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生物安全与健康
专刊背景(Background)
土壤环境生物安全和土壤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土壤生产功能、环境功能、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严重制约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确保土壤生物安全和健康,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应对当前土壤环境生物安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有必要分析土壤有害微生物与污染物的来源、传播途径和扩散机制,厘清土壤环境生物安全与人类健康背后的微生态问题。有助于增强对土壤环境生物防御风险的认识,提高对有害微生物与污染物的控制能力,有效规避土壤环境健康进一步恶化的潜在风险,保障环境生物安全和土壤健康。
本期特刊专门关注土壤生物安全和土壤健康的最新进展,旨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分享相关研究成果。这对土壤生态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征稿主题(Scope)
1
如何保护和调控土壤健康?
2
微生物多样性如何驱动土壤功能及其稳定性?
3
土壤微生物如何响应人类活动和/或全球变化?
4
土壤生物安全和微生物如何影响植物和动物的健康?
5
寄主如何调控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组互作?
投稿信息
● 投稿截止日期:2023年12月31日
● 投稿地址: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Meta
专刊编委
首席客座编辑
姚彦坡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研究员
yao7707@126.com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粮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专家、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环境生物安全与健康、生物毒素污染治理与粮食安全研究。曾荣获国家粮油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先进个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油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等课题20余项。在 LWT-Food Sci Technol、Curr Res Microb Sci、mLife、Sci Total Environ、Environ Pollut 和 Chemosphere 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曾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主编或参编《土壤环境生物安全与健康》《环境生物安全》及《中国植物保护百科全书》等著作4部,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4项。
个人主页
https://aepi.caas.cn/zgk/e0af69ff14de4665aae061b9f0261750.htm
联合客座编辑
鞠峰
西湖大学 研究员
jufeng@westlake.edu.cn
西湖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从事环境微生物组与生物技术领域研究。参编中英文专著 5 本,在Nature Communication、ISME Journal、Microbiome、Advanced Science、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和 Water Research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引用 4400 余次。担任 Front Microbiol 副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刊 Engineering、ELSC 等 SCI 期刊编委,以及 CREST、ESE、JES、The Innovation 和 iMeta 等期刊青年编委。曾获中国生态学会 "水云天微生物生态青年科技创新奖-特等奖" (2018) 和香港科学会 "青年科学家奖" (2016) 等。
个人主页
https://www.westlake.edu.cn/faculty/feng-ju.html
联合客座编辑
崔丽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lcui@iue.ac.cn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家优青。厦门大学学士和博士,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从事环境微生物单细胞技术(拉曼)的研发工作,以及原位环境中抗生素耐药性以及碳氮磷循环有益功能菌的研究。至今已在国际刊物PNAS、Environ Sci Technol 和 Anal Chem等发表论文70余篇,应邀在Anal Chem和Trends in Anal Chem发表拉曼研究微生物的方法综述。担任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杂志mSystems编辑,Engineering、环境化学等编委。主持国家优青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中科院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等10余项。
个人主页
http://sourcedb.iue.cas.cn/zw/zjrck/201107/t20110706_3301844.html
联合客座编辑
牛犇
东北林业大学 教授
ben_niu@nefu.edu.cn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研究组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三批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林木与微生物组互作,林木微生物组学,重大林木病害的生物防治,林木有益微生物制剂的研发。在PNAS、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和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被引850次。现任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个人主页
https://life.nefu.edu.cn/info/1059/1592.htm
更多推荐
(▼ 点击跳转)
iMeta | 德国国家肿瘤中心顾祖光发表复杂热图(ComplexHeatmap)可视化方法
iMeta | 浙大倪艳组MetOrigin实现代谢物溯源和肠道微生物组与代谢组整合分析
第1卷第1期
第1卷第2期
第1卷第3期
第1卷第4期
期刊简介
“iMeta” 是由威立、肠菌分会和本领域数百位华人科学家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主编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研究员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担任。目的是发表原创研究、方法和综述以促进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和生物信息学发展。目标是发表前10%(IF > 15)的高影响力论文。期刊特色包括视频投稿、可重复分析、图片打磨、青年编委、前3年免出版费、50万用户的社交媒体宣传等。2022年2月正式创刊发行!
联系我们
iMeta主页:http://www.imeta.science
出版社: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770596x
投稿: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meta
邮箱:office@imeta.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