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李猛教授团队利用二代三代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解析红树林微生物代谢潜力
2023年8月23日,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李猛教授团队在《Microbiome》(中科院一区,IF=15.5)发表了题为“Long-Read Assembled Metagenomic Approaches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n Metabolic Potential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Mangrove Sediments”的研究论文,利用新一代宏基因组分析技术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微生物代谢潜力进行了深入解析,发现并揭示了一个新的细菌门的代谢特征。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李猛教授为通讯作者,已出站博士后张志锋博士为第一作者,深圳大学为独立完成单位。
微生物在红树林湿地能量流通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但红树林湿地微生物整体代谢特征和生态功能仍未被解析。本研究利用基于二代三代混合拼装的宏基因组技术深入探究了福田红树林湿地微生物代群落与代谢网络。研究获得了大量完整度和连接度很高的新微生物基因组;代谢分析发现原核生物在红树林湿地氮硫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具有多样化的有机物降解、发酵、自养碳固定的能力,真菌具有多种降解碳水化合物和肽的能力,并参与碳、氮、硫的循环。基于系统发育和基因组分析,研究提出一个细菌新门,命名为Candidatus Cosmopoliota,该类群细菌在全球广发分布,具有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能利用多种有机物,具有厌氧发酵和碳固定的能力(图1)。研究不仅展示了三代测序在宏基因组分析中的应用潜力,同时扩展了对红树林湿地不同类群微生物代谢潜力和生态功能的认识。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科创委和深圳大学2035追求卓越研究计划等项目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6/s40168-023-01630-x
图1 新门Candidatus Cosmopoliota的系统发育分析、全球分布和代谢潜能
通讯作者简介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李猛
教授
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基金委杰青/优青、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1.古菌生理生态学;2.环境微生物组;3.微生物生态学;4.合成微生物组学。李猛教授的学术成果先后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Microbiology、Microbiome、The ISME journal、Water research等主流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共计106篇SCI论文,总引用次数达4270。目前还担任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iMeta、mLife、Microorganisms、《微生物学报》编委和Microbiome、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Environmental Microbiome、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Biology of Archaea)副主编。
Research ID: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K-3172-2012
Google Scholar: http://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tAjBf68AAAAJ&hl=en
猜你喜欢
iMeta简介 高引文章 高颜值绘图imageGP 网络分析iNAP
iMeta网页工具 代谢组MetOrigin 美吉云乳酸化预测DeepKla
iMeta综述 肠菌菌群 植物菌群 口腔菌群 蛋白质结构预测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讨论群,己有国内外6000+ 科研人员加入。请添加主编微信meta-genomics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高级职称请注明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