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时区:北京时间(CST)、UTC-0 和 UTC-12
写在最前面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遵循 CC 4.0 BY-SA 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1、和@流星交流,发现这个问题有点意思,特此记录。
2、gpt误导系列。尝试刷新一下gpt的知识库。
在查看 CCF 推荐会议的截止时间(DDL)时,需要注意,CCF 中标注的 CST 是指北京时间(China Standard Time, UTC+8),而不是搜索到第一个的北美中部标准时间(Central Standard Time, UTC-6)。虽然两者的缩写相同,但含义完全不同。
(CST缩写,搜到的第一个就是北美中部标准时间)
(查看了百度词条,CST缩写对应5个同名词条,有4个不同地区的标准时间。)
题外话,这么看来百科好精准,而且能给出全面的解答。
所以前期百度百科的知识库积累,百度在智能体上理论上有更好的表现才对?测试一下hh
实际上,CST 可视为多种时区的简称,包括但不限于:
- 中国标准时间(China Standard Time, UTC+8)
- 古巴标准时间(Cuba Standard Time, UTC-5)
- 北美中部标准时间(Central Standard Time, UTC-6)
- 澳大利亚中部标准时间(Central Standard Time, UTC+9:30)
因此,理解 CST 的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例如,在 CCF 推荐会议中,CST 明确指代中国标准时间,而非其他国家或地区的 CST。
零、测试智能体对CST的理解
1、GPT(o1对的,4o错了)
(错误引导的GPT对话,还是4o模型。。。)
但是反应快,只用了1s
o1模型还是强啊,就是慢点6s
(等等会不是是因为有记忆?有小伙伴再测试一下吗)
2、抖音的豆包(pass)
同样回复时间快,2s左右
3、百度的文心一言智能体(对的!)
超慢的,差不多8s
但是确实答得很棒!不愧是有百度百科的知识库积累
一、以ICML为例
1、CCF 推荐会议 DDL
在 CCF 推荐会议页面,会议 DDL 通常以如下格式显示:
Deadline: Fri Jan 31st 2025 19:59:59 CST (2025-01-30 23:59:59 UTC-12)
时间信息拆解
-
CST(北京时间,UTC+8):
- 表示时间为 2025 年 1 月 31 日 19:59:59。
-
UTC-12:
- 表示时间为 2025 年 1 月 30 日 23:59:59。
时间关系
- 北京时间(CST, UTC+8)总是比 UTC-12 快整整 20 小时。
- 因此,当 DDL 是 UTC-12 的 2025-01-30 23:59:59 时,折算为北京时间是 2025-01-31 19:59:59。
2、OpenReview 和官网时间说明
- OpenReview 通常以 UTC-0 为基准显示时间,DDL 时间为 2025 年 1 月 31 日 11:59:59 UTC-0。
- 转换为北京时间:加 8 小时,2025 年 1 月 31 日 19:59:59。
- 转换为 UTC-12:减 12 小时,2025 年 1 月 30 日 23:59:59。
- ICML 官网 通常以 UTC-12 为基准,DDL 时间为 2025 年 1 月 30 日 23:59:59 UTC-12。
- 转换为北京时间:加 20 小时,2025 年 1 月 31 日 19:59:59。
实用建议
-
确认主导时区:
- 官网和 OpenReview 显示的时间可能不一致,务必核对时间基准(UTC-0 或 UTC-12)。
-
使用时间工具对比转换:
- 使用 Google 搜索(如“2025-01-30 23:59:59 UTC-12 to CST”)或编程工具(如 Python 的
pytz
)进行时区转换。
- 使用 Google 搜索(如“2025-01-30 23:59:59 UTC-12 to CST”)或编程工具(如 Python 的
-
提前完成提交:
- 避免因时区差异错过截止时间,建议提前一天检查并完成提交。
总结
以下是 ICML 2025 DDL 不同平台时间的比较:
平台 | 时间基准 | 截止时间 | 转换为北京时间(CST, UTC+8) |
---|---|---|---|
CCF | CST (UTC+8) | 2025-01-31 19:59:59 CST | 2025-01-31 19:59:59 |
OpenReview | UTC-0 | 2025-01-31 11:59:59 UTC-0 | 2025-01-31 19:59:59 |
ICML 官网 | UTC-12 | 2025-01-30 23:59:59 UTC-12 | 2025-01-31 19:59:59 |
二、了解时区:北京时间(CST)、UTC-0 和 UTC-12
1. 北京时间(CST, UTC+8)
定义
北京时间(CST, China Standard Time)是中国的标准时间,采用东八区时间,相较于协调世界时(UTC)快8小时。
特点
- 适用范围: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部分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新加坡使用类似的标准时间。
- 常用场景:全球化交流中,中国企业、会议、发布会等时间安排通常以 CST 为基准。
- 日常生活:北京时间早上8点相当于 UTC 的凌晨0点。
示例转换
- 北京时间:2025年1月31日 16:00
- 对应 UTC:2025年1月31日 08:00
- 对应 UTC-12:2025年1月30日 20:00
2. 协调世界时(UTC-0)
定义
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是全球时间的基准。它没有偏移量,通常称为“零时区”或“格林尼治时间”(虽然严格来说,两者略有不同)。
特点
- 适用范围:通过协调原子钟和地球自转,UTC 被广泛用于科学、航空航天、互联网服务器时间同步等。
- 常用场景:国际事务、标准时间协调、全球金融交易中以 UTC 为通用时间。
示例转换
- UTC 时间:2025年1月31日 08:00
- 对应北京时间:2025年1月31日 16:00
- 对应 UTC-12:2025年1月30日 20:00
3. UTC-12
定义
UTC-12 是最靠近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时区之一,比协调世界时晚12小时。它通常被认为是一天中最晚的时间。
特点
- 适用范围:主要覆盖无人岛屿,比如位于太平洋的贝克岛和豪兰岛。
- 日常使用:由于覆盖范围小且大多无人居住,实际使用较少。
有趣现象
- 在全球时间线上,UTC-12 总是比其他时区“晚一天”。
- 举例来说,当世界大部分地区进入新的一天时,UTC-12 的区域还在上一天。
示例转换
- UTC-12 时间:2025年1月30日 20:00
- 对应 UTC 时间:2025年1月31日 08:00
- 对应北京时间:2025年1月31日 16:00
理解 CST 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含义,并掌握时区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你在重要的会议投稿中,准确把握时间节点,避免任何疏漏!
hello,我是 是Yu欸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三连给我鼓励和支持:👍点赞 📁 关注 💬评论,我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有用有趣的文章。
原文链接 👉 ,⚡️更新更及时。
欢迎大家点开下面名片,添加好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