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自适应软件开发》(二)--.com时代的遗物

今天又逛书店,看完了《自适应》的后半本。更加确定自己的想法:这本书是.com时代的遗物,价值实在不大。

书的标题中唯一比较明确的是第七章:为什么好的项目经理也会失败。内容呢,提出了一个作者认为是错误的观点,就是:把项目交给一个好的项目经理,成功的机会比较高。

觉得十分惊讶,于是比较仔细读了该章。觉得不能同意作者。

首先说点吹毛求疵的东西。关于标题,其实没什么意思,胜败兵家常事尔。再说那个观点,虽然我们在读完整个章节后都能知道他想说什么,但是还是太不严谨了(不知是作者还是译者的问题)。首先,什么叫好的项目经理?显然是做项目成功案例多的项目经理。于是论点变成了:做项目成功机会高的项目经理做项目成功机会不高,很好玩。其次,如果承认作者的观点,显然也就承认了:挑项目经理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他的成绩,因为这和掷色子没什么区别,也很好玩。作为一个“有价值”作品,这么来表达一个能单独作为一章的观点,也太马虎了。

其次,抛开这个不提,我们知道他其实要表达的是:项目经理过去的成绩如果很好,其以后的成绩很可能会和蹩脚的项目经理一样糟糕。我想,考察一个个体,什么结论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考察好的项目经理的整体和蹩脚项目经理的整体,这个结论显然无法令人接受。作者的论据是什么呢?阅读他文中所述的断裂性技术,我们能知道,作者是认为世界是急剧变化的(以后越来越厉害),以往的经验将不能适应目前和以后(99年)软件开发的变化了。必须进行作者提倡的自适应开发方式。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我不能同意作者的理由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第一,看看这套丛书的前言。描述了印度大量的老资格程序员和项目经理的存在是人家比我们强的地方。那我不禁要问:照作者的观点,是不是这些人都没有价值了?因为世界已经剧烈变化了。如果是是,显然是荒谬的,而且丛书引入了一本观点与其出书目的截然相反的作品(这不是一般的观点不同,而是能完全否认出从书的价值)。如果是不,那么原因是什么?是不是这些印度人已经都掌握了自适应方式?这显然也是荒谬的。第二,个人以为这书和99年的.com热完全一致,强调速度、变化和抛弃,完全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书中有很多痕迹)。.com热已经过去了,能够继续生存的.com大多已经被为本书所嘲笑的传统经理人所控制,而且生存状态也就是一般般,其他绝大多数死亡了。谓予不信。举两个例子。一是后来看当时最聪明的人,都是攒了一个网站然后趁乱卖掉的人。买的人基本都在哭(如果还能活着),就算你买的是AOL也一样。二是看错网络热潮的巴菲特,只为此道了一年歉,之后几年,可都是和过去一样笑的。

最后,我觉得项目管理和对人生的观点其实是殊途同归的。虽然到处有出色的员工,但是任何项目的出发点,都不能假设自己带了一帮高智商的共产主义者。在这个层次上,传统的经济人文观点,都蕴含了项目管理的经验。个人看过的书里面,觉得值得推荐的,2001年是浙江出的《大败局》,2002年是《定位》(《自适应》中对其中的观点也有引用)《人月》,今年有《最后期限》。

对于项目管理的论述,我还是坚持前文的看法:要么是论述如何控制过程(假设组员都是正常的普通的人),要么是论述如何将人力发挥到最大(并非是发挥到120%),不能混在一起:说自己发现了最好的过程控制方法,它的作用是能将人的作用发挥120%,但是前提是参与者必须120%地投入。这样是犯了没有不动点的分析错误。如果要我总结这本书的观点么,虽然有点偏颇,我还是想这么打比方,就比如有个人跑来和你说:“我发现了一种绝对出色的武器,给我最好的军队,我能打败所有的敌人!”你很为这个武器激动,经过仔细考虑,觉得好武器当然要好军队来用,你决定答应他,于是问:“你觉得什么队伍是最好的,从而能用你的武器?”他答道:“能打败所有人军队!”

怎么读着象钉子汤的故事。

有点原则上的不同,表述得不是很清楚。阅者原谅了。总之,我觉得引入这本书是失败的。无论如何,历经时间考验的《人月》《人件》这样的神品,出版社不应将其和后面的作品并列为丛书!特别是:它居然比《人月》还贵十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