活跃度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云瑶 微盛」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SYUNYAO/article/details/11200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