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调试一个很简单的AC-DC电源模块,AC220V转DC24V输出,电路图如下:
用万用表测试发现输出是12.3V左右,去掉负载,测试还是12.3V,并且电感发热。初步判断是后端有短路的地方,但是
后面就是C76和C77两个电容,难道电容坏了?仔细查看电容型号,发现C76应该焊接35V的,结果焊接成了10V的。换掉
电容,一切正常。
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能的电子元件,在电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容在不同的电路中有不同的作用,要根据实际电路中所处的位置具体分析以及选择合适的电容。
如果说电容的容量是水塘的面积,那么耐压就是其深度,选用电容器时,应使额定工作电压高于实际工作电压,并留有足够的余量,一般应使额定工作电压大于实际工作电压的1.5到3倍较为合适,因为要考虑到电路中含有的脉动成分,该脉动直流的最大值不能超过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留有足够余量,这样才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电压变动过大而被被击穿。
如下图是由XD308H为主要开关电源芯片组成的AC-DC小功率非隔离的开关电源,这里有三个电容:两个是C1和C2,容量都是10uF,耐压值都是400V,而另一个电容C4电容容量是470uF,耐压值是50V。
电解电容器的正极通常为金属箔,电解质为其绝缘氧化层,作为电容器的负电极。电解电容在很多场合特别是开关电源应用很广泛,它不仅容量大而且价格实惠,对于电解电容,我们一般用以下结果参数衡量它的品质:
①电压:直流额定耐压值
②峰值电压:能承受的直流电压尖峰值
③容量:电解电容的电容量
④偏差:容量的正负偏差值
⑤漏电流:在额定耐压下的漏电流
⑥纹波电流:一定温度下(比如40℃)时120Hz频率下的允许纹波电流,等效为电解电容的内阻
⑦温度:工作温度范围(比如-55~+105℃)
如下图是10uF/400V电解电容实物图,由于市电220VAC经过整流后得到大概310的电压,实际上用超过310V耐压值的电容就可以了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有可能比310V电压还要高,这时候可以选择400V或者450V都可以。
下图是470uF/50V电容实物图,耐压选择比实际电压高出2倍以上,其实选择470uF/35V电容也可以了,但是容量要根据实际负载选择,要不然带不动。
因此,耐压值指的是电容的额定工作电压,电路当中不能超过这个电压值,要不然电容会有击穿甚至爆炸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