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的新闻及财经类文章中,经常听到当日的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是多少点、涨跌幅是多少。
大家潜意识中认为指数点、涨跌幅越高越好,至于各指数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并不清楚,但是对于刚接触投资理财的朋友,只有搞懂各指数的含义才能更好地进行投资,尤其是进行被动的指数基金投资,接下来我将对国内外金融常见的指数进行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1、指数的概念
在金融市场中有众多上市交易的股票,如何衡量金融市场呢?于是金融市场引入了指数(index)的概念,指数综合反映某一类或者某一场所金融交易产品的市场平均情况,就如身体质量指数(BMI)反映身体的肥胖程度、空气污染指数(AQI)反映空气的污染程度一样。通常情况下,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市场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如上证指数为3500点,若与前一交易日相比上涨5%,说明大部分股票行情上涨;若与前一交易日相比下跌5%,说明大部分股票行情下跌。
2、中外常见指数
2.1 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
截止到2021年1月,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有1810家上市公司、1853只上市股票,其中主板共有1589家上市公司、1632只上市股票;科创板共有221家上市公司、221只上市股票。科创板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该板块实行注册制,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2019年 8月8日第二批科创板公司挂牌上市。
上证综指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但是需剔除不满足入样时间要求、ST(公司经营连续两年亏损,特别处理)与*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的股票。
科创50指数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映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
科创50指数成分股选择方法如下:
-
对样本空间内的证券按照过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 10%的证券作为待选样本;
-
对待选样本按照过去一年的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 50 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上证180指数
上证180指数是在原上证30指数编制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完善后形成的,以沪市证券为样本空间,选择经营状况良好、无违法违规事件、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股票价格无明显异常波动或市场操纵的公司,并按照中证一级行业的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在行业内选取综合排名最靠前的180只证券作为样本,旨在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上证50指数
上证 50 指数以上证 180 指数样本为样本空间,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 50 只证券作为样本,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 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
上证50的样本选择是如下两个维度的综合排序:
- 过去一年的日均总市值
- 日均成交金额
请注意:上证50的50只成分股并不是市值第1名至第50名,还需要考虑其流动性,有可能市值排名第49的没有入选,市值排名第52位的入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