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进行靶点发现的AIDD企业主要分为3类:AIDD Biotech企业、具备AI技术的CRO企业、AIDD技术平台企业。
AI靶点发现需要大量的生物数据来训练模型,并需要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去除冗余和错误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格式化。对于AIDD初创企业而言,与大型制药企业相比,他们面临着生物实验场景数据严重不足的挑战。在短时间内难以积累足够的数据量。因此,AI靶点发现技术在初创企业中具有一定的门槛。国内能够进行靶点发现的AIDD企业约32家[1],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具体企业名称及布局技术领域如下表所示。值得注意的是,AI靶点发现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靶点发现的企业并非完全利用AI技术:例如,水木未来能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蛋白质结构进而完成靶点的发现;药物牧场利用IDInvivo+转座子靶点发现平台,结合Medchem5人工智能药物化学平台在药物靶点发现上进行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