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欺诈之地址的处理和使用

本文探讨了地址在反欺诈中的重要性,包括地址的种类、获取方式、欺诈手法以及标准化处理。地址信息可用于识别潜在欺诈行为,如虚假地址、模糊地址和特殊字符等。通过对地址进行标准化、评估维度分析和贴标签,可以提高风控系统的效能,预防欺诈行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反欺诈之地址的处理和使用(一)

信用卡申请需要填写家庭地址、卡寄地址、公司地址;电商购物需要填写收货地址;外卖订单需要填写订单地址;保险理赔会有出险地址;第三方支付会有消费地址……因互联网和O2O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使得地址信息成为了一种普遍的采集字段。但目前风控领域对地址的使用大都比较浅显,甚至有的信贷公司和银行仅在催收时才会使用地址信息,但实际上,地址所包含的信息十分有价值,被诸多公司如此冷落也着实可惜。以下,黄姐姐就结合相关文献和项目经验,来系统性地梳理一下地址信息的处理和使用方法。

#地址的种类#

· 家庭地址:通常为用户的住宅地址,可能是自有住房,也可能是租用住房;

· 公司地址:通常为用户的工作地址,例如xxx大厦,xxx园区;

· 户籍地址:户口本/身份证上的地址。特别地,某些人可能持有集体户口,例如大学生;

· 收货地址/订单地址:点外卖,网购时,要求送货员/快递员送货的地址。大部分为家庭地址和公司地址,也有可能是他人地址(送礼物给他人)和酒店地址(出差)

· 定位地址:通过GPS或其他技术手段定位发生动作时的地址。

· 卡寄地址:办理信用卡时邮寄卡片的接收地址;

· 出险地址:车祸发生的地址。

#地址的获取方式#

· 用户主动填写;

· 平台通过技术手段主动获取(包含第三方提供);

可以想象,后者可信度更高,但也不排除有GPS模拟器、IP模拟器等干扰。例如,当坏人知道一个城市的地址比一个农村的地址可以获得更高的信用卡额度;或者一个高房价小区的IP可以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他们就会利用模拟器去模拟这样的条件。

#利用地址进行欺诈的常用手法#

· 真实地址:为了能够申请到大额信用卡,或者申请到贷款,一些用户找中介为其包装信息。采用的方式是网上寻找某个公司的地址,电话则留中介公司的电话,以应付电话审核员的电话验真。这种方式,中介通常喜欢瞄准那些新开的公司,由于其网络信息很少,大多没有公司主页,所以审核员很难对其公司真实情况进行验证。为了更加逼真,用户所填写的公司地址也按照其营业执照(工信部网站可查)填写。黄姐姐在上海某银行做一个信用卡申请项目时,发现一个月内的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